權寵嫡女:將後重生 第174章 彆敬酒不吃吃罰酒
入了宮,葉宸對阿依塔道:「你先去樟鑫宮給太皇太後請安,就說我辦完事情去陪她老人家下棋。」
「是!」阿依塔道。
「如果太皇太後不在樟鑫宮,你便去鼎和宮吧,她興許會在那邊。」葉宸一副對太皇太後的行蹤瞭如指掌的模樣。
婆子冷眼看她,「郡主不急去找救兵,皇太後又不會吃了你,怕什麼呢?說不定皇太後是要恩賞你呢。」
葉宸迎風微笑,「瞧嬤嬤說的,這有什麼好怕的?皇太後性情慈善,德高望重,莫非會為難我一個小小的女子嗎?隻是日前太皇太後傳召了我數次,讓我入宮陪她老人家下棋,我因一直是風寒未好,不能入宮陪伴她老人家,如今難得入宮一遭,本該呢,我是應該先親自去給她老人家請安的,礙於皇太後這邊可能有什麼要緊事,便先辦了,這命人先過去打個招呼,也不至於失了禮數,嬤嬤說是不是啊?」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反而顯得婆子小氣狹隘不懂得禮數,婆子臉色青紅一片,淡淡地道:「郡主請吧。」
太皇太後的安寧宮,坐落在後宮東側,與東宮毗鄰,相隔不過十餘丈,是皇城後宮日照最好的地方。
陽光照在高高的殿頂上,琉璃瓦在日光的照射下發出美麗耀眼的光芒,因這邊長期日照好,所以冰雪幾乎不怎麼覆蓋瓦頂,即便是極冷的時候,也頂多是在殿頂上鋪上一層晶瑩剔透的冰。
正月末的天氣,依舊寒冷,進入殿中,葉宸便覺得一陣暖氣撲麵而來,殿中燒著上好的銀炭,兩邊窗戶微微開啟,有風捲入引得空氣流動卻不覺得冷。
皇太後坐在正殿上,身穿墨綠色繡吉祥如意圖案錦緞衣裳,剛染的發絲漆黑如墨,順服地梳成一個淩雲髻,插著靈芝竹節紋玉簪,金累絲嵌寶鑲玉牡丹鸞鳥紋掩鬢,耳墜上掛著金鑲紫英墜子,兩手各戴一隻犀角雕福壽紋手鐲,儘顯天家富貴,貴不可言。
作為臣子之女的葉宸,見此貴人,自然拜服,依照規矩上前行禮磕頭拜見,「臣女葉宸參見皇太後,願皇太後萬福。」
皇太後一貫嚴肅冷凝的臉綻開一抹抹的笑容,臉上的皺紋像湖麵投下小石子般漣漪一圈圈地蕩開,和藹地道:「來了?快起來,地上冰涼,彆跪著。」
葉宸起身,「謝皇太後。」
皇太後滿意地點頭,「你的禮數很是周到,可見你母親教導有功。」
葉宸揚唇露齒,「臣女有今日,多虧了母親的教導。」
皇太後嗯了一聲,「可見你這個丫頭也是懂得感恩之人,哀家很是喜歡,往後若有機會,多些到哀家的安寧宮走動走動。」
「是,葉宸會常入宮給皇太後請安的。」
皇太後揚起手,「還愣著做什麼啊?給郡主上茶啊。」
「是!」宮女應聲下去,片刻便端著茶湯上來,茶湯的熱氣縈繞,茶香撲鼻,茶湯清澈,可見是極好的茶葉。
「謝皇太後賞茶。」葉宸不無感恩地道。
「坐下來,與哀家說會兒話吧。」皇太後道。
「是!」葉宸十分乖巧地坐下。
入座之後,皇太後對葉宸的態度十分滿意,於是便直入主題了,「葉宸啊,你可知道你父親要與你母親和離?」
葉宸一怔,彷彿才知道此事,「竟有這樣的事情?臣女不知道。」
皇太後嗯了一聲,「那你如今知道了,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葉宸麵容惋惜,「父親為何要與母親和離呢?這家庭離散的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子女麵前,都是極為不情願的。」
「你真的這樣想?」皇太後盯著葉宸問道。
葉宸歎息一聲,「自然是的,哪家的子女不希望父母安好,和順和美?」
「你懂得這樣想便最好了,」皇太後不由得露出了笑臉,「你父親大概也是一時糊塗,你這個做女兒的,便多勸著點,你的話,他應該會聽的。」
葉宸憂愁地道:「皇太後有所不知,臣女在府中便仿若個透明人,無人會接納臣女的話,這些年,臣女跟父親說話加起來也不到一百句,所以,臣女怕無法勸說父親,辜負了皇太後的期望。」
皇太後嘴邊的那一抹笑容瞬間凝固,漸漸地又展開,隻是多了幾分寒冷的意味,「剛剛哀家還說你懂事呢,卻想不到你這麼快就讓哀家失望了?」
葉宸連忙搖頭,「皇太後不要誤會,並非是臣女不願意相勸,隻是臣女人微言輕,怕勸了,父親也不接納。」
「你沒試過,如何知道他不會接納?」皇太後心底冷笑,她怎會不知道葉隆休妻是為了她?她一味裝糊塗,看樣子,倒是十分樂見兩人和離一事了。
皇太後倒也不心急,轉移了話題,道:「如今皇上封了你為天敏郡主,按照規矩,郡主是該有自己的食邑和封賞,哀家也跟皇帝說過,封號既然已經定下來了,賞賜也該跟著下來的。」
她一揚手,命人取來一張單子,遞給葉宸,「你看看可滿意?」
葉宸接過來看了一下,惶恐地道:「臣女無功不受祿,這麼大的封賞,臣女受之有愧!」
皇太後看著她,分明見她的眼底生出一簇火焰來的,明明想要得不得了,卻假意推搪,如此虛偽,著實讓人厭惡。
「你受得起,」皇太後瞇起眼笑道:「你怎麼就無功了?你父親是國之棟梁,若是你能令他與你母親和好如初,專心為國出力,就是勞苦功高了。」
葉宸聽了這話,嘴角的笑意加深,「皇太後垂愛,臣女感激不儘,為人子女,自然希望父母和順恩愛,隻是,父親執意如此,想必一定有他的原因,父母之事,做兒女的也不敢過問太多。」
皇太後怔了怔,隨即冷冷一笑,「言下之意,你是不願意出言相勸了?」
葉宸搖頭,「不,皇太後不要誤會臣女的意思,如果能改變父親的意願,臣女很樂意這樣做,但是,剛才臣女也說了,在府中人微言輕,父親怎會聽我的話呢?其實,皇太後何不出麵相勸?臣女相信,皇太後說一句,頂過臣女說一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