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媽躺贏 > 第73章 雲縣落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媽躺贏 第73章 雲縣落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主簿連連點頭:“此事應當是真的,他們那個村長手裡還拿著興仁府那邊開的路引和戶籍,南州府也批了條子讓他們來我們雲縣,知縣,您看這事怎麼安排?”

知縣皺著眉頭沉思,好一會兒才道:“既然他們路引戶籍都在,南州府又讓他們來雲縣,怎麼說都是大周百姓,總不能坐視不理,我記得烏山那邊不是還荒著嘛,他們那麼多人,也不好安排去彆的村子,把他們落戶到烏山吧。”

“是,我這就去做文書,知縣一路辛苦,早些歇息纔是。”

“去吧,好好跟他們說。”

第二日陳柏謙再到縣衙,就被告知小田村的人落戶到烏山了,整個烏山那一片都劃給他們,但也有條件,那就是必須開荒種糧食,且雲縣這邊土地肥沃,隻免一年賦稅。

隨後主簿叫了個衙役,讓他們領著小田村的人去找裡正,剩下一應事務由裡正與他們分說。

拿著主薄寫的條子找到裡正,小田村幾百號人跟著裡正前往烏山村,路上聽裡正說起烏山村的由來,隻因那邊有數座連綿大山,山上樹林茂密,久無人進山,山上迷霧蔓延,遠遠看著黑漆漆一片,因而取名烏山。

烏山村的土地也確實肥沃,隻因許久無人種地,雜草叢生,所以需要人來開荒,隻是雲縣百姓有數,烏山村這裡荒地過多,沒有多餘人手來這邊種地。

“裡正,既然這吳山村這般好,怎會無人來此安家?”陳柏謙到底沒有忍住問出來,主要烏山村現在是大夥兒安家落戶之地,有疑惑也該問清楚纔是。

裡正笑嗬嗬擺手:“你可彆亂想啊,雲縣其他村子的百姓在自家村子待得好好的,誰會為了那點土地搬家啊,再說了,也不止烏山土地肥沃,雲縣其他村子的地也不差,好幾代伺候下來,有些土地比烏山還要好呢,那邊可不就荒著呢嘛。”

也....確實有道理。

要不是因為異族霸占村子不走,小田村的人也不樂意離開故土。

“看見那幾座山沒有,下邊就是烏山村了,烏山村這名字還是今日知縣給你們取的呢,等劃分好宅基地,你們儘快開荒種地,我們這邊土地好,一年能種兩季糧食呢,隻要你們踏踏實實的,肯定能吃飽肚子還有富餘。”

陳柏謙連連應好:“早就聽聞南州這邊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來這才知傳言不虛,不僅有關愛百姓的知縣大人,還有裡正您這樣熱心腸的人,我們的運氣實在好。”

裡正笑得嘴都裂開了,直擺手:“哪有哪有,分內之事罷了,都是應該的,不過我們雲縣的知縣大人確實是位體察百姓的好官,你們能分到雲縣來,運氣確實好。”

“裡正儘職儘責,村子有您看顧,是我們之幸。”

有陳柏謙一路上各種誇讚,到了烏山村後,裡正直接讓他們畫宅基地,接著選土地,幾百號人工作量大,有陳柏謙在一旁時不時誇一下謝一下,裡正難得的身心舒暢,一點沒有不耐之色。

李顯富三兄弟選的宅基地位置靠在一起,準備建房的時候繼續相鄰,陌生的地方,自家親兄弟,有什麼也能相互照應。

李顯貴老丈人就跟李顯貴夫妻一起住,反正就兩個老人而已。

建房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加上建房子所需銀錢不是小數,等劃分好宅基地和土地後,陳柏謙把大夥兒叫到一起,商量著先在宅基地上搭帳篷將就一段時間,房子可以慢慢修,樹可以去山上砍,土磚可以慢慢壘,就是瓦片得找人買。

不過大部分人家準備用茅草,隻少數幾家打算買瓦片。

李滿倉李滿田和李誌勇就在宅基地上搭帳篷,李顯仁三兄弟則席地而坐,商量著家裡要建多大的房子,好上山砍樹壘土磚。

三兄弟家就李顯仁家裡人口最多,兩個兒子都成家各有孩子,住房最少也要建六間,孫子孫女今年一個兩歲一個三歲,雖然尚幼,但也要提早做準備。

李顯貴家除了他們夫妻,就是兒子兒媳和三歲的孫子,再加上老丈人夫妻,四間屋子足夠。

李顯富就兩人,要建的房子就更少了。

然,一路逃難至此,路上吃的用的,還有找官員開路引、落戶湊的銀錢,小田村家家戶戶幾乎花儘了存銀,建房子隻能村裡人互相幫助。

第二日一早,村裡人上山砍樹的砍樹,壘泥磚的壘泥磚,割草曬乾的也不少。

李顯富力氣大,正好跟兄長弟弟上山砍樹,黃芬則跟著村裡的婦女一起去山腳割草,李有糧也想上山,被全家製止,最後隻能在山下看著重孫子們。

忙忙碌碌五日,建房需要的木材和泥磚準備好了,草也曬乾壘了好幾大堆,接下來隻需要打地基建房,就算大夥兒互相幫助,但彆人給你建房,你總要負責飯食吧,不說頓頓大肉,至少也要有吧。

買糧食買肉的銀錢就要準備好了,家中存銀耗光的人家大多不急著建房,十好幾人湊一起上山打獵,不敢進深山,就隻能在靠裡一些的地方挖陷阱,在外圍打打野兔野雞,到時候去鎮上酒樓換銀錢。

烏山因為常年荒蕪沒什麼人過來,山裡野物野貨很多,彆說內圍深山,僅是在外圍走一截,就能看見不少野雞這種小野物,說是泛濫也不為過。

李顯富兄弟三人也去打獵了,連著兩天進山抓了二十多隻野兔和十幾隻野雞,三人第三日一早就帶著野物去鎮上酒樓換銀錢。

這些天不少村民或多或少都有收獲,導致眾人對進山打獵的事空前高漲,不過有陳柏謙叮囑在前,就算在外圍大家也不敢單獨去,每次去都是成群結隊,哪怕分到的野物不多,至少安全有保障。

“二哥,還是你眼神好,不然就錯過這窩野兔了,”李顯貴一邊把幾隻肥碩的野兔裝進背簍裡,一邊笑嗬嗬說道。

李顯富擺手:“兔子洞稍微細心點就能找到,這段時間大家抓了那麼多,外麵野兔不多了,再過兩日我們也難找到了,隻能試著打野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