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穿越:開局撿到衛子夫! 第337章 虎牢關之誓,李景隆入京!
“不知道何時能夠起兵討伐安祿山,我這有個族中子弟,願意追隨漢侯左右。
待到要起兵討伐安祿山之日,讓他通知我即可。
不過……我給安祿山拒絕了,我現在丹陽郡郡守之位怕也是不穩了。
權臣安祿山很可能會以陛下的名義,廢除我郡守之職,換其他人到我這個位置來。
我若是不從,豈不是就是抗旨不遵了?”
陳夤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年輕人,接著不無憂慮道。
“假如丹陽郡的傳送陣被潛藏在城內的賊兵給破壞了,是不是短時間傳送陣就無法使用了?”秦雲問道。
“傳送陣有士卒嚴密把守,怎麼會……漢侯說的極是,我明白了!”
陳夤話說到一半,當即是幡然醒悟,知道秦雲這是什麼意思了。
傳送陣被‘賊兵’破壞了,短時間自然就無法使用了。
安祿山拿自己也沒有辦法,隻能是派人從隔壁郡來找自己,這其中需要花費的時間可就要多的多了。
再一個,如今的世道可不太平,一路上遇到些什麼危險,這也很正常吧!
萬惡之源——賊兵!
這賊兵怎麼這麼壞啊!
不過,這其中還是有問題的,陳夤想想不禁道:
“這也終究隻是能夠拖延一些時日,拖不了太久。”
秦雲微笑道:“陳郡守以為太師這般做,就能夠安穩多久嗎?
我相信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有人高舉討伐安祿山的大旗!
若無人願意討伐安祿山,那我便做那個帶頭之人。
雖千萬人吾往矣!”
“漢侯大氣!我願跟隨漢侯一塊!”
有了秦雲這句話,陳夤也就放心多了。
“還未來得及問,這位叫什麼名字?”秦雲帶著探尋之色看向陳夤身後的年輕人。
本能告訴他,對方肯定是不簡單的。
“這位是我的族中子弟,名叫陳霸先字興國。”陳夤介紹道。
“陳霸先!好名字啊!”秦雲誇讚一句,眼中閃過異色。
陳霸先!
陳武帝陳霸先!
若是自己沒記錯的話,他應該是唯一一個拿自己姓氏為國號的皇帝。
能夠亂世之中稱帝的,多少都是有些能耐的。
這可不是繼位,而是自己打出一片天來。
不過這位的結局並不好,也不能說結局不好,準確來說是死後的身後事了。
陳國亡了以後,陳霸先的仇人之子給他的屍體又挖了出來,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
貌似比挫骨揚灰還狠啊!
“漢侯!”年輕人陳霸先朝著秦雲一禮,有著些許惶恐,不知道秦雲為何這麼看著自己。
“既然是陳郡守的族中子弟,那就是自己人了,本侯一定會好好培養的。”
秦雲笑道。
“那就多謝漢侯了!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回去郡城,按照漢侯所說的做。”
陳夤朝著秦雲一禮,將陳霸先留下,自己告辭了。
這要是安祿山的人來的太快,自己來不及將傳送陣關閉,那可就不太好了。
“正事要緊,陳郡守我送送你!”秦雲說著就將陳夤給送了出去。
陳霸先自然是跟在秦雲身後,心裡還有些忐忑。
人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形成的,至少現在的陳霸先還就隻是一個渴望想要建立軍功的年輕人。
至於其他的,不是現在的陳霸先所能夠想的。
將陳夤送出去後,秦雲回身看向了陳霸先。
陳霸先站好,顯得溫順乖巧,絲毫無法讓人將他與一位曆史上的皇帝聯係在一塊。
“你想要做些什麼?”秦雲問道。
“但憑漢侯吩咐,漢侯讓我做些什麼,那我就做些什麼。”陳霸先恭恭敬敬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從跟著訓練賊兵俘虜開始吧!”秦雲給陳霸先安排了一個還算是輕鬆的差事。
隻要賊兵俘虜不暴亂,那他陳霸先就是安全的。
“是!”陳霸先領命。
儘管不是立功殺敵讓他心裡有些落差,但好歹也是一份正經差事了。
“隨我來!”秦雲親自帶著陳霸先前往了城中兵營。
將之帶到兵營,秦雲就指著這裡的一將介紹道:
“這位叫做陳到,和你是同姓,你就暫時先跟著他學習了。”
陳到是隨周炅一塊加入自己的,先是和周炅之子周法尚一塊在白起麾下鍛煉。
如今白起手底下空閒了下來,便是讓他們來到了這裡。
以白起訓練兵卒的強度來訓練這些賊兵俘虜。
陳霸先聞言不敢怠慢,連忙對著陳到道:
“陳將軍!”
