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種田,從國家複興到仙武家族 第161章 葬禮
清晨,初陽透過雲層灑下,卻無法驅散童府內的悲傷。
童晟親自安排了丁申兩家的後事,他讓人在院子外,臨時搭建起了一個火化的場所。
童晟就站在一旁,眼神呆滯,看著火焰吞噬著親人的屍體,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些什麼,卻又被悲痛哽住了喉嚨。
童穎月、童振宇等人默默地站在一旁,他們的心情也十分複雜,臉上滿是沉重。
雖然對丁申兩家的所作所為感到失望,但看到爺爺如此悲痛,心中也不免難過,個個眉頭緊鎖。
火化完畢後,童老爺子親自捧著童瑤的骨灰盒,步伐沉重地帶領著家人前往村子外的墓地。
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語,隻有腳步聲在寂靜的道路上回響。
來到墓地,童老爺子輕輕地將骨灰盒放入墓穴中,他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眼神中滿是不捨和痛苦。
然後,他拿起鏟子,慢慢地將土填入墓穴,每一勺土都像是在掩埋一段痛苦的回憶,淚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
“瑤瑤,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啊?”童老爺子喃喃自語,聲音顫抖,充滿了無奈和悔恨。
童穎月走上前,輕輕拍了拍爺爺的肩膀,一臉心疼,想要安慰他,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安葬好丁申兩家後,童老爺子站在墓前,久久不願離去,目光空洞地望著遠方,心中思緒萬千。
白發人送黑發人,童瑤這個女兒給童晟上了一課。
回到府中,童老爺子把家人召集在一起,他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這次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引以為戒,振宇,族規該提上日程了,童瑤這樣的事,我不想再看到。”童老爺子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力量。
“是,童家族規,我會儘快製定!”童振宇鄭重回答。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表示一定會牢記爺爺的教誨。
……
龍騰元曆二年一月四日。
年後初四,清晨的陽光灑在楓溪村,給這個經曆了鼠潮洗禮的村莊帶來了一絲生機和希望。
童府內,童皓和童晨早早地起床,整理好行裝,準備返回中洲武府。
在停車場內,童老爺子、童振宇、劉紅英,童飛……等家人都前來送行。
童老爺子看著兩個孫子,眼中滿是慈愛和期許,目光柔和地說道:“晨兒,在武府要好好學習,努力修煉。”
隨後目光又落到了童皓身上:“皓兒,你是哥哥,我希望你能做好榜樣!”
童皓恭敬地回答:“爺爺,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弟弟,我們一定會在武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童晨也連忙點頭,眼神中充滿了鬥誌:“爺爺,我會加油的,下次回來,我一定會變得更強。”
劉紅英眼中含淚,她拉著童皓的手,一臉不捨,叮囑道:“在外麵要注意身體,吃好喝好,不要餓著了。”
童振宇則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鼓勵道:“好好修煉。”
童穎月笑著走過來,遞給童皓和童晨一些吃食和生活用品,溫柔地說道:“這些帶在路上吃,去了武府有事記得給我打電話。”
童皓和童晨接過東西,心中充滿了感動。
兩人和家人一一告彆,然後轉身踏上了飛車,前往中洲武府。
與此同時,童老爺子和童淵也準備返回臨川府城。
夏誌鴻老爺子還準備在和家人們相聚幾日,所以也向童老爺子告彆道:“童老弟,你先去臨川府,我過幾日再來找你下棋。”
童晟爽朗道:“行!夏老哥,那我就在臨川府恭候大駕了!”
一旁童淵也早已和家人做了告彆,他看向童晟:“爺爺,我們走吧。”
童老爺子點了點頭,轉身進入元力飛車,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村子在新的一年裡能夠一帆風順。”
在家人的目送下,童老爺子和童淵乘坐元力飛車,緩緩升空,朝著臨川府城飛去。
……
龍騰元曆二年一月九日。
溫暖的陽光輕柔地灑在楓溪村夏府大院上,驅散了冬日的寒意,宣告著新的開始。
新年新氣象,天氣也逐漸轉暖,大地從沉睡中漸漸蘇醒,萬物複蘇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經過這些日子的調養,夏言的傷勢已大致康複,他身姿挺拔地站在院子裡,迎著朝陽,活動著筋骨,那曾經因傷痛而略顯遲緩的動作如今已恢複了往日的敏捷,雙眸中重新燃起了往日的神采。
鼠潮中重傷的那幾名護衛,在木沐煉製的各種珍貴丹藥的全力救助下,情況也在持續好轉。
他們蒼白的臉色逐漸有了血色,氣息愈發平穩,身體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著。
此時,有兩人已能在旁人的攙扶下慢慢行走,口中還唸叨著感激的話語。
……
在村子的其他角落,村民們也紛紛忙碌起來。
煉鐵廠內,一座座高大的煙囪不斷吐出滾滾濃煙,那是生產得熱火朝天的象征。
工人們熟練地將鐵水倒入精心製作的模具中,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工序,一根根鐵條被生產了出來。
……
磚廠這邊同樣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中,將黏土精準地送入機器,經過壓製、成型等工序,一塊塊方方正正、質地堅硬的磚頭整齊地碼放在一旁。
除此以外,磚廠旁邊又建起了一座水泥廠,目前水泥已經燒製了一倉庫。
這些鐵條,和磚塊,水泥,正是在為擴建鎮子做準備工作。
……
農田裡,農民們扛著鋤頭,辛勤耕耘,翻鬆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期待著新一年的豐收。
在夏言養傷期間,村子裡的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一日,父親夏建國重新帶領家丁丫鬟們開啟了新的一輪月光稻種植的籌備工作。
田野間,一片繁忙景象。
家丁們揮舞著鋤頭,奮力翻地,將土地翻鬆,讓陽光充分照進土壤,為種苗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丫鬟們則精心挑選著飽滿的稻種,仔細去除雜質,然後將選好的稻種浸泡在特製的靈液中,進行催芽處理。
夏建國穿梭在田間地頭,他大聲指揮家丁們。
“翻地要均勻,深度不能淺於一尺,這樣才能讓稻根更好地生長。”
在村子的另一處,母親冬梅負責的養殖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
豬圈裡,肥豬們悠閒地踱步,發出哼哼聲。
冬梅指揮著丫鬟清理豬圈,新增飼料,確保豬兒們有一個乾淨舒適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