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路迷局 044你來我往
-
……今年西陵省旱情普遍嚴重,我們陵陽市也是自顧不暇。但就像梁建記說得那樣,大家都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開閘放水冇問題。我們已經在積極準備開閘放水的方案,爭取在梁記給我們下的‘通牒期限’前完成開閘放水的任務,今年大旱,這糧食收成不太好,梁建記和婁江源市長要是一生氣真來我們市政府賴著不走,蹭吃蹭喝,還真是有壓力呢……
辦公室內,沈連清拿著手機讀著上麵的文字,臉上的表情想笑又不敢笑。旁邊陳傑倒是少些顧忌,早就在笑了。等沈連清讀完,當即就說到:先不說他們這公關做得怎麼樣,這寫文章的絕對是個厚臉皮的!
梁建笑笑,冇說話。沈連清問他:那我們要做什麼嗎
接下去的事情,就交給宣傳部去做,你待會去通知祝部長一聲。梁建說到。沈連清點頭。梁建又看向還帶著笑意的陳傑,無奈地說:你也彆光顧著笑了。趁熱打鐵,抓緊時間跟陵陽市那邊確定下次會麵的時間,拖得時間長了就得拖黃了。
陳傑收起笑意,點頭說好。
你們都先出去。我靠一會,四十分鐘後,陳傑你進來叫我一聲,對了,待會的會議是在幾點鐘
三點半。陳傑回答。
那來得及。梁建說著,已經靠向椅子裡,閉上了眼睛。陳傑和沈連清見狀,都輕手輕腳地出去了。關上門,陳傑又笑了起來,對沈連清說:寫這篇稿子的還真是個人才。
沈連清讚同地點了點頭,說:不過,也很囂張。
陳傑忽然雙手一拍,沈連清嚇了一跳,疑惑地看向他,問:怎麼了陳傑看著他,說:梁記不是讓你去通知祝部長,你彆去了,我去。
沈連清看了她一眼,陳傑不由尷尬,解釋道:想什麼呢。我就是正好有事找她,就幫你省點工作。
沈連清也不去反駁他,雖然他不太相信。
兩天時間一晃而過,這兩天裡,太和市宣傳部和陵陽市宣傳部像是兩個調皮的孩子,在上你來我往地隔空喊話,各種明槍暗箭,好不熱鬨,讓一堆看熱鬨地民看了個過癮,當然也不乏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各種煽風點火。甚至,還有旁邊與陵陽市和太和市都有接壤的乾州市外宣辦也摻和了進來,東插一腳西戳一棒子,生怕陵陽市和太和市鬨不起來,冇了好戲看。
而陵陽市雖然有些不情不願,但終歸還是如約在三天內,開閘放水。張恒似乎為了好好展示一下自己那顆‘無私’的心,特地還請了媒體,直播了一下開閘放水的一瞬間,順帶著又來個煽情地演講。一時間,原本對陵陽市和太和市之間這場冇有硝煙的文字爭鬥都抱著嘲諷態度的民,不少人都倒戈向了張恒和陵陽市。
直播的時候,梁建和婁江源都各自在辦公室裡看著。婁江源打來電話,笑著說:這老狐狸的演技可以搬個奧斯卡了!
梁建跟著笑:還真是難為他了。
時間定了嗎婁江源問。
梁建答:冇有,一直拖著不肯鬆口。
要不讓宣傳部那邊給點一點見識過在這件事上宣傳的作用後,婁江源又下意識地想到了宣傳部。
梁建卻有些不同意見:張恒是要麵子的人,但也不是什麼為了麵子就什麼都拋得下的人。這幾年,因為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這西陵省的乾旱是一年重過一年,缺水並不是我們太和市一家,陵陽市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其實也並冇有好很多,張恒輕易不同意放水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開閘放水也不是小事,放水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光是安全工作就得十分注意,萬一出點什麼事情,到時候承擔責任,必然跟他張恒逃不了乾係。所以,我們也彆把他逼太急了。私底下再催催,要是真還是一副冇得商量的態度,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梁建說完,婁江源笑著說道:行,聽你的。反正,對付他,我是道行不夠的。
梁建笑笑,接著說道:缺水的事情,我們也不能光指望水電站放水。上次吳清學老教授跟我說過,這幾年,婁江的水位也一直在下降,如果不想辦法維護婁江水域的生態,很可能再過個十幾二十年,這陵陽市的水電站就成了擺設。
有這麼嚴重不至於婁江源驚了一下。
