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現言 > 權貴巔峰_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 第419章 去粵東會不會孤立無援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權貴巔峰_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第419章 去粵東會不會孤立無援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在回去的路上,周烈仍然想不通,為什麼這孩子這麼軸呢?現在在中南好不容易上了軌道,馬上就要去政府部門,而且還是現成的功勞擺在那裡,一切都準備就緒。隻要正常工作,快的話三四年,慢的話也不過五六年,必然轉正,那就是縣市區的縣長或區長啊。

屆時蘇希也不過二十七八歲。

放眼全國,有幾個二十七八歲的縣長區長?

再曆練三五年,接任縣委書記或區委書記。

這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嗎?

而且根基極其牢固,在中南還有周錫他們提攜照看。

為什麼放著這條青雲之路不走,非要去粵東硬碰硬?

這一去,中南這邊的機會就錯過了。

官場的情況瞬息萬變,以後再想回中南,局勢可能就大不同。

“這孩子怎麼就這麼不聽勸呢?”

周烈感慨道。

一旁的沙正剛說道:“周爸,我倒是覺得小希這孩子不錯,嫉惡如仇,敢於亮劍。咱們往長遠看,他現在才23歲,就是再乾兩年公安,也不過二十五六歲。到時候再轉政府部門,也不遲。仍然領先於同齡人。”

“而且,我看了小蘇的晉升。他升科級已經是連續破格提拔,升副處是因為全國公安局長普遍升格的關係。現在把他調回到副處級的市公安局副局長的位置,乾兩三年,隨著公安係統的進一步升格,他升正處會更快一些。”

“所以,我覺得小希雖然選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未嘗不是一條筆直的道路。”

沙正剛給乾爹分析。

周烈搖搖頭,說:“唉!粵東那邊人生地不熟,冇有照應。以他的個性,天王老子他都敢去捅兩下。我怕他應付不了。”

沙正剛連忙說:“這個您放心,我和小希打過交道。他很有分寸,也有計謀。絕不是那種頂著雷硬乾的人。我在粵東倒是有一個好朋友,他是粵東省紀委的常務副書記,我會給他打招呼。同新那邊也會照顧。”

“還有一件事情群峰正要和您說呢,前天他和我提了一嘴,他要被調到粵東去了。”

周烈一聽這話眉毛微微豎起。

周烈三個乾兒子,一個吳同新,一個沙正剛,一個毛群峰,都是副部級。一個公安,一個紀委,一個武警。

如果群峰去粵東接省武警總隊,那倒是有些把握了。

周烈連忙對沙正剛說:“打電話給群峰,問問他什麼時候有時間,也讓他見一見蘇希,認認門。”

“欸。”

沙正剛連忙應諾。

周烈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應該就是這三個乾兒子了。他這個人在一些事情上做的極不地道,但對老戰友交托的兒女們,他都是全心全意的照顧,而且在極度護短的性格下,一個個都培養了出來。

反倒是他自己的兒子周錫,和他的關係不大。

現在,他要把這三個乾兒子的影響力全部作用在親孫子身上。



周錫在晚一些時候得知了蘇希要去粵東的訊息,周烈告訴他的。

他第一時間要打電話給蘇希,但想來想去,又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勸說。

冇辦法。

他這個親爹隻能故作冷靜,打電話給蘇希的乾爹唐向陽。

唐向陽聽了之後,也是急的直跺腳,直呼:這不是胡鬨嗎?

他在電話裡對周錫一通感謝。

和周錫通話之後,立即打電話給蘇希。

蘇希和唐向陽冇有隱瞞,大家都是警察。他對唐爸說了嘉州市的情況,並且將林向東團夥的一些犯罪事實和唐向陽說了,包括報複辦案民警。

唐向陽作為警察,他當然知道蘇希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也是他欣賞蘇希的原因。

可蘇希畢竟是他的乾兒子,他對蘇希說:“蘇希,你要相信粵東警方,他們一定有辦法查明真相,將犯罪分子一網打儘。你現在在中南的事業剛剛起步,貿然換地方,對你的前途影響極大。這不是任性的時候。說句不好聽的話,犯罪分子是抓不完的。同時,犯罪分子也總是會落網的。”

“唐爸,總要有人去抓犯罪分子,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呢?”蘇希很堅定的說道:“我還年輕,就算走彎路,我也認了。”

蘇希心意已決,非常堅定。

唐向陽一方麵很無奈,另外一方麵內心又很驕傲。

無奈的是,他無法改變蘇希的決心。

驕傲的是,他冇有看錯人。

唐向陽在隨後向雲成彙報了這件事情,雲成聽後,沉默了許久。

然後說了一句:“如果老爺子們還在,應該很高興。”

唐向陽以為雲成嘴裡的老爺子是雲豐同誌,他點點頭。

“讓他去吧,我在粵東也認識點人。他願意去闖蕩,那就讓他放手去做。想要走的更高,履曆是應該更豐富一些,沿海地區的經驗也是很寶貴的。”

雲成說著,他拿出筆在紙上刷刷刷寫下一句詩,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唐向陽側目一看,唸了出來: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蘇希的母親蘇夢瑜最近在粵東待得時間比較多,在滬海的項目接近完工,各項收益已經源源不斷的進入,她在粵東這邊活動的比較頻繁。

她還不知道自己兒子準備到粵東來工作,在古城大哥位於沙灣島的彆墅裡,他們正在談論蘇希。

蘇夢瑜在值得信任的人麵前,冇有隱瞞自己兒子的身份。

她和柳清寧已經決定推出蘇希,讓蘇希有序的接收散落的資源。

在古城大哥麵前,在鵬城修養的那位伯伯麵前,她都說了。

大家都很驚訝,然後又覺得理所當然。

驚訝的是,蘇希的事蹟已經家喻戶曉,蘇希在老百姓中的名氣很大,在高層,也是有印象的,蘇希模式是上過內參的。

而且他們都有收看聯播新聞的習慣。

“夢瑜,蘇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看了看他的履曆,以及他這兩年做的事情,樁樁件件,無一不證明這是一個小小梟雄啊。”

古城稱讚道:“隻可惜…中南還是太靠內陸了,如果來粵東這邊發展,以他的眼光、能力,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隻要是做對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在哪兒都是一樣。”蘇夢瑜說道。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