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週目人生 章419:大力士三件套
孫策略顯震驚。
認識係統這麼多年了,他第一次見對方如此信誓旦旦地發言。
到底是什麼重要的情報?
難不成公孫瓚挖掘到了在野的頂級人才,能幫助他在僅剩一縣之地的情況下反敗為勝?
孫策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他印象中沒有年齡合適並且尚未擇主的資料破百人才。
那到底是什麼。
孫策被係統勾起了好奇心。
可看著隨機亂入一個人才那一塊,他又不太敢喚。
上一次交換情報,直接把張居正和劉恒爆給了劉備。
孫策覺得劉備能如此頻繁地發動戰爭,那次交換情報多少占了一半的功勞。
書房當中,孫策一隻手塞進嘴裡,啃咬指甲蓋,久久不能決定。
直到係統提示他“請宿主儘快抉擇”之後,孫策才咬牙道:“換!我不信這才還能亂入出張居正那種人才。”
“叮咚...交換成功,人才亂入中。”
“亂入人物:任鄙武力97,統帥70,智力62,政治29.植入身份:贏蕩(馬蕩)新從軍中挑選的大力士,羌人。攜帶人物:烏獲、孟賁。”
“烏獲武力95,統帥64,智力55,政治35.”
“孟賁武力100,統帥56,智力57,政治44.”
“烏獲、孟賁植入身份與任鄙相同。”
孫策拍拍胸膛:“還好還好,沒爆出來張居正那種妖孽。”
“任鄙烏獲孟賁,好家夥,一次性爆三個,武力還都挺高。”
“嘖,又給天可汗添麻煩了。”
以上三人,皆為秦武王時期秦國有名的大力士,與秦武王一樣的聚鼎達人。
秦人諺語:“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樗裡即為前文提到的秦孝公庶子樗裡疾,現贏蕩麾下謀士。
《韓非子》:“用力者為任鄙,戰如賁育,中為金石,則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
翻譯:出力的人能像任鄙那樣力大無窮,作戰的人能像孟賁、夏育那樣勇猛善戰,內裡的防守如同金石般堅固,那麼作為君主的人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守自己完備的基業了。
《東周列國誌》記載,孟賁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尤為勇猛。
孫策調整了一下坐姿,自我安慰道:“不過天可汗麾下有李元霸,真要遇上,這仨湊一起也不是李元霸對手,應該沒事。”
“係統,快告訴我情報。”
“叮咚...情報如下:劉備與袁紹結為盟友,向袁紹請求饒自己同窗好友公孫瓚一命。袁紹為雙方關係穩固與儘快平定幽州,同意了劉備的請求,邀請劉備派人前往薊縣勸降公孫瓚。”
“以上事情全部由張居正長孫無忌等人負責,劉備尚不知情。但就在宿主抽取羅藝的時候,苻堅已經攻破薊縣,公孫瓚與他麾下文武被送往了青州。”
孫策愣了幾秒,腦袋被突如其來的訊息搞得有點宕機。
良久後,呆呆地問了一句:“意思是,劉備把公孫瓚的人才也繼承了?”
係統回答:“是。”
“靠——”
院中鳥雀受驚飛出。
孫策急忙調出公孫瓚麾下人物表,一個連一個看起來:“郭威、魏仁浦、王溥、範質、盧俊義、盧象升、柴榮、王彥章。”
“郭威、柴榮和盧象升三個有點麻煩,其他倒是還行。”
“麻煩啊,劉備又被增強了,這袁紹是怎麼回事,公孫瓚是怎麼回事,我天啊,劉備勢力膨脹得好快。”
孫策在心中將劉備的危險等級又調高了幾級。
哐當一聲,孫策書房門開啟,陽光打在孫策臉上,入目是孫堅遺孀吳氏與二弟孫權。
孫權上身長下身短,長相較為稚嫩,卻十分英武,給人不可侵犯之感。
孫策很討厭孫權的臉,因為給他一種被壓製的感覺。
曆史上,劉琬曾一一為孫權諸兄弟相麵,形容孫權相貌最為高大挺拔,認為他有大貴之表且會是孫氏兄弟中最長壽的。
裴鬆之注《獻帝春秋》記載孫權為“紫髯(紫髯象征武官威風凜凜,非指顏色)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
《世說新語》中記載,孫權相貌威武,司馬懿與東晉權臣桓溫都頗為神似他,但這個可信度就不高了。
不過呢,“神似”
指的是在神情、氣韻、精神特質等內在層麵上非常相似,強調的是內在神韻或氣質上的接近,而非外在形態的完全一致。
說這三人氣質像,勉強也能說過去。
簡而言之,普通人孫策被孫權身上與生俱來的王霸之氣嚇到了。
吳氏手指孫策,氣得直哆嗦:“汝貴為荊州牧,一方諸侯,怎能在府中大吼大叫,日夜笙歌?”
“你看看你的樣子,哪有半分你父親死之前的樣子?”
“你摸摸你的大腿和胳膊,還有多少肌肉?”
孫策大汗,咋把這個煩人的老太婆招來了。
趁著孫策應付吳國太的功夫,咱們把視線轉往幽州,看看公孫瓚到底怎麼樣了。
豪華的馬車上,坐著公孫瓚與公孫威(郭威)父子,皆被五花大綁。苻堅的使者符融與二人同乘,照顧二人。
同行的另外幾輛馬車上,還有盧俊義等人。
公孫威悠悠轉醒,率先看到對自己微笑的符融,扭頭又看到嘴中塞著絲綢的公孫瓚。
絲綢上沾滿了鮮血。
符融主動解釋道:“薊候性格剛烈,不願受辱,比你先醒來幾刻鐘時間。醒來後,薊候欲咬舌自儘,幸好融發現得早,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融擔心薊侯故技重施,便無禮地塞了一團絲綢,還望將軍恕罪!”
符融的態度很溫和,令一直以來的生死仇敵公孫威摸不著頭腦。
他的思緒還停留在城破的時候。
記憶中,高傲偏激的公孫瓚在城破後,沒有率領士兵們殊死抵抗,而是躲在屋中,縊殺自己的姐妹妻小,之後引火**。
公孫威急忙帶人去尋公孫瓚,卻被流矢射中,之後便失去了意識。
公孫瓚麵龐不複英俊,半張臉蓋著燒痕,看起來駭人至極。
符融說道:“符登第一個登上城牆,救下了烈火當中的薊侯。我軍士兵見將軍衣著不凡,也綁起來送到了幽州牧(袁譚)帳前。”
“剩下的盧俊義等人,與將軍遭遇大概相同。隻是可憐了郭崇,亂軍之中刀劍無眼,丟了性命。”
公孫威冷哼一聲:“休要在此惺惺作態!袁紹外寬而內忌,斷不會留我父子性命。”
“無需你在此假仁假義,計不如人,威無話可說。要殺要剮,儘管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