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殺豬我讀書,很合理吧 第53章
-
立“鄉約”,公議公斷:
“各村推舉德高望重、處事公允者三至五人,立為‘鄉約公正’,會同裡甲。凡有田土、水源之爭,必先經此‘鄉約公正’評議調解。議定之規,勒石立於村頭,使民共遵。調解不成,方許訴至官府。違者,裡甲與鄉約共責之。”
官府“速審”,以儆效尤:
“縣衙專設‘田土詞訟’日,由縣丞或主簿專理。凡經鄉約調解無效而上訴者,須持鄉約所具‘調解文書’及圖冊憑據。官府查實,速審速決,嚴懲滋事、誣告之徒,以彰法紀,以安良善。”
他自覺將現代治理邏輯包裹在古法外衣下,條理清晰,操作性強。
最後則是詩賦題,題目:“以‘春耕’為題,賦七言絕句一首,須合平仄,對仗工整。”
王明遠心中大定,這幾年來,他腦中的《明遠詩集詞彙大注》已經積累了很多詞,春耕這個詞已經積累了好幾套。
“春耕”相關意象——泥土、細雨、犁鏵、牛鈴、秧苗、布穀早已分門彆類,排列組合過無數次。他迅速篩掉幾套過於華麗或過於樸拙的,選定一組最穩妥也最易出畫麵感的。
描寫春雷驚醒凍土,裂開新的田壟;(“雷驚凍土裂新墒,”)。
描寫農人鬥笠在晨光中勞作的景象:(“笠影連雲種曉光。”)。
描寫耕牛的緩慢步伐:(“莫道耕牛蹄步緩,”)。
昇華主題,寫一犁春雨帶來萬頃田野的芬芳。(“一犁春雨萬疇香。”)。
平仄無誤,對仗工整,意象樸實生動,情感也相對積極。
雖無驚人之語,卻也挑不出毛病。王明遠暗自點頭,這幾年像個“詞彙囤積癖”的功夫冇白費。
日影西斜,腰背早已痠痛難忍。
王明遠強打精神,開始將草稿上的答案,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謄抄到正式試捲上。
他寫得極慢,力求每一個字的架構、每一筆的鋒芒都無可挑剔。
這手苦練出的字,到時候就是最好的“加分項”。
正全神貫注地寫著最後一道策論的收尾,一道陰影無聲無息地籠罩了他的考卷。
王明遠毫無察覺,筆尖依舊沉穩地劃過紙麵。
那人就停在他的號舍外,目光先是落在那力透紙背、筋骨開張的字跡上,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這手字,沉穩中見飄逸,規矩裡藏鋒芒,絕非一般蒙童所能有,倒像是浸淫數十年的大家手筆。
他不由得駐足細看。
目光上移,掠過那字跡,落在策論的答案上。“魚鱗冊定分”、“鄉約公斷”、“速審儆尤”
條理清晰,切中時弊,既有古法淵源,又顯務實新意。
縣令劉大人瘦削黝黑的臉上,那份慣常的嚴肅審視,漸漸被專注和一絲難以察覺的讚許取代。
他看得入了神。
王明遠抄完這頁的最後一個字,輕輕籲了口氣,擱下筆,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
頭一抬,猛然撞進一雙近在咫尺、探究深沉的眼睛裡!
“啊!”他嚇得魂飛魄散,手一抖,飽蘸墨汁的筆尖差點就戳在剛謄好的卷子上!
心臟狂跳,後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
劉縣令顯然也冇料到會嚇到他,臉上掠過一絲極淡的尷尬,隨即恢複平靜。
他什麼也冇說,隻對著王明遠微微頷首,目光在他那張猶帶稚氣卻已顯沉靜的臉上停留一瞬,便轉身,負著手,踱向下一個號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