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巔峰:從提拔前被舉報開始 第372章 我有證據
-
我有證據
張桃依立刻捏了一把汗,心說冇想到自己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孟凡勤問湯菲:“湯書記,您要反映的是什麼問題?”
湯菲環視一圈,沉聲道:“我聽縣紀委的同事反映,袁斌同誌曾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縣紀委調查過。”
此言一出,全場駭然。
表情最為難看的要數關木山,表情簡直可以用盛怒來形容。
他也在這時甩了一句話:“這種問題必須零容忍。”
關木山這句話更加引燃了會場氣氛,市委常委們開始議論紛紛。
一些常委覺得前期對袁斌的宣傳,都是非常正麵的形象,冇想到他竟然也會在男女問題上折跟頭,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也有個彆常委洞悉問題的本質,知道這件事的虛實暫且不論,顯然是有人想要搞袁斌,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在場每個人都深有心得。
這件事既然在常委會議上爆了出來,這場選舉也就勝負已分。
這種情況下,袁斌若想翻盤,除非他親自過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可他如果真的冇事,紀委的人會找他麻煩?
況且會上的內容都是保密的,袁斌不在會場,怎麼知道這裡都議論些什麼?
哪怕有人給他通風報信,他突然殺進來也顯得很突兀,就算他真的證明自己的清白,常委們對他也不會有太好的印象,一個鎮裡的小領導,殺進市委常委的會議,這成何體統?
體製內是最論級彆,也是最講規矩的地方。
因此這件事對袁斌而言,幾乎無解。
這就好比一個歇後語:地瓜掉進糞坑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一些看好袁斌的常委不禁為他惋惜。
就連力挺袁斌的孟凡勤,也是隔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縣紀委當時對袁斌同誌做了怎樣的處理?”
湯菲回道:“孟書記,這個舉報我也是今天剛剛獲知的訊息,還冇有詳細的瞭解,不過這件事是縣紀委書記李世榮反映給我的,應該不會有假。”
孟凡勤心裡清楚,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不用詳細覈實了。
他也清楚的知道,這個時候把這件事拿出來說,目的隻有一個,讓袁斌在這次的選舉中落敗。
他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不知道是為袁斌感到遺憾,還是因為自己看錯了人而苦惱。
“湯書記已經反映完情況,大家接下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出了這種事,幾乎不會有人舉手支援袁斌,那簡直是為虎作倀,等於是為不義之舉做掩護。
王春祥等了一會兒,見始終無人舉手,輕輕歎了口氣,隨後說道:“既然大家也都表了態,那我就宣佈一下,袁斌同誌在這次的選舉中獲得”
“孟書記,請等一下!”
一個清脆的女人聲音打斷了孟凡勤的講話。
一時間所有人都朝說話的女人看過去,此人正是張桃依,大家幾乎都知道她和關木山的關係,不禁暗自驚奇。
湯菲剛爆出袁斌的問題,第一個站出來打壓的人正是關木山,她作為關木山的夫人,難道反而要幫袁斌說話?
孟凡勤也滿臉狐疑地問道:“張桃依同誌,您對這件事有看法?”
關木山也投來疑惑的目光。
張桃依看了關木山一眼,用力做了個深呼吸,有種要豁出一切的感覺。
她接著開口說道:“關於袁斌的案子,我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被冤枉的,縣紀委所提供的關於袁斌有生活作風方麵的問題,根本就是無中生有。”
在場所有人都冇有料到竟然還有這樣一齣戲,眾人的表情都很耐人尋味。
關木山用眼神示意張桃依不要亂來,可張桃依根本不看他。
孟凡勤問:“請問是什麼樣的證據?”
張桃依把手機交給會場的工作人員,讓他播放給所有的人聽。
在錄音播放之前,張桃依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
“各位常委,我今天之所以這麼冒失,是想挽救一位好同誌。袁斌同誌我有過接觸,是一位為官兢兢業業,為民嘔心瀝血的好同誌,而且此人在生活作風方麵也極其謹慎,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好同誌。
所謂三人成虎,大眾根本不關心事情的真相,隻關注事情本身,我今天拿出這個錄音的主要目的,並非是想左右選舉的結果,隻想幫袁斌同誌挽回聲譽。他人不在這,無法自證清白。可這件事一旦傳出去,他一生的名譽恐怕都會毀了。”
孟凡勤說:“先聽錄音吧,小張你弄好了冇?”
省委辦公室的張雪晴忙說:“孟書記,各位常委。我這邊馬上就好。”
十幾秒後,會議室的多媒體開始播放錄音裡麵的內容。
當初肖雲鶴夥同金昌榮的整個過程都十分清晰的呈現在眾人麵前。
聽完錄音後,臉色最難看的人變成了紀委書記湯菲。
孟凡勤聽完錄音就去問湯菲:“湯書記,這是什麼情況?有人在陷害袁斌同誌?縣紀委的人不知情麼?這種事怎麼還能拿來做證據?
而且縣紀委的人又是什麼情況?他們依據什麼去調查的袁斌?中間又采用了什麼樣的手段?縣紀委的工作已經如此隨性了麼?”
湯菲硬著頭皮解釋:“孟書記,袁斌同誌的事情我毫不知情,我今天也是臨時接到李世榮的舉報,回頭我會落實清楚這件事。”
孟凡勤藉著這件事把話題擴大:“近些年,我市的很多部門存在程式上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愈演愈烈。民間現在都在傳,說我們鞍陽市的市政府被黑社會綁架了。這對我們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就拿今天的事情來說,袁斌同誌竟然公然被人陷害,這件事本身就很離譜,更加離譜的事情是縣紀委竟然把這件事爆出來,以此攻擊袁斌的清白。
我們在座的各位一路摸爬滾打走到今天這一步,應該也都深刻的知道一件事,往一個同誌身上潑臟水容易,再想洗乾淨難比登天。
幸虧張桃依同誌及時為袁斌同誌正名,否則這件事造成的惡劣影響會非常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