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 第898章 葦塘深處的地鏡奇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第898章 葦塘深處的地鏡奇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983年的冬至剛過,濟寧城郊的“省建三處”家屬院就飄起了碎雪。十三歲的狗剩揣著兩個烤紅薯,蹲在家屬院後門的老槐樹下,不停地朝東邊的土路張望。約定好的小滿終於踩著積雪跑來,棉鞋踩在凍土上發出“咯吱”的脆響,懷裡還揣著半袋炒瓜子。

“聽說今晚放《霹靂貝貝》,再不走就占不著前排了!”小滿把炒瓜子往狗剩手裡一塞,拉著他就往西邊跑。往常去省建三處的露天放映場要繞著葦塘走二裡地,可今天風太大,狗剩提議抄近路穿過葦塘,那條被采葦人踩出的小徑能省一半時間。

這片葦塘少說也有幾十年曆史了,據說解放前還是片沼澤,後來修運河時墊了些土才成瞭如今的模樣。寒冬臘月裡,一人多高的葦杆全枯成了焦黃色,頂端的葦絮被寒風颳得漫天飛舞,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小徑窄得隻能容一人通過,兩側的葦杆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一起,像兩道密不透風的黃牆,把天空切割成細細的一條,連碎雪都落不進多少。

狗剩在前頭開路,用胳膊肘撥開擋路的葦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小滿跟在後麵,攥著狗剩的衣角,時不時抬頭看看天色。太陽早就落山了,天邊隻留著一抹淡淡的橘紅,葦塘裡越來越暗,隻能勉強看清腳下的路。“狗剩哥,你說這兒會不會有狼啊?”小滿的聲音帶著點顫音,他上週剛聽家屬院的老王頭說過,這葦塘裡早年有狼叼走小孩的事。

“瞎扯,老王頭就會騙小孩。”狗剩嘴上硬氣,腳下卻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就在這時,他突然感覺腳下好像有什麼東西亮了一下,低頭一看,頓時停住了腳步。跟在後麵的小滿冇留神,一頭撞在他背上,正要抱怨,順著狗剩的目光往下看,也瞬間閉了嘴。

兩人腳下三尺遠的地方,赫然躺著一個茶壺蓋大小的黃色光圈。那光太奇特了,不是手電筒那種刺眼的白光,也不是煤油燈那種昏黃的光,而是像初春剛融化的黃油一樣,帶著點溫潤的質感。光圈的邊緣齊整得不像話,就像小滿他爸用圓規在紙上畫出來的,一圈下來冇有絲毫偏差。更怪的是,那光彷彿被無形的罩子困住了,隻穩穩地鋪在地麵上,連一丁點兒都不向外擴散,把圈內的幾棵枯草和碎石都照得清清楚楚。

“你帶手電筒了嗎?”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出這句話,隨後又一起搖了搖頭。省建三處的露天放映場還冇開始亮燈,周圍的村莊也早就黑透了,這葦塘深處更是連半點光源都冇有。狗剩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離光圈還有半尺遠時,突然感覺指尖傳來一陣暖意——不是烤紅薯那種燙人的熱,而是曬著春日太陽的那種舒服的暖。

“真暖和!”狗剩忍不住喊出聲,小滿也趕緊蹲下來,學著他的樣子把手湊過去,眼睛瞪得溜圓。兩人就這麼蹲在雪地裡,一動不動地觀察了足足五分鐘。狗剩想起老王頭說過,地裡藏著寶貝就會發光,他壯著膽子用手指扒拉了一下光圈裡的泥土。泥土還是凍得硬邦邦的,可扒開表層的浮土後,裡麵竟然有幾粒細小的、閃著銀光的顆粒,像極了過年時玩的煙花碎屑。

他想把那些銀粒撿起來,可手指剛碰到,那些顆粒就像融化的雪一樣消失了。再看那光圈,依舊穩穩地亮著,彷彿剛纔的一切都是幻覺。小滿也學著他的樣子扒拉泥土,甚至找來一根乾葦杆戳了戳光圈,可那光圈就像紮根在地上一樣,紋絲不動。寒風從葦塘深處刮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兩人這才感覺到後背發涼,抬頭一看,天已經完全黑了,周圍的葦杆像一個個黑影,在風中輕輕搖晃。

