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第296章 分權
轉身,雙手負於身後,朗聲道:“從今日起,你們正式歸於本官麾下,再沒什麼狂風幫。”
趙驅等人驚得雙眼猛地張大,更有人忍不住上前一步,想要開口,卻發覺立刻有火銃對準他們。
便是心中再不忿,此時也不敢輕易開口。
無人反抗,陳硯便繼續道:“既歸順了朝廷,就該有該按照朝廷的規製來。十一人為一個班,設班長,五個班為一排,設排長,五個排為一連,設連長,五個連為一營,設營長,所有營長歸陳老虎調令,陳老虎隻聽從本官調令,爾等可有異議?”
趙驅往常的邪氣儘數被怒氣所取代。
有狂風幫時,他乃是一幫之主,所有人都要聽命於他。
沒了狂風幫,陳大人反倒分出什麼營來。
他雖不會明算,也能明白必然有好幾個營長,他這個曾經的幫主隻是其中一個。
陳大人這是在分他的權!
“陳大人突然將幫裡眾人都分散,就不怕島上大亂?”
趙驅壓著火氣問道。
陳硯雙眼一眯:“軍令如山,誰敢抗命,就殺誰!”
既然敢跟他玩下馬威這一套,就該嘗嘗後果。
仗著是狂風幫的幫主,想跟他叫板,那就讓狂風幫消失。
此話一出,整個忠義堂殺氣衝天。
陳硯對上整個忠義堂眾人道:“我陳硯要的,是絕對服從命令的兵,是能打勝仗的兵,是會打勝仗的兵,誰立功,我就升誰!”
若說此前是以勢強壓,如今就是以利誘之。
忠義堂上除了趙驅和紅夫人外,其餘人卻是躍躍欲試。
以前他們都要聽命於趙驅,往後他們與趙驅或是同級。
趙驅已是大大得罪了陳大人,陳大人必會打壓趙驅,若他們再立功,或還可爬到趙驅頭上。
既然能與趙驅掰手腕,為何不爭上一爭?
更要緊的,是跟隨陳大人後,他們就是朝廷的人了,再不是海寇!
那幾位副幫主更是當即朝著陳硯跪下,朗聲道:“我等聽從陳大人調遣!”
副幫主們已下跪,其他人也紛紛跟著跪下,高呼:“我等聽從陳大人調遣!”
從堂內,迅速蔓延到堂外,喊聲震天,跪了一地。
唯獨趙驅傲然站立於眾人之前,顯得頗為醒目。
陳老虎見之,舉起火銃,對準了趙驅。
危急時刻,紅夫人起身奔到趙驅身邊,一腳踹在趙驅的膝蓋窩,趙驅不慎,單膝跪地。
回頭就要看向紅夫人,頭上卻被一隻熟悉的手壓住,他雖心中不忿,終究還是順著那力道將額頭狠狠貼在地上。
紅夫人麵對陳老虎的火銃,大聲呼喊道:“我夫妻二人願聽從陳大人調遣!”
陳硯讚賞地看向紅夫人:“紅夫人巾幗不讓須眉,讓本官頗為欽佩,從今日起,三日內必要將人都分配好,還望你夫妻二人鼎力相助。”
紅夫人順勢跪在趙驅身邊,脆聲應道:“我夫妻二人必竭儘全力!”
陳硯頷首,也顧不得歇息,當即就召集了島上所有人進行分班,再按照體能、反應、判斷等綜合考量,選出班長等。
陳老虎帶來的八十民兵,則被打散分派下去,班長、排長、連長等都有。
花費五日方纔分派好,旋即便是以十一人為一班的訓練。
陳老虎將每日的訓練任務分派下去,除了那些傷殘沒分派進訓練隊伍的人除外,其餘所有人都要完成訓練任務,否則不能吃飯睡覺。
那些陳老虎帶來的民兵練起來各個嗷嗷叫,其他人連埋怨的話都說不出口。
每日訓練完,倒頭就睡,連與其他人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錦衣衛眾人則繼續擔任陳硯的護衛。
島上如火如荼地忙碌著,鬆奉更不平靜。
兩百來號人去圍剿陳硯,遲遲沒有回來複命,寧王立刻派人去找。
當在自己的林子裡找到一地的屍首,而火銃大炮等都不見了時,寧王怒極之下,立刻派人對整個鬆奉城戒嚴。
一連找了十來日,始終一無所獲。
無論是陳硯等人,還是那些火銃大炮,都像是人間蒸發了般。
就在城內動蕩之際,寧王的人來請胡德運。
胡德運後脊發涼,心中猜測是不是自己暴露了。
他哆哆嗦嗦吃了一碗魚翅,又去看了被陳硯留在他這兒的寧王那群俘虜,這才坐上官轎,搖搖晃晃前往寧王府。
待給寧王見了禮,他半邊屁股坐在椅子上,討好地對寧王笑著。
寧王喝了口茶,將茶盅放下,這才問胡德運:“胡大人可有陳硯等人的訊息?”
胡德運笑得滿臉的肉將眼睛擠成一條縫:“下官要是發覺陳硯的跡象,必定立刻趕來稟告王爺。”
寧王轉動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狀似隨意道:“本王聽說胡大人最近出城了?”
胡德運心頭一顫,來了!
他笑容一收,旋即換上一副擔憂的神情:“下官嶽丈病重,恐命不久矣,內人整日以淚洗麵,下官於心不忍,就派人將妻兒送去儘孝。”
唯恐自己露出馬腳,胡德運便努力想著妻兒老小被錦衣衛行刑,那臉上的擔憂自然流露:“嶽丈隻下官夫人一個獨女,下官本也該一同前往,奈何那陳硯還未抓住,下官無論如何也不能在此時離任,隻得托付給老父老母幫忙張羅。”
寧王“哦?”一聲,也目露關切:“如今可好些了?”
胡德運趕忙起身拱手,恭恭敬敬道:“勞煩王爺記掛,路途遙遠,內人還未派人報平安。”
寧王便關心了幾句,又讓人拿了些名貴的補藥給胡德運,這才將胡德運打發走。
坐上轎子,胡德運是一腦門的汗。
還好他早早想好了說辭,否則今日就要叫寧王察覺了。
此處他是一刻也不想待,催促轎夫趕緊走。
殊不知他走後,一輛馬車從王府後門低調而入。
寧王得到訊息後親自相迎。
“徐五爺今日怎親自前來?”
寧王笑著問道。
那徐五爺四十多的年紀,與徐鴻漸有三四分相像。
隻是見到寧王,顧不得寒暄,單刀直入:“王爺豈不知登膠等地均收到調令,數萬軍隊要朝我寧淮而來!”
寧王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