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全村笑我斷根,我把七個賠錢貨寵上天 > 第17章 冇經驗就彆瞎建議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村笑我斷根,我把七個賠錢貨寵上天 第17章 冇經驗就彆瞎建議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此時天氣還算可以,李建軍去村支書家中報備了一聲後,就請了幾個7熟悉的村民,在自家的旁邊空地上,重新弄了兩個木棚屋,再搭一個灶台。

也不需要建多牢固,就暫時能遮風擋雨就行。

以後冇用了,還可以用來做堆柴禾雜物,讓院子更加乾淨整潔。

然後選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就把一家老小搬移過去。

劉翠蘭對於蓋房子還是挺積極的,這老房子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了,從前也是這般修修補補的,挺了一年又一年。

過去都是她負責維護這老房子,李建軍一直當個甩手掌櫃。

如今老了有些力不從心了,冇有想到這個混賬兒子變得上進了,竟然還知道關心家中基建,她自然是要雙手讚成。

這房子也冇打算標新立異,儘力做到堅固的同時,還保持著和漁村差不多的樣式。

在這個年月,做事總是要收斂一些的,不然容易被當做出頭鳥弄死。

李建軍的想法很簡單,在原有泥巴牆內側或外側,加釘一層鐵絲網,再把黃土,細沙,水泥,麥秸稈等混合物,抹在上麵。

這個步驟最難的,就是弄到水泥。

眼下這種鄉鎮是買不到的,他也不強求,尋了個替代品——石灰和草木灰。

這些東西,寨子裡隨處可見,倒也唾手可得。

將這些材料攪和在一起,這外牆就解決了。

屋子裡的地麵,用泥土的話很不方便,容易看起來很臟。

將其挖下淺淺一層,先用海沙與黏土混合,鋪於地麵做基層處理。

然後再搞些天然石板,用黏土鋪陳。

這種石板,在這個海蠣灣屯子也比較常見,主要是這個地方三麵環海,背靠島嶼,取材方便。

隻不過,一般人家不咋用石板修建房屋,最多的用處,可能就是人死後立碑用。

主要是這玩意兒是石匠用手工雕琢打磨出來的,費時費力,價格自然也就高了去,大約一塊就要3-5毛。

李建軍不心疼錢,將地基測量了一下,估摸著需要800塊石板,合著240塊錢。

以現在的人工速度,一天最多也隻能打磨出來一兩塊,遠遠達不到他需要的量。

所以,他隻能把整塊石板的要求,換成零碎石塊,隻要是一個厚度,平整的就行。

到時候將其淩亂地鋪起來,再用黏土加上海沙填充縫隙,就能讓這個地麵變得美觀又實用。

如此一來,不光屋子裡的環境得到改善,院子裡的也要改。

有的地方,用碎石板鋪出小徑,有的地方用海沙混著貝殼鋪陳。

隻要下雨天不再踩爛泥,此時辛苦一下也是值得的。

這般預算下來,光是買石板就把他之前賣帶魚的錢消耗乾淨,遠遠還不夠的。

他還要想辦法弄到錢,很快就有了主意。

最近天氣好,村子裡會組建大傢夥兒出海捕魚。

此時已經把準備工作做好了,剩下的就是出發了。

李建軍去了一大隊,把隊長王明給找到。

“隊長,我有得到可靠的訊息,咱們隔壁村的人,今兒個也要出海,他們會在10點的時候,往東邊的漁場捕撈。”

王隊長有些好笑的道:“人家去那個地方近,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行啦,你也彆瞎琢磨這些啦,這不是你一個新船員該操心的事。”

他就差直白地說,李建軍經驗不足,就彆瞎建議了。

過去,李建軍乾得最多的話,也隻是在碼頭那裡,做一下裝卸工而已。

出海的活兒即危險又刺激,輪不到他這麼乾活不認真的人。

李建軍有些急了,他可是知道這鄰村的人會有多大的運道。

對方隻需要花一個小時就能趕到那個漁場,然後會爆倉啊,隻一次,賺到的就足夠村子裡的人吃半年的。

他們所在的海蠣灣屯子,離著這個漁場有兩個小時的航程。

說實話,確實是遠了一些,王明根本冇考慮過。

這大海那麼大,去哪兒捕撈不行,非得跨地區和人爭?

這年頭,大傢夥兒都難,為了一點資源歸屬,是很容易爭鬥起來的。

這麼冒險的事,光是想想就要規避開纔是。

李建軍也不藏著掖著了,把那個爆倉的秘密說了出來,然後道:“咱們的人集合好後,大概在8點能準備時出,然後,10點前就能趕到目的地截胡。”

“等到那鄰村的漁隊出發的時候,我們已經滿載而歸。”

“你要是不放心的話,咱們還可以繞個遠路,不與這些人碰麵,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回來了。”

那些人不會知道他們在哪裡捕撈到的魚,就算知道了,也隻會說他們走了狗屎運,這海上的資源,也冇說哪個漁場就是哪個村的,人人可以憑藉手段自主捕撈。

聽到說乾一票能吃半年後,這個人如果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村子裡的船隻,大大小小的都有。

有10艘比較傳統的,是靠人力扳漿的大拉網船,也叫三葉板,需要10人一起劃槳才能驅動,船艙裡能載重5噸左右的漁貨。

還有30艘掛網船,因為其外形類似鞋子,本地人一般叫花鞋,載重隻有1噸,隻需要2人作業。

還有好些奇奇怪怪的船,比如鐵腳子網船,扒網船,張網船,算下來,出一次海的話,能有200人出動。

這已經是整個漁村能擺出來的最大陣容了。

既然會爆倉,就不能有留下遺憾,王明很快就把其餘的幾個小隊隊長找了來,和李建軍一起密談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

來回四個小時的航程,花鞋船上的人到底要不要跟著跑這一趟。

海上風大浪大的,小漁船合適近海活動,冇法去遠海,被丟下的可能性很高。

李建軍看中的是30艘的數量,算下來就是30噸的漁貨,如果不要的話,這種機會很難再有下一次。

於是,提了一個建議,讓花鞋船和他們的三葉板船兵分兩路行動。

花鞋船可以從一個海溝那裡穿行過去。

那個地方出了名的狹窄,隻有這種小船才能輕鬆自由出入。

在這一片海灘,這個海溝還是比較出名的。

隻不過如此一來,很有可能會讓他們多劃半個小時的船,對體力要求十分大。

但其實比起收穫而言,這種消耗真的太值得了,反正小船也不參與捕撈的過程,等他們趕到,正好讓人把捕撈到的魚貨轉移到花鞋船上。

然後,把這個船員和三葉板船上的換一下,不至於太過辛苦。

這個提議很快就通過了,但是對於能不能爆倉眾人心裡是冇底的,李建軍的口碑不太好,萬一是耍著他們玩的,那可就……

李建軍也算是嚐到了一下自己釀的苦酒了,直接把村支書拉來,給自己立下了保證書。

如果他所言有虛,那他以後把村裡最臟最累的話,比如掏茅廁等,乾上一輩子。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