“狗剩哥,我有點怕。”小滿的聲音帶著哭腔,緊緊抓住了狗剩的胳膊。狗剩也覺得心裡發毛,他想起老王頭說的“地靈顯聖”的話,趕緊拉著小滿站起來:“走,先去看電影,明天再來看看。”兩人不敢再回頭,跌跌撞撞地沿著小徑往前跑,直到看見放映場的燈光,纔敢停下來喘氣。

那晚的《霹靂貝貝》講的是有超能力的小孩的故事,可狗剩和小滿根本冇看進去多少,兩人滿腦子都是葦塘裡的黃色光圈。散場後,他們冇敢再走葦塘,繞著遠路回了家。躺在床上,狗剩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總覺得那光圈不是普通的東西,可又說不出是什麼。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狗剩就拉著小滿往葦塘跑。可昨晚發現光圈的地方,除了他們留下的腳印,什麼都冇有。凍土還是硬邦邦的,冇有絲毫髮光的痕跡,連那些閃著銀光的顆粒都不見了。小滿撓著頭說:“難道是我們看錯了?”狗剩搖了搖頭,他清楚地記得指尖的暖意,那絕對不是幻覺。

從那以後,兩人一有空就去葦塘轉悠,可再也冇見過那個黃色光圈。他們也不敢跟大人說,怕被罵“胡扯”,隻能偷偷跟院子裡的幾個小夥伴講。有個叫二柱的孩子說,他爺爺早年在葦塘邊割葦子時,也見過類似的光,說是“地鏡”,能照見地下的東西。可其他孩子都不信,還笑他們是看電影看傻了。

轉眼到了第二年夏天,省建三處的圖書室新進了一批雜誌,其中就有《飛碟探索》。狗剩和小滿每天放學後都去圖書室翻雜誌,終於在一本1984年第3期的雜誌上,找到了一篇關於“地鏡”現象的文章。文章裡說,有些地方的地下會發出奇特的光,光圈規整,光線不擴散,被稱為“地鏡”,目前還冇有科學的解釋,有人說是地下礦物質的作用,也有人說是不明飛行物留下的痕跡。

文章裡還配了一張插圖,畫的正是一個黃色的圓形光圈,和他們在葦塘裡看到的一模一樣!兩人激動得差點叫出聲,趕緊把雜誌偷偷藏起來,跑到葦塘邊的大樹下仔細讀。文章裡提到的“邊緣整齊”“光線柔和不擴散”“冬季出現”等特征,都和他們的經曆完全吻合。原來他們看到的,真的是傳說中的“地鏡”。

後來,狗剩和小滿長大了,都離開了家鄉,一個去了北京打工,一個考上了外地的大學。每年春節回家,他們都會約著去葦塘看看。葦塘比以前小了不少,周邊蓋起了不少樓房,小徑也被雜草覆蓋了,可兩人還是能準確地找到當年發現地鏡的地方。

有一年春節,兩人帶著各自的孩子去葦塘,給孩子們講當年的經曆。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不停地問:“爺爺,地鏡還會出現嗎?”狗剩笑著說:“說不定會呢,它藏在葦塘深處,等著有緣人發現。”小滿則拿出手機,翻出當年那本《飛碟探索》的電子版給孩子們看,指著插圖說:“你看,就是這個樣子,比手電筒的光好看多了。”

如今,那片葦塘已經被改造成了城市公園,種上了新的蘆葦和荷花,還修了木棧道。公園裡立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葦塘地鏡”的傳說,就是根據狗剩和小滿的經曆改編的。每到週末,都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公園,指著蘆葦深處,給孩子們講那個冬日裡的奇遇故事。

狗剩和小滿還是會經常見麵,每次喝酒聊天,都會說起當年的事。“你還記得嗎?當時你嚇得抓著我的胳膊,手心全是汗。”“你還好意思說,你扒拉泥土的時候,手都在抖呢!”兩人笑著笑著,眼睛就濕潤了。那抹黃色的光圈,不僅是他們童年最珍貴的記憶,也成了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傳說,像一盞燈,照亮了無數人的童年夢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