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巔峰:從提拔前被舉報開始 第260章 你們憑什麼抓人?
-
蓮花村和麥香村,屬於是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兩個村。
他們對政府做出政策的反應,也比較極端。
一些比較普通的村子,老百姓對鞭炮政策的反應更加耐人尋味。
就拿誠明村舉例。
這個村子有像小虎這樣吃了上頓冇下頓的窮人,也有年入十幾萬的有錢人家。
村子裡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評價這個政策的人很少,盧思思采訪他們,他們都顯得對這個采訪冇什麼興趣,大老遠看到麥克風就躲開。
不過村子裡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燃放鞭炮,周圍還圍了幾個人看熱鬨,就好像放鞭炮是一種新奇的玩意兒,他們之前冇有見過一樣。
盧思思去采訪放鞭炮的人,他們幾乎都對她的采訪不感興趣。
盧思思對此種現象感到不解,在農村長大的於強給出瞭解釋。
這其實是一種小地方的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
對,村裡的有錢人就那麼些家,逢年過節,或者家裡有紅白喜事,這些有錢人家都有能力把動靜搞得很大。至於村裡的窮人家,存在感都很低。
一個村子裡的人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了,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接受了自己有錢或是窮的身份。如今有了這樣的政策,窮人們也會覺得這種收費項目,自然就是那些有錢人家搞。自己作為窮人圍著看熱鬨就行。
聽著於強的解釋,盧思思仍然表示不能理解。但她也冇有深入思考這件事的意義。
此時的她隻想多多收集做節目的素材,想通過節目的方式,讓上麵知道這個政策有多麼荒唐。
她們在誠明村待了一上午,中午準備回去的時候,碰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三個身穿製服的人正在圍攻一個村民。
身為記者的盧思思豈能放過這麼精彩的場麵
她快步衝過去看熱鬨。
你冇有辦證,今天不交錢就給你抓起來!
其中一個身穿製服的人,對著猴子一樣的村民大吼。
被吼的村民就是小虎,因為家裡窮,他長期營養不良,長得又瘦又小。
我就放了個鞭炮,違了哪條法律你們憑什麼抓人
不想被抓就交罰款,一百塊!
我冇錢!
冇錢就跟我們走!
兩個身穿製服的人說完就走過去和小虎拉扯。
小虎冇有他們力氣大,被硬拖著走。
周圍好幾個看熱鬨的村民,臉上都冇什麼表情。
盧思思看不過去了,跑過去把身穿製服的人攔下來。
你們不能抓人!
你是哪裡冒出來的警告你彆阻礙我們執法,否則連你也抓。
於強火了:你說抓人就抓人你們是哪個單位的
於強一句話冒出來,對麵三個身穿製服的人都有些心虛。
這三人都是城管,他們職責中的確無權抓人。
他們剛纔也並不是真的打算抓人,隻是為了嚇唬小虎。
如今有人站出來替小虎說話,這三人感覺事情不妙,扔下小虎就走。
三個人已經走遠了,小虎還站在原地怒罵:艸,就他媽敢欺負老百姓,有能耐你們把釣.魚.島搶回來
盧思思關心地問:你冇事吧
從地上爬起來的小虎拍了拍身上原本就已經很臟的衣服:我可不怕他們!他們都是紙老虎,我一無所有,就隻有爛命一條!有能耐就把我打死!他們冇那個膽子!
我是真的連死都不怕,唯一就是放不下李奶奶。李奶奶現在生活不太能自理,之前一直是我和袁哥在照顧她,袁哥在政府上班,實在太忙,不能總過來,我如果死了,李奶奶就冇活路了。
聽小虎提到袁哥,還在政府上班,盧思思多嘴問了一句:你說的袁哥叫什麼名字
小虎神情得意起來:我問過他,他冇告訴我,但我聽李奶奶提過,說他叫袁斌。袁哥具體在政府乾什麼不知道,但我猜他應該是很大的官,他那樣的好人就應該當大官,老百姓纔會有好日子過!
聽到袁斌的名字,盧思思心裡一暖。
盧思思隨後就采訪小虎關於鞭炮的事情。
聊起這件事,小虎咬牙切齒:向陽鎮這幫當官的,除了袁哥就他媽冇一個好東西!如果你說放鞭炮汙染環境還不安全,你徹底禁了,我們也認了!交了錢就能放,這叫什麼道理有錢人是人,窮人就不是人了
我小虎雖然冇什麼文化,有些道理還是清楚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國家還是窮人多,不把窮人當人,就是在作死。有能耐你就繼續這麼搞!
采訪完小虎,盧思思春風滿麵。
今天的收穫實在太大了。
於強在一旁小聲提醒:盧記者,你確定要把采訪小虎這段視頻剪進節目裡他的語言有點刺激啊!
剪!乾什麼不剪盧思思斬釘截鐵,這纔是底層人最真實的聲音,連聽這種聲音的膽量都冇有,還當個什麼官
我是怕對你有影響!於強直言。
我已經身處最底層,有什麼可怕的
七天的節目做完後,盧思思特意跑到袁斌的辦公室和他道彆。
袁鎮長,感謝您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
彆這麼說,這些工作都是我份內的工作,我應該做的。節目都弄好了
盧思思笑盈盈地說道:還差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要對袁鎮長做一個專訪。於強上設備!
盧思思同時把麥克風遞給袁斌。
袁鎮長,關於我們這個節目講幾句吧,您發出的任何聲音,對我們這個節目而言都是最寶貴的財富。
你這麼說,我不敢說話了。
一句玩笑話過後,袁斌認真起來。
尋找丟失的年味,這個話題袁斌的確有話要講。
年味是什麼是百姓忙了一整年,對自己的犒勞,是各奔東西的家人,團聚在一起的理由,更是百姓對新的一年的守望。年味淡了,就是人情淡了,是希望淡了,是幸福的生活走遠了。
尋找丟失的年味,其實是幫他們尋找那份踏實,那份幸福,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展望,更是百姓對政府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