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之巔 第1404章 打回原籍
-
合照上有兩個人,其中之一是陳興旺,陳興旺站在後麵,而坐在陳興旺前麵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
照片下方還有文字標註:國家社科院二零一二屆研究生畢業留念。
很明顯,陳興旺並不是真的想讓秘書王岩去洗這件外套,而是想讓王岩看到錢包裡的照片,並幫著聯絡照片裡的老者。
不過,這樣的小伎倆,紀委的工作人員見得太多了。
分分鐘識破。
最終,陳興旺連同秘書王岩,被帶上市紀委早就準備好的商務車。
對於王岩來說,進紀委有點冤枉、
儘管,他已經快給陳興旺當了快一年的秘書,但是,從始至終都冇有取得陳興旺的信任。
平日裡也就是跑跑腿,寫寫材料,但凡敏感一點兒的事,陳興旺都不會讓他參與,甚至都不讓他知道。
但這就是命。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王岩會毫髮無傷地走出市紀委。
畢竟,市紀委書記尹新弘都說了,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可王岩的毫髮無傷,也隻是停留在表麵上,冇有幾個領導,敢用一個身上存在疑點的人,留給王岩的路,已經很窄很窄了。
除非他能跟宋思銘一樣,上演一出絕境求生、逆勢而上的戲碼,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旺州機場,到旺州市紀委的留置點,隻有十幾公裡。
市紀委的辦案人員,並冇有給陳興旺休息時間,到達留置點後,直接開始了對陳興旺的訊問。
陳興旺這才知道,竇紅光已經先他一步,被市紀委采取留置措施,手機關機是真的關機。
而現在,市紀委抓到的點,就是他與竇紅光暗中交易這個點。
竇紅光也把一切,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說是在他的指使下,散播謠言,阻止塔喀縣的兩個發電項目簽約。
陳興旺這個氣啊!
采取散播謠言的方式,鼓動村民,阻止發電項目簽約這件事,竇紅光事先可冇有跟他打一聲招呼,是做完了,才告訴他的。
他這才順水推舟,跑到京城,爭取這兩個發電項目。
但是,陳興旺卻無法反駁,因為那一百萬。
無論如何,他都給了竇紅光一百萬,讓竇紅光用這一百萬,去擺平那個幫忙散播謠言的大學生。
紀委在定性主次的時候,肯定是誰花的錢多,誰就是主。
訊問過程中,辦案人員也是頻頻拿那一百萬說事,要求陳興旺說明,那一百萬元的來源。
陳興旺怎麼說?
說是讓一個保健品廠老闆墊付的?
在紀委這裡,可冇有墊付一說,九成九會被認定為索賄。
要知道,他事情都已經給易庭近辦了,易庭近拿到了想要的準建證,保健品工廠也已然開工。
這是標準的權錢交換。
說這一百萬是自己的?
銀行流水騙不了人,根本無法自圓其說。
陳興旺也隻能咬死了什麼都不說,不承認那一百萬,也不承認與竇紅光有過所謂的合作。
他也知道,這種扛法扛不了多久。
可是,他必須扛著。
陳興旺還冇有完全喪失希望。
是,他讓秘書王岩傳遞訊息的計劃冇有成功,可他是江北省的援邊乾部,他現在被甘西方麵調查,肯定會通報給江北省。
隻要通報給江北省,自己那位神通廣大的老師就能得到訊息。
作為老師的關門弟子,他相信老師會拉他一把。
而老師也絕對有拉他一把的能力,所以,他什麼都不能認,隻要不認,就還有希望。
第二天。
塔喀縣副縣長竇紅光和富坨縣縣長陳興旺,正在接受市紀委調查的訊息,傳遍了整個旺州市。
連在下麵鄉鎮,主持幫扶活動的瀾滄縣委副書記華豐強都知道了這個訊息。
華豐強第一時間,給宋思銘打電話詢問。
“竇紅光是怎麼回事?我覺得這個人挺不錯啊!”
華豐強在電話裡說道。
塔喀縣委辦主任竇毅,接待他們,屬於職責所在,但竇紅光第一時間主動地向青山幫扶工作隊靠攏,幫工作隊與當地對接,屬於分外的工作。
這讓華豐強對竇紅光的印象非常好,覺得竇紅光對待工作積極,又是熱心腸。
在距離瀾滄縣三千公裡的塔喀縣,遇到這麼一個人,乃至是一種幸運。
但宋思銘卻告訴華豐強,“知人知麵不知心,竇紅光一直在表演,湊上來,更多的是為了打探訊息。”
隨後,宋思銘就向華豐強講述了竇紅光的所作所為。
聽聞,犛牛鎮井龍村村民,到簽約現場鬨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竇紅光,華豐強大為意外。
“他這麼做圖什麼?”
華豐強懷疑地問道。
竇紅光是塔喀縣的副縣長,兩個大型發電項目簽約成功的話,對竇紅光應該隻有好處冇有壞處。
“我推測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塔喀縣的招商工作,原來是竇紅光負責,分管範圍調整後,這一部分工作被拿走了,手中的權力大幅縮水,讓竇紅光心生不滿,於是伺機報複,發泄怨氣。”
“第二個,竇紅光和富坨縣縣長陳興旺是合作關係,項目在塔喀縣簽不成,就可能轉到富坨縣,陳興旺應該是給了或者許諾了竇紅光一些好處,竇紅光這纔不遺餘力地吃裡扒外。”
宋思銘剖析竇紅光的內心。
最開始的時候,他並冇想到,葉如雲到了塔喀縣之後,搶了竇紅光的風頭,搶了竇紅光權力這個問題。
如今,回過頭想想,這很可能是竇紅光走上不歸路的開始。
“陳興旺也是因為這件事被牽連進去的嗎?”
華豐強並不認識陳興旺。
但是,他知道,陳興旺是江北省的援邊乾部,原先在江北省政府辦公廳工作,和瀾滄縣委書記倪文昭是老同事。
兩個人都在省政府辦公廳當處長。
至於陳興旺與宋思銘個人之間的恩怨,以及通過賴長順,倪文昭打擊宋思銘的事,華豐強一無所知。
因此,他的判斷是,“這位陳縣長太過急功近利了,為了政績,完全放棄了原則與底線,這次怕是要提前回江北了。”
援邊乾部犯了錯誤,一般都是打回原籍,該降職降職,該處分處分,留下來將功贖罪的案例非常少。
邊遠地區的工作本來就很難開展,盯著處分,就更加冇法開展了,這也是出於實際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