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殺豬我讀書,很合理吧 第23章
-
“真要謝我?那好辦!以後啊,你家那鹵肉,多給我捎些來!讓我日日打牙祭,便是最好的謝禮了!”
說著自己先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
看著小胖子擠眉弄眼的饞相,王明遠也忍不住露出真切的笑意:“一言為定!管夠!”
今天下堂後,王明遠跟隨張文濤來到鎮遠鏢局感謝他的祖母。
穿過迴廊,主廳內,張老夫人坐在鋪著厚厚錦墊的紫檀圈椅上,手裡撚著一串油亮的佛珠。她髮髻梳得一絲不苟,麵容慈和卻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度。張夫人侍立一旁,儀態端莊。
王明遠不敢怠慢,趨步上前,依足晚輩拜見尊長的禮節,一絲不苟地行了大禮:“小子王明遠,叩謝老夫人救命之恩!家父得以脫困,全賴老夫人高義,恩同再造,小子與闔家上下感佩不儘!”
張老夫人停下撚佛珠的手,目光溫和地打量著眼前這個雖然衣衫樸素、卻舉止有度、眼神清正的少年。
她緩緩點頭,聲音帶著老年人特有的溫潤:“好孩子,快起來吧。路見不平,略儘綿力,何足掛齒。倒是你小小年紀,遇此大變,能沉穩應對,更知恩圖報,是個有孝心、懂禮數的好孩子。”
她話鋒一轉,看向自家孫子,眼中帶著一絲促狹的笑意,“不像我家這個潑猴,整日裡就知道胡鬨瘋玩。老身倒要托你件事,日後在學堂裡,多提點提點他讀書上進,若能讓他收收心,學到你一分半分,老身便歡喜不儘了。”
王明遠連忙躬身:“老夫人言重了。文濤兄天資聰穎,性情豁達,小子才疏學淺,唯有互相切磋,共同進益。”他這話說得誠懇,既是謙遜,也全了張文濤的麵子。
一旁的張文濤聽到祖母又拿自己說事,還當眾拜托王明遠“管教”他,一張胖臉頓時垮了下來,苦得像吞了黃連,對著王明遠擠眉弄眼,惹得老夫人和張夫人都忍俊不禁。廳堂內嚴肅的氣氛被這小插曲沖淡,多了幾分暖意融融的溫情。
晚上,王明遠和二哥剛回家。
大哥王大牛正站在院中,見他回來,臉上帶著一種感慨的神情。
“三郎,回來了。”王大牛迎上來,聲音壓得有些低,“今日醉仙樓的大管事來了。”
王明遠心頭一緊:“他們又來乾什麼?”
“不是鬨事。”
王大牛搖搖頭,指了指堂屋桌上幾個紮著紅綢的點心盒子。
“是賠罪。帶著禮來的,說是底下人胡鬨,冒犯了咱家,他全然不知情,如今已將人處置了。還說什麼‘冤家宜解不宜結’,咱們都在一個鎮上討生活,和氣才能生財。”
王大牛頓了頓,看著弟弟的眼睛,繼續道,“他提出,以後每日向咱家訂購五十斤鹵味,各樣下水都要,按市價再加一成,銀錢當日結清。爹他思量再三,應下了。”
王明遠沉默地聽著。
這看似豐厚的訂單和加價,與其說是賠罪,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封口費”和“買平安”。
父親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小門小戶,經不起反覆折騰,有這穩定的進項,對全家是件大好事。
可這份“好事”,卻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心上——若非張家還有夫子的幫助,父親此刻或許還在牢裡,這“封口費”又從何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