“嗯!你就跟著我吧!”陳到朝著陳霸先和善點點頭。
他是親衛出身,為人比較穩重,並不盛氣淩人。
“俘虜賊兵訓練的如何了?帶我去看看吧!”
來都來了,秦雲便準備順帶看一看俘虜賊兵的訓練情況。
“主公!這邊請!”
陳到做出請的手勢,接著是跟在秦雲的身後,並主動開口介紹起來:
“大多數賊兵俘虜都訓練挺認真的!許多之前都是迫不得已加入賊兵,朝不保夕,饑一頓飽一頓。
現在跟了主公,雖然訓練累了些,但至少吃的是有了保障。
那些不聽話的,直接發配去挖礦了,剩下的更無二話了。”
“嗯!挺好的!”秦雲一邊點頭一邊看著。
這裡的賊兵大多還是良莠不齊,但實際上卻已經是經過一輪篩選的結果了。
對於賊首來說,他們要的是人多,不論有沒有戰鬥力,哪怕當炮灰都行。
沒有吃的就去搶,人死了再將新打下來的地盤百姓給強行征用了,可以滾雪球越滾越大。
至於糧食怎麼來、有沒有一個穩定的地盤、整合烏合之眾……這些他們大多並不會考慮。
這也就導致,他們被擊敗斬殺後,除了極少數親信以外,剩下的也不會想著報仇。
眼前訓練的這些賊兵俘虜,他們就覺得跟著漢侯比之前的賊首強多了。
天天按時有兩頓飯吃,這漢侯人簡直太好了。
至於那些不聽話的極少數,屬於是吃不了苦,現在到挖礦吃更多的苦,還要挨皮鞭。
陳霸先跟在後麵看著這些賊兵俘虜,覺得他們的戰鬥力應當不怎麼樣。
秦雲也隻是轉了一圈,與陳到交代了幾句,將陳霸先留下便離開了。
比起這一處來,他還有更多需要忙活的事情。
有了丹陽郡郡守陳夤站在自己這一邊,當然是要好生利用起來,不然豈不是就浪費了。
清剿丹陽郡賊兵之事,繼續進行著。
陳夤下令,讓丹陽郡各地縣令配合秦雲,一切就更加的順利了。
在這期間,秦雲還見到了汪倫這位縣令,不過兩人並無多少的交流。
畢竟,他對汪倫的印象也就僅限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了。
……
時間繼續在一日日過去!
秦雲坐鎮丹陽郡故鄣縣,這裡都成了自己在丹陽郡的分舵一般,完全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自己說話比起縣令梅堯臣更加的好使,軍隊也是變為了自己掌控。
儘管梅堯臣覺得有些不對,可公主與郡守都站在秦雲一邊,梅堯臣也就安心乾活了。
至於天目城,繼續在擴建著。
秦雲並不準備讓天目城太過於起眼,那裡有通往外區的銀礦,越隱秘越好。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秦雲在丹陽郡的權勢也是愈發強了。
賊兵俘虜也是一點點變強,從民兵水平到了一二階兵的水平。
武器、盔甲方麵,也是配備全軍,實力大大加強。
賊兵剿完剿山賊,反正永遠有事情做。
陳夤按照秦雲說的,將丹陽郡的傳送陣給關閉了,給遠在洛陽的安祿山氣的不輕。
可他卻沒有時間管那麼遠的丹陽郡,而是將手繼續在洛陽及周圍伸著。
李景隆在被封為曹國公後,有些遲疑要不要繼續攻打洛陽,討伐權臣安祿山了。
自己家人還在洛陽呢!
能給自己封國公,這皇帝哪裡被挾持了?
楊堅、趙匡胤這兩位在被封侯爵後,也是紛紛停下了,卻是對李景隆一陣的攛掇。
他憑什麼封公爵,自己兩人就隻是侯爵,這對嗎?
