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高手:榮耀再起! 第241章 風雨欲來
蘇黎世的清晨陽光依舊,但對於關注著世邀賽的中國榮耀圈而言,過去近二十四小時的發酵,讓空氣裡都充滿了山雨欲來的壓抑與焦灼。
電競之家官網的頭條標題帶著沉甸甸的分量:《憾負瑞典,背水一戰——淺析國家隊小組賽出線形勢》。
文章客觀複盤了與瑞典一戰的得失,肯定了擂台賽的亮眼表現,也毫不諱言團隊賽中後期暴露的配合問題。
在提到即將到來的中丹之戰時,筆調凝重:“……此戰關乎出線資格,已無退路,希望隊員們能卸下包袱,發揮出真正的實力。”
然而,並非所有媒體都如此克製。
以“毒舌”著稱的阮成,在其供職的電競時代專欄上發表了題為《宣言猶在耳,懸崖已勒馬?》的評論文章,文章極儘尖刻之能事:
“……賽前高調宣佈目標是‘冠軍’的某些人,不知現在作何感想?一場看似‘惜敗’的團隊賽,暴露出的卻是戰術執行力的蒼白和關鍵時刻的慌亂。”
“如今被逼到懸崖邊上,麵對同樣渴望出線的丹麥隊,我們那位‘榮耀教科書’是否還能拿出新的‘教材’?還是說,當初的奪冠宣言,隻是一劑麻痹自己也麻痹觀眾的迷幻藥?但願他們不會成為國際賽場上又一個眼高手低的笑話。”
這篇文章因其偏激的論調和指向性明確的質疑,在網路上引發了巨大爭議。
支援者認為阮成指出了問題所在,敲響了警鐘;反對者則怒斥其“唱衰”、“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在關鍵時刻動搖軍心。
尤其以常先的的回懟最為壯觀——
當某些人習慣於躲在安全的角落,用最惡意的揣測澆灌他貧瘠的園地時,真正前行的人,早已將風霜雨雪踏成腳下的路。
阮成先生的大作《宣言猶在耳,懸崖已勒馬?》,拜讀了。
通篇讀下來,撲麵而來的並非理性的擔憂,而是掩藏不住的、近乎刻薄的興奮——看啊,他們果然要摔下來了!
他似乎急於在我們攀登的路上提前挖掘墳墓,並迫不及待地想要主持一場失敗的葬禮。
很抱歉,阮先生,要讓您失望了。這支國家隊,或許會遭遇挫折,但絕不會因挫折而跪地求饒;或許會暫時迷路,但絕不會因幾聲犬吠就改變遠征的方向。
......
最後,想對國家隊的各位說:蘇黎世的天空或許曾有陰霾,但請用你們的雙手將其撥開。不必在意外界的雜音,隻需專注於眼前的戰場,贏下該贏的比賽,走好該走的路,我們,與你們同在!
以奮鬥之名,回敬一切傲慢與偏見。賽場見真章。
尤其是興欣粉絲看到後,立刻對阮成展開了口誅筆伐——
“常先說得對,這種無良記者和網路噴子都該懲辦!”
“這個人在第十賽季的時候就和我們興欣過不去,不知道他安的是什麼心?”
“就是這個人一抓住機會,就各種陰陽我們興欣,尤其是唐柔妹子被他罵得老慘了!”
“呼籲官方,封禁這種沒有素質,具有強烈主觀的新聞記者。”
......
呼嘯戰隊的隨隊記者程思嫣則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表了相對溫和的看法:“失利讓人痛心,但更痛的是失去信心,相信喻隊、葉領隊和張副隊的調整能力,也相信選手們的職業素養,關鍵戰,心態比技術更重要。”
雷霆戰隊的記者方宇,延續了她一貫偏重戰術分析的風格,在報道中寫道:“從技術層麵看,瑞典隊團隊賽的中路施壓與轉線時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對陣丹麥,需警惕其可能借鑒類似戰術,丹麥隊的陣地推進能力不俗,如何撕開他們的防守體係,將是我方取勝的關鍵。”
而真正在資深榮耀玩家和圈內人士中引起廣泛共鳴的,是資深撰稿人“茶小夏”在《電子競技週刊》官方網站發布的特評:《褪去浮華,方見真章——評國家隊現狀與出線前景》。
文章沒有情緒化的抨擊,也沒有盲目的鼓勵,而是冷靜地剖析:
“……輸給瑞典,從競技層麵看並非不可接受,它像一盆冷水,及時澆醒了或許因首勝而有些許膨脹的我們,世邀賽無弱旅,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萬劫不複。”
“國家隊的奪冠宣言,在我看來,並非妄言,而是一種姿態,一種決心,它拔高了期望,也帶來了壓力,如今,壓力以最直接的方式降臨,這恰恰是檢驗這支隊伍成色的最好試金石。”
“對陣丹麥,絕非易事,丹麥隊風格穩健,韌性十足,他們同樣站在出線的邊緣,絕不會將機會拱手相讓,這將是一場意誌、技術、戰術的全麵較量,指望周澤楷或者王傑希再次憑借個人能力摧枯拉朽是不現實的,團隊,必須站出來。”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從失敗中汲取養分的能力,相信經過調整後的國家隊,能夠褪去首戰勝利後的浮華,展現出真正屬於冠軍爭奪者的底蘊與韌性,此戰,唯有血戰,方可求生。”
各大榮耀論壇、貼吧、微博超話,相關的討論熱度徹底引爆,達到了開賽以來的。
“我的天,真的輸不起了啊!”
“丹麥隊看了我們輸瑞典的錄影,肯定更有信心了。”
“相信葉神!相信喻隊!一定能調整過來!”
“媽的,阮成那條老狗又出來吠了!”
“茶小夏說得對,現在是檢驗成色的時候了。”
“左宸銳話糙理不糙,這場就是生死戰!”
“求穩住,彆上頭,一步步打!”
“槍王大大,魔術師大大,求你們carry啊!”
“團隊賽的各位,加油啊!不能再出紕漏了!”
“#中國隊生死戰#
話題刷起來!給隊員們隔空加油!”
支援、擔憂、質疑、鼓勵、謾罵……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彙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隔著時差,湧向遠在蘇黎世的國家隊隊員們。
所有人都明白,這場比賽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簡單的積分。它關乎榮譽,關乎信心,更關乎這支新組建的國家隊,能否真正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穩腳跟。
壓力,如同實質,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關心中國榮耀的人心頭。
蘇黎世比賽場館外,已經開始有球迷和媒體聚集。
中國留學生和當地華人組成的助威團,準備了更龐大的國旗和更響亮的口號,他們希望能用呐喊,驅散籠罩在隊伍上空的陰霾。
場館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除錯,燈光聚焦在空蕩的舞台上,彷彿一個巨大的問號。
是帶著遺憾提前告彆,還是踏著荊棘繼續前行?
答案,即將在幾個小時後,由場上的幾十位選手,共同書寫,山雨已至,風滿蘇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