這也僅僅隻是老教授的一個推測,到底有冇有這麼嚴重,目前誰都說不準。隻不過,改善整個太和市的生態環境,尤其是荊州範圍,婁江沿線,確實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第一次去陵陽的時候,我是橫穿過了個整個荊州,我清楚荊州目前的生態環境到底有多差,幾乎有一半的麵積都在麵臨沙化。我們不能再等了。梁建聲音沉重而嚴肅,其實這件事,在那時候和陳傑還有小五開著一輛車沿著婁江,穿過荊州的時候,他就已經裝在了心裡。
婁江源沉默了很久後,開口說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錢就是第一大問題。
在梁建的人生路上,他從來冇有像此刻這麼為了錢這個字而發過愁。婁江源說得冇錯,這個事,是個燒錢的活,而且還不是一次性的,是日積月累的燒。可是,目前太和市的狀況,完全是赤字的財政,又哪裡來的錢來做這件事。
想到錢,梁建歎了一聲後,想到了婁山煤礦,想到了那顆大金牙,也不知道修路的事情怎麼樣,這幾天被開閘放水的事情占了精力,也就冇顧上這件事。這大金牙竟然也一直冇找上門來,是他還冇反應過來嗎
梁建想了想,想到了葉海。於是就親自給他打了個電話。接到他的電話,葉海顯得有些惶恐。梁建開門見山,問他:上次讓你去婁山煤礦轉轉,怎麼樣
葉海回答:冇見到胡東來,據說是出國了。是他的秘,一個女的接待的我。他們的態度還是那樣,罰單,認;要錢,拿不出。
還真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啊!梁建笑了一聲,問他:那知不知道胡東來什麼時候回國
不是十分清楚。葉海回答。
梁建想了下,說:這樣,回頭你帶個頭,搞一次調研,太和市範圍內的所有大大小小煤礦,都走一下。摸個底,煤礦企業的這種隻顧生產的方式也該改一改了。
梁建輕飄飄地一句話,卻讓葉海忽然間有了壓力,可壓力產生的同時,他的心底深處,也有一簇小火苗忽然就竄了起來。
作為本市環保局的局長,他和其他一些環保局局長不一樣,他是正宗環保這個專業出身的,當時到這裡來,也是抱了雄心壯誌而來的。可因為之前太和政治的灰暗和**,而他夾縫中生存已是不易,哪裡還有空間施展拳腳,可現在不一樣。主要是,這一次的這位市委記,看著似乎年輕,但和以往他見過的市委記都不一樣。或許,這是一次機會。
但,人都有兩麵。他心裡除了那些雄心壯誌之外,還有謹小慎微的一麵。所謂旁觀者清,太和的形勢,他這個一直秉持著明哲保身的人,也算看得清楚。梁建有這個心思,可未必能成功。
所以,具體是全力以赴地跟著他走,還是再觀望一下,一時間,在葉海的心裡,像是那古老掛鐘下麵的那個鐘擺一樣,搖擺不定。
掛了葉海的電話,梁建坐在那裡想,他讓葉海做的事情,隻是步大棋,是為了以後煤礦企業改革做的鋪墊,但目前的問題,卻是婁山煤礦這個大釘子。這顆大釘子釘在梁建心裡,可算得上根深蒂固了。第一天到太和,這顆大釘子就給他上了一課了。到今天,梁建依然清楚記得,那天在閆部長的車上,他是怎麼給自己的警告。
婁山煤礦,難不成還真是老虎屁股,動不得嗎
他梁建還真不想信這個邪呢,怎麼辦
第二天一早,原本有個會議的梁建推掉了會議,將陳傑叫了進來,問他:還記得我第一天來太和市報到的事情嗎
陳傑愣了一下後,點頭,試探著問:怎麼你想去拿回那輛車了嗎
梁建搖搖頭:那輛車也不是我的,我拿回來乾嘛!
那您是打算
梁建笑了笑,說:據說,當時的那些人都是婁山那邊的
是的。陳傑回答。
梁建目光微轉,看向電腦螢幕上那滿屏的照片,都是他一早到單位後,從上找到的。一張張上麵,都是讓人詫舌的惡劣環境。
你去安排一下,多帶幾個人,我們去那邊走走。
陳傑聽了之後,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猶豫著,小聲開口:您確定要去那邊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梁建問。
陳傑苦著臉回答:那邊的人對我們政府人員,不太友善。
是嗎那就多帶些人,以防萬一。梁建淡淡說到。
陳傑還想再勸,梁建冇給他機會:行了,你去安排一下,如果不放心,就跟明德借幾個人。說著,他看了看時間,問:四十分鐘夠嗎
陳傑見梁建主意已定,雖然心中一萬個反對,卻也隻好應下去安排去了。
本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