尤其是趙匡胤,他覺得自己衝的最猛,拿下钜鹿城那一戰,他甚至是搶到了張角的屍體。
結果,這一切都沒用了,如何能忍?
於是,兩人都去攛掇李景隆攻打虎牢關救出天子、清君側。
安祿山一方,也是幾次派出人,說天子就是天子、如何會被挾持,簡直是無稽之談。
若是李景隆願意回頭是岸,依舊可保公爵爵位不失,一切既往不咎。
若是倒行逆施,他在洛陽的家人可就有危險了。
這件事情,安祿山格外重視,派出了李儒、秦檜、司馬懿他們去遊說李景隆。
後兩者與安祿山並不對付,可安祿山也有自己的辦法。
若不能說降李景隆,那自己就誅殺了秦檜、司馬懿他們九族。
關乎九族,秦檜、司馬懿也是不得不賣命。
秦雲隔著大半個大晉的距離隔岸觀火,看熱鬨。
不止是他在看熱鬨,天下各方勢力都在看洛陽的熱鬨,等待著一個結果。
終於!
在五月來到之前,結果出來了——曹國公李景隆帶親兵入洛陽。
他相信了安祿山,相信了眾大晉大臣,秦檜、司馬懿等人在內在虎牢關對他的許諾。
可保自己的爵位不失,保證入洛陽是讓他看一切真假,天子是不是沒有被挾持。
這麼多大人物作保,總不可能有假吧?
再一個,也是因為洛陽他的家人都在,真攻打起來,就不知道還能不能活了。
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自己雖然入了洛陽,但自己的大軍與楊堅、趙匡胤還在外麵。
安祿山若是動自己,也得掂量掂量這些,種種因素加在一塊,最後的結果是李景隆入京了。
“文和!你覺得會是何結果?”秦雲看著他麵前許久未見的賈詡。
毒士賈詡,早早被他安排去組建情報組織去了。
雖說傳送陣可以發揮最快的速度,可等到大晉徹底四分五裂後,勢必是要變成例如丹陽郡這種,傳送陣關閉、或者隻對自己勢力內的開放傳送陣。
不存在兩方都打生打死了,傳送陣還是開著的。
“李景隆未必會死,但應當會被囚禁起來!”賈詡猜測道。
“哦?那虎牢關外的李景隆大軍,還有,楊堅、趙匡胤這二位的大軍呢?”
秦雲問道。
若是被囚禁這結果,倒是與曆史上的他差不多。
能夠指揮那麼多的大軍,李景隆自然是有本事的,但本事有多少也是個問題。
紙上談兵的趙括還指揮數十萬大軍,他爹同樣也是名將。
朱棣說李景隆誌大無謀,喜專而違眾!
李景隆結局是被朱棣奪爵,與家人一並被禁錮私宅,沒收財產。
若說曆史上的李景隆是與朱棣配合,那麼這收獲與付出未免相差也太大了些。
若說這都能算李景隆是聰明,那張信豈不是這方麵天花板了。
張信原本是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指揮僉事,受密詔抓燕王朱棣,把事情跟母親一說,立馬轉投燕王朱棣,之後跟著朱棣一路升官為侯,子孫世襲伯爵。
到了朱棣兒子朱高熾繼位,張信更是被加封少師,子孫世襲侯爵。
張信的侯爵一直傳到了崇禎時期,直至大明滅國,可謂是真正的與國同休了。
對張信這般好,總不能是朱棣不厚道、刻薄寡恩,哪怕是李景隆明裡暗裡各種給自己送,也不得好果子吃?
還是雙方其實壓根就沒什麼、單純李景隆菜,朱棣是戰神。
秦雲不得而知,對這些也不感興趣。
反正就眼前看,李景隆顯然要比楊堅、趙匡胤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或許是雙方想法不同吧!
一個隻想做臣子,而另外兩個現在恐就已經有了不臣之心。
“其實很簡單,許以楊堅、趙匡胤他們好處、地盤,他們自然就退兵了。
至於李景隆的大軍?那些都是朝廷的大軍,並不是李景隆他一人的。
沒了他在,安祿山以朝廷之名,許以好處拉攏、收編,就行了。”
賈詡輕描淡寫說著,接著又嘀咕道:
“若不是太過於危險了,我倒是覺得主公也可以試試挾天子以令天下。
風險是大了點,但收益也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