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週目人生 > 章488:勝與負(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週目人生 章488:勝與負(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轉眼間,時間來到正午,烈日蒸騰著地麵,身披甲冑的曹軍士兵熱的渾身冒汗,卻不敢有絲毫鬆懈。

曹休找到吳起,興奮地說道:“稟將軍,曹洪將軍與夏侯惇將軍率領五千士兵到達,現在已經在潁水以北佈防。”

吳起輕頷首,鬆了一口氣。

曹洪和夏侯惇的援軍來得不可謂不及時,五千生力軍的加入,給足了吳起信心。

接下來,隻要接回李典、於禁、韓浩三位將軍,便可退至北岸據河而守,吳起心想。

這時,一名斥候急衝衝來報:“報將軍,潁水下流出現孫軍,打著羅字大旗,有數十艘走舸,正在急速靠近我軍!”

“曹將軍已帶兵前去抵擋,特命小人傳令於將軍,要您以最快速度渡河。”

吳起眼神一凜。

曹洪火急火燎要求我渡河,是為避免防線被孫軍突破、導致我被困死在潁水以南。

背水一戰自古以來便是兵家一大忌,曹洪的指揮並無問題。

可是,倘若我現在渡河,尚未撤至此處的李典三將該如何是好?

李典三將受我的命令出發伏擊薛萬徹,本來斬獲頗豐,我能憑此討要功勳,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他三將成功撤回的前提上。

一旦三將被困在潁水以南,前功儘棄不說,我還會因此受主公責罰。

這與吳起建功立業的目的不符。

於是,吳起決定繼續守候,轉而詢問斥候孫軍的船隻佈置,而後取筆蘸墨,寫了一封信,遞給斥候:“回報曹將軍,我暫時不能撤回對岸,請他按此信內容布兵抵禦,必能擊退孫軍!”

“如果曹將軍不聽從我的建議,就與他說,事後起願將全部身家儘數贈予曹將軍!”

斥候接信離開。

曹休瞥了斥候一眼,湊近吳起,說道:“吳將軍,兄長好財而吝嗇,您口頭上說一句儘數托付,回頭他能把您院子裡的地皮都掀起來...您看用不用休叫回那斥候?”

曹洪和曹休是堂兄弟,按理來說曹休應該更親近曹洪,但在吳起手下任職一段時間後,年輕的曹休早已被吳起折服,心裡一萬個敬重對方,因而選擇出言提醒。

在曹休眼中,吳起用兵出神入化,又體恤士卒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這樣的人物,哪裡不值得尊敬呢?

吳起聞言輕笑,堅定地搖搖頭,眸中閃爍著對功名的渴望:“縱然將此前的家產全送於曹洪,此戰過後,主公必會補充於我更多財產。”

“大丈夫生於世,當不擇手段以建功立業也,而非糾結於虛名、金銀等物。”

曹休默默一拱手。

斥候快馬加鞭回到曹洪軍營,交給對方書信。

曹洪讀完後丟下信封,罵道:“我乃衛將軍從弟,昔日諸侯討董時獻馬於衛將軍(曹操),捨己救主,方有今日曹氏之業。”

“那吳起一外姓將領,仗著些許微末戰功,竟然反過來指揮我了!再大的功勞,能有救主之功大嗎?”

“難不成他覺得,跟我相比,衛將軍(曹操)更信任他嗎?”

斥候見狀,遂告知對方如果曹洪聽取吳起的建議,吳起在戰後便將全身家當贈與曹洪。

曹洪聽罷,眼冒精光,仔細揣摩起吳起心中的佈置,理解其中深意後差點將眼珠子瞪出來,嘴中直呼“此淮陰侯也!”,同時揮舞令旗,指揮軍隊變陣。

曹洪這邊一變陣,羅成馬上察覺到了不對勁。

原本遊刃有餘前進的走舸船,須臾間再難前進寸步。之前與岸上曹軍對射的孫軍,此刻全部躲藏在走舸船的掩體後,完全沒有露頭的機會。

羅成氣得咬牙切齒,瞳中瞪出血絲,卻對吳起的佈置沒有絲毫辦法,隻能灰頭土臉地撤退。

曹洪成功擊退孫軍後,仰天大笑,心想道:擊退孫軍是一功,大把的賞賜少不了,收走吳起的家產又能大賺一筆,一場仗賺兩筆錢,真是天大的喜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吳起終於接到了李典三將,開始渡河。

吳起比曹洪還要高興,因為這場仗他打得十分漂亮:在己方占據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殲滅孫李聯軍萬餘兵馬,還生擒了李嗣業、薛萬徹二將。

此戰之後,我吳起必揚名立萬!

渡河後,吳起與夏侯惇曹洪彙合,由夏侯惇擔任主將,吳起與曹洪任副將,共同在潁水以北駐防。

是夜,彎月高懸,蟲鳴此起彼伏。

夏侯惇正在帳中擦劍,劍刃上倒映出其粗獷的外貌,倒也符合將軍之身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那戴著眼罩的左眼。

他閉上眼,昔日於徐州被嶽飛射瞎左眼的恥辱猶且曆曆在目。不光是他,曹操也中了嶽飛一箭,就連胯下神駒絕影都被嶽飛奪了去。

要說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帳外響起密集的腳步聲,曹洪拉開帳簾入內,身上的甲冑比身為主將的夏侯惇還要華麗,拱手道:“孫軍深夜渡河,突破我軍防線,現在往營寨殺來了!”

夏侯惇唰地站起身,沉聲道:“子廉,你率軍在寨外佈防,依據鹿角、陷馬坑等設施死守。我佈防寨內,再命人喚吳起來。”

曹洪武力93,統帥81,智力55,政治20.

夏侯惇武力88,統帥81,智力77,政治77.

吳起入帳,獲悉事情經過後,沒有說如何抵禦孫軍的襲擊,反而說道:“現在沿河的防線已經被突破,孫軍會殺到寨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我認為咱們的營寨堅固,孫軍很難突破。”

“相較於浪費心思在一定能辦成的事上,我更建議您思考那些不一定的事情。”

“就像自開戰以來,咱們隻見過李嗣業的三千騎兵,李孝恭的七千騎兵還沒見過。”

“我擔心李孝恭會借孫武的戰船渡河。萬一騎兵進入潁水以北,戰局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所以請您一定要派一員乾將率兵奪回渡口!”

夏侯惇點點頭,說道:“應當如此。命於禁率精兵一千,以最快速度趕往孫軍渡河之處,奪回渡口,重鑄防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