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全家殺豬我讀書,很合理吧 > 第73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家殺豬我讀書,很合理吧 第73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折騰了一天安頓好後,第二天一早,晨光初透。

王明遠拒絕了大哥的陪同,自己背好書箱,踏著青石板路走向府學,畢竟府學就離得不遠。

今日,他要去府學敲定旁聽事宜。

府學坐落在城東文脈彙聚之地。

遠遠望去,一片莊嚴肅穆的青灰色建築群巍然矗立。

朱漆大門高逾丈許,銅釘森然,門楣懸著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長安府學”四個遒勁大字。

門前兩尊石獅踞守,目視前方,凜然不可侵犯。

告知門口的門房他找李教諭,來自永樂鎮,名叫王明遠。

等了一會後,便有個仆役模樣的人出來,帶著他往府學內部走去。

踏入府學內部,王明遠頓眼前一亮。

一條寬闊的青石主道筆直延伸,兩側古柏參天,重重院落沿中軸線次第鋪展,空氣中瀰漫著陳年書墨的沉靜氣息。

仆役引著他穿過儀門,繞過藏書閣區域,走向西側一片相對樸素的齋舍區。

在一間掛著“明倫堂”牌匾的側廳內,他見到了夫子信上的李明瀾李教諭。

李教諭年約四旬,身形清臒如竹,穿著一件半舊的靛藍直裰,袖口洗得微微發白。

他正伏案批閱課業,聞聲抬頭,一雙眼睛銳利如鷹。

“學生王明遠,奉恩師趙文啟之命,特來拜見李教諭。”

王明遠雙手奉上趙夫子的親筆信函,深揖及地。

李秋同接過信,並未立刻拆看,目光在王明遠身上停留片刻,才緩緩展開信紙。

室內隻餘紙頁翻動的輕響和窗外隱隱的鬆濤。

良久,他放下信,指節在信箋上輕輕一叩:“文啟兄多次來信,都將你比為璞玉渾金。不過模樣倒還周正,”

他頓了頓,眼中銳光更盛,“隻不知這內裡的學問,經不經得起府學的風刀霜劍?”

考校如鋒,初試鋒芒。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何篇?朱子注‘器者各適其用’與孔子原意可有相悖之處?”

李教諭的問題如冷箭,釘入根基,這正是考察他的基礎典籍記憶與經義辨析能力。

王明遠略一凝神,拱手作答:

“回教諭,‘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篇。朱子注‘器者各適其用’,原是解‘器’之特質

——

器物各有定用,不能相通;而孔子言‘君子不器’,意在明君子當超越器物之侷限,德能周備而不專於一途。

二者實不相悖:朱子明‘器’之‘定用’,正反襯君子當求‘通德’,恰與孔子原意相呼應。”

李教諭眼中微亮,追問:“若以此題作文,破題當如何承‘道器之辯’?”

王明遠略一沉吟:“聖人不器,惟道貫乎器也。

器若舟車,各適其用;道如江河,萬流歸宗。

君子體道而用器,猶匠執繩墨運斧斤,雖借器成事,終以明道為歸,故能不滯於器而德用無窮”

李教諭頷首,繼續問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此語出《論語》何處?製藝破題當如何承‘本’字?”此番直指科舉實務。秀才考試首重八股破題能力,需精準詮釋經典文句。

“出自《學而》篇,”王明遠略一沉吟,“若作此題,破題可曰:‘聖賢示人返樸,蓋本者道所由生也。’承題則申:本在孝悌,孝悌乃仁之本,仁為德之本”

幾番考校後,室內一片寂靜。

李秋同端起茶盞,輕輕撇去浮沫,呷了一口。

他麵上依舊古井無波,但眼底深處那抹審視的寒冰,已悄然融化為一絲認可。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