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全國真實靈異故事 > 第162章 蛇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國真實靈異故事 第162章 蛇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村西頭的老河溝填了快二十年,溝底的淤泥早結成了硬土,上麵長滿了半人高的野草,風一吹就晃得跟鬼招手似的。今年開春,鎮上要修一條通往後山的水泥路,包工頭老李找了鄰村的王建軍來開挖掘機——他是方圓十裡有名的老司機,開了十五年挖掘機,什麼難挖的地兒都遇過,唯獨沒見過挖溝能挖出人命的。

動工那天是個陰天,灰濛濛的雲壓得很低,王建軍踩著露水到了河溝邊,鐵履帶碾過野草時發出“哢嚓哢嚓”的脆響,驚得幾隻麻雀撲棱棱飛起來,翅膀劃過空氣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裡格外清楚。老李遞給他一根煙,說這溝底以前聽說埋過死孩子,讓他挖的時候小心點,彆碰著不該碰的。王建軍笑了笑,接過煙夾在耳朵上,說他挖過墳地見過骨頭,還能怕這點虛頭巴腦的東西?

挖掘機的鐵鏟第一次紮進土時,王建軍就覺得不對勁。往常挖硬土,鏟齒下去是“咚咚”的悶響,今天卻像是紮進了棉花裡,軟乎乎的沒個準頭。他皺著眉往下壓操縱杆,鐵鏟再提起來時,鬥裡裹著的不是土,而是一團黑黢黢的東西——仔細一看,是密密麻麻的蛇,小拇指粗細,渾身沾著濕泥,在鬥裡纏成一團,吐著分叉的信子,發出“嘶嘶”的聲響。

王建軍心裡咯噔一下,他不怕蛇,但這麼多蛇擠在一塊兒,還是在埋了二十年的溝底,總覺得邪乎。他把鐵鏟伸到溝邊,想把蛇倒下去,可那些蛇像是粘在鬥裡似的,怎麼晃都不下來。旁邊的老李也湊過來看,臉一下子白了,說這蛇看著像是“土球子”,有毒,讓他趕緊弄死,彆留著禍害人。

王建軍本來還猶豫,被老李這麼一說,加上手裡的操縱杆莫名抖了一下,他腦子一熱,把鐵鏟對準了旁邊的石頭堆,狠狠砸了下去。“砰”的一聲悶響,蛇群裡頓時傳出一陣細碎的爆裂聲,鮮血混著爛泥從鐵鏟縫裡流出來,染紅了一小塊地麵。他又連著砸了三下,直到鬥裡再也聽不到“嘶嘶”聲,隻剩下一灘模糊的血肉,才停下手。

那天下午,王建軍就覺得不舒服。起初是胳膊發麻,握操縱杆時總使不上勁,他以為是累著了,沒當回事。到了傍晚,渾身開始發冷,明明穿著厚外套,還是冷得打哆嗦,牙齒“咯咯”地響。老李見他臉色不對,讓他先回家休息,說明天再接著乾。他點點頭,開著自己的三輪車往家走,一路上總覺得後脖子涼颼颼的,像是有什麼東西在盯著他,可每次回頭,身後隻有空蕩蕩的路。

回到家時,媳婦張桂蘭正在做飯,見他臉色慘白,嘴唇發青,嚇了一跳,趕緊摸他的額頭——燙得嚇人,跟燒紅的鐵塊似的。她想拉他去村醫那兒看看,可王建軍剛站起來,就“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渾身抽搐,嘴裡還胡言亂語,說什麼“彆纏我”“不是我要殺你們”。張桂蘭慌了神,喊了鄰居來幫忙,七手八腳地把他抬到床上,又騎著自行車去鎮上找醫生。

醫生來了以後,量了體溫,又聽了心跳,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他說王建軍這病怪得很,體溫快四十度了,可身上卻冰涼,打針吃藥都不管用,讓趕緊送縣醫院。張桂蘭哭著找了輛麵包車,把王建軍往縣醫院送,路上王建軍醒了一次,眼神直勾勾的,盯著車頂,突然抓住張桂蘭的手,聲音嘶啞得像被砂紙磨過:“我看見它了……一條大蛇,比電線杆還粗,渾身黑的,眼睛是紅的……它說要我償命……那些小蛇,都是它的娃……”

到了縣醫院,醫生搶救了半夜,最後還是搖了搖頭。張桂蘭趴在王建軍的屍體上哭,哭到嗓子啞了,纔想起他白天說的話。她給老李打了電話,問他挖溝時到底出了什麼事,老李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把挖蛇、砸蛇的事說了。張桂蘭聽完,渾身的血都涼了——她想起王建軍以前跟她說過,他爺爺以前是看風水的,說蛇是“地靈”,尤其是老地方的蛇,動不得,動了就要遭報應。

第二天,張桂蘭讓親戚陪著去了村西頭的河溝。挖掘機還停在那兒,鐵鏟上的血跡已經乾了,變成了暗褐色。溝底被挖開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積了一灘水,水是黑的,像墨汁,水麵上飄著一層油光,遠遠看去,像是一條蛇的影子。有個親戚想往水裡扔塊石頭,剛抬手,就被張桂蘭攔住了——她看見水麵下好像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那動靜,跟蛇遊水時的波紋一模一樣。

後來,那條水泥路隻修了一半就停了。老李說,每次動工,挖掘機要麼壞,要麼司機就頭暈惡心,沒人敢再往河溝那邊去。村裡的老人說,那是大蛇還在那兒,等著收剩下的債。張桂蘭把王建軍的骨灰埋在了河溝對麵的坡上,每次去上墳,都要帶一筐雞蛋,放在溝邊,嘴裡唸叨著“對不起”。可她從來不敢靠近溝邊,尤其是陰天,總覺得有雙紅眼睛在溝底盯著她,像要把她拖下去,替王建軍接著還那筆蛇債。

有一次,鄰村的小孩跑到河溝邊玩,回來後就發高燒,說看見一條大蛇趴在溝裡,吐著信子問他:“那個開挖掘機的,還有同夥嗎?”小孩的家長趕緊帶著孩子去溝邊燒了紙,又磕了三個頭,孩子的燒才退下去。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靠近村西頭的老河溝,野草長得越來越高,把溝口遮得嚴嚴實實,遠遠看去,就像一道黑色的口子,等著吞掉下一個不怕邪的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