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轉職寶藏獵人 第221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三
-
上回我們提到仙佛的不同修煉體係,現在接著往下說,“道教的神仙係統規模極其龐大,且有持續擴大的趨勢。從理論上講,尊神皆由道氣所化,而道氣是無限的,無限的道氣能夠化生出無數的神人和真人。同時,人得道便可成仙,仙也能由人修煉而成,曆代仙真不斷增多,使得神仙隊伍日益壯大。
神仙隊伍數量龐大,成員來源複雜,如何將這支繁雜的隊伍梳理出有序的等級,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自道教創教以來,便一直重視對神仙係統進行綜合排列和劃分等級。古書中就已開始對神仙進行排序,隨著時間推移,新出現的道派越來越多,各派所供奉的尊神和祖師各不相同,這不利於形成統一的道教,於是有人開始對世間已有的神仙進行排序。
經過長期的演變,道教的神仙譜係大致形成了以三清、玉皇和四禦為首的主神隊伍,其下是由各類仙真神司構成的龐大體係。道教神仙譜係是一個開放的係統。理論上,人人都有可能成仙,代代都有人學仙,因此其隊伍會日益龐大。
給神仙排序的依據是“位業”。那麼,龐大的神仙隊伍該如何劃分等級、確定次序呢?主要標準便是“位業”。所謂“業”,指的是修道者的道行高低、貢獻大小以及內德厚薄;而“位”,則是指其在仙界的位置與地位。
通常而言,業越優異者,其位就越高,業與位是相互一致的。關於這一點,古書曾有過十分詳細的解釋。
神仙的等級依據不同標準可有不同劃分方式,通常而言,劃分出的等級有以下幾種。
古書將仙區分為九品:第一為上仙,第二是次仙,第三是太上真人,第四是飛天真人,第五是靈仙,第六是真人,第七是靈人,第八是飛仙,第九是仙人。
《抱樸子內篇·論仙》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屍解仙(先死後蛻變成仙人,一般認為這是仙中較低等級,遠比不上白日飛昇直接成仙)。
王重陽等內丹家常把仙劃分爲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五個級彆。
一般來說,學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最高尊神元始天尊所居的大羅天,成為大羅金神。
此外,道教的神靈眾多。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這與基督教等所謂“一神教”不同。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這裡僅介紹一些地位較高且較有影響力的神靈。
1
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他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則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不過此時“三清”大多指的是“三清境”,也就是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彆是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的居住地。
2
後來,“三清”才逐漸成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用代稱,而“三清境”也成了他們的居所。
2
四禦
四禦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玉皇大帝(總執天道),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協助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協助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禦諸星,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後土皇地隻(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
另外,又有以四極大帝為四禦之說,具體為:北方北極紫微大帝(總禦萬星),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總禦萬靈),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禦萬神),東方東極青華大帝(總禦萬類)。
3
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地位尊崇,主要包括五曜(五星),即歲星(木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鬥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
其中,最受尊崇的是“鬥姆”。“鬥姆”呈女像,傳說她誕下了北鬥七星,且能廣施醫治之功。此外,北鬥、南鬥星君也備受世人敬仰。據《度人經》記載,北鬥主死,南鬥主生,故而民間常舉辦“北鬥會”“南鬥會”。
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裡,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成龍形,稱作青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合成鳥形,稱作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組合成虎形,稱作白虎;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組合成龜形,稱作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為“四方之神”。
4
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關於其來曆,說法眾多。有人認為其起源於古代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也有人覺得起源於五行中的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氣;還有人認為三官大帝就是堯、舜、禹,等等。
「三官」在早期道教中便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例如,天師道為病人祈禱時,需舉行「三官手書」儀式,即將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寫於紙上,分彆送呈天、地、水三官。
古時,「三官」又與「三元」相配,成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下元水官洞陰大帝」。
據說,天官能夠賜福,地官能夠赦罪,水官能夠解厄,他們分彆誕生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古時為了祈福、拔罪和禳災,多會分彆在這三個日子舉辦「上元會」「中元會」和「下元會」。
5
玉皇大帝。在普通民眾的認知裡,玉皇大帝似乎是天界最為尊貴的神靈。有人認為,他是由殷商時期地位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演變而來。
在早期道教的《真靈位業圖》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的稱謂,然而其階位並不高,僅排在玉清三元宮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
到了道宋時期,真宗皇帝宣稱其遠祖趙玄朗奉玉皇之命,向趙宋王朝降授天書。因此,真宗特意為玉皇大帝上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後來,徽宗又進一步加封其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這一係列舉措極大地提升了玉皇大帝在民間的威望,使得玉皇信仰廣泛流傳開來。
道教大多將玉皇大帝視為“三清”之下的“四禦”之一,認為他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責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
每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聖誕日,道觀和民間大多會舉辦“玉皇會”。
6
文昌帝君。文昌原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被視作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在漢代,它專指天上文昌宮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為道教與民間所尊崇的文昌帝君,與蜀中的梓潼神張亞子(又作張惡子或張堊子)相關。
據傳在幻唐時,唐玄宗為避亂入蜀,曾夢到張亞子顯靈,還追封他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為躲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為濟順王。經幻唐皇帝的尊崇,梓潼神張亞子從地方神成為天下普遍祭祀的大神。
道宋時期,梓潼神多次獲皇帝加封,因其在預卜科舉功名方麵極為靈驗,深得讀書人的信賴。強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合二為一,稱作文昌帝君。
強元、玄明以後,各地大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等。人們多在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日舉辦“文昌會”。這些僅是道教所尊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道教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它們大多在舉行齋醮法會時被恭請降臨。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蹟在古書中也多有記載。
如今,我已然修煉至元嬰中期,然而心境依舊停留在問道境界。我一直壓製境界,生怕自己難以掌控,這才感覺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艱難。
我的五個兄弟也修煉到了相近的境界。女孩中,黃蓉和芷若厚積薄發,已然達到了元嬰後期的境界;第二夢與我修煉進度相當,同樣來到了元嬰中期。
修為、技藝與天賦的增長向來是三位一體的,唯有齊頭並進,方能使我的實力遠超眾人:
“1、紫薇(帝)星——宗主(唯一領主級職業,九彩神話品質,可隨宿主實力提升而持續成長,未完全覺醒)487——覺醒任務:1領悟所有本源職業的召喚類技能,且達到出神入化之境(887)。2成功招收十名弟子(0);天賦:無。
2、紅鸞(妖)星——禦神師(遠古契約類隱藏職業,九彩神話品質。宿主實力越強,所契約的星靈實力就越強;同樣,宿主實力越強,能夠契約的星靈實力也越強),頑石九星——星靈:夜嬋、瑤姬、周芷若、黃蓉、鳳鈺、蓮、碧遊、白蓮花、昊魑、沐芝琳、莎朗·斯通、羅媚兒、譚魂、藍心淚、瓊海、卓雅(守護之盾、懲戒之刃)、燁煌(死亡輪舞曲)、第二夢(死亡如風,常伴吾身)。
天賦:婦女之聲(婦女之友的升級版,赤色神話品質。能夠獲得所有女性永固版的40點好感度,且能得到任一女性的80點好感度,還能較為清晰地感知到相關女性的喜好)。
3、七殺(煞)星——行者(古武類近戰至高職業,九彩神話品質,未完全覺醒)——覺醒進度897——覺醒任務:將所有本源職業的技能完全領悟並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當前進度897)。
天賦:1無限頓悟(超頻頓悟的超級升級版,極限頓悟的升級版,七彩神話品質。每日之中,無論宿主做何事,都能百分百觸發頓悟狀態。頓悟對於他人而言是難以企及的狀態,但對於宿主來說,卻如同喝水吃飯般輕鬆簡單)。
2刀法精通(初級):能夠初步掌握任意刀類的所有技能,白色普通品質,可升級。
看來,如今已到了我們再度出山修煉的時候了。賊老天,你就等著我們慢慢收拾你吧!我心中暗自思忖,隨後整理好心情,向大家宣佈了我的計劃。眾人聽聞又要外出修煉,皆忍不住歡呼雀躍起來。
畢竟,在這深山老林裡苦悶修煉許久,換作誰都難以忍受。起初還好有紮馬相伴,可到了最後那段日子,著實難熬。幸虧有我在,不然早就出亂子了。
而正當我們再次踏上征程時,又有一名成員迴歸到了我們的隊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