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第361章 殺招
陳硯的悠閒時光再次被上門的內侍夏春打破。
一瞧見笑吟吟迎上來的陳硯,夏春便著急道:“哎喲陳大人,那些文官都在暖閣外慟哭,逼著陛下處置您呐,您大難臨頭了,怎的還能笑出聲?”
陳硯呼吸一窒。
竟是百官哭諫!
此乃百官逼迫天子屈服的手段,百官輕易不會用此招,一旦用了,天子極難扛得住,隻得妥協。
他陳硯的排麵是真大啊,都動用百官哭諫了。
走私集團不願開海,隻需將主張開海的他殺死,此事便不了了之。
殺了他陳硯,也能大振己方士氣,更進一步逼迫永安帝將寧王造反一事的影響壓到最低,莫說這京城官員,就連寧淮官員怕是都隻定一個失察之罪。
一計就可破兩局,徐鴻漸果然老奸巨猾!
夏春急躁道:“主子還被堵在暖閣,一旦哄起來可了不得,咱家知道陳三元是能人,您有什麼本事就彆藏著了,趕緊都使出來吧!”
竟逼得內侍來朝他求救,可見這些個官員已經把君王逼到絕境了。
陳硯苦思片刻,便對夏春一拱手,道:“公公稍等片刻,本官換了官服便隨公公一同入宮。”
夏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就是想殺了您,您這時候進宮可是萬分凶險!”
那些文官情緒激動起來,便是亂拳打死陳硯也是有可能的。
這可是有活生生的例子。
陳硯麵露決然:“君父有難,身為臣子,我豈能視而不見?公公莫要再勸,我心意已決!”
毫不猶豫轉身,就往自己屋子而去。
瞧見他急匆匆的背影,夏春重重歎口氣。
他是知曉陛下看重陳三元的,否則也不會刻意示好。
如今瞧見陳三元要赴死解君危,便被其正氣打動,感歎道:“忠君之心,天地可表啊……”
身為內侍,夏春的靠山就是永安帝,自是不會讓永安帝身受險境。
他來此地就是存了犧牲陳硯平息眾怒的心思,本意是想規勸陳硯進宮,誰知陳硯竟在聽到君父的險境後毫不猶豫就要進宮,這讓夏春心裡湧出一股難以壓製的愧疚。
再對比那些個跪在暖閣外哭諫的官員們,夏春便明白永安帝為何如此力保陳硯。
陳硯換上官服,開啟門時,楊夫子與周既白站在門外。
瞧見他一身官服,楊夫子雙眼已濕潤:“阿硯此一去頗凶險,你切記保全己身。”
他身為夫子,雖在為官一道上不如這個學生,可哭諫的凶險他是知曉的。
陳硯此時進宮,實是凶多吉少。
這個驚才絕豔的學生,這個一心為民的學生,如今是要去赴九死一生之局,他雖為夫子,卻不可阻攔,隻能叮囑一句。
陳硯退後一步,跪在地上,朝著夫子連磕三個響頭,頂著青紫的額頭道:“學生拜謝夫子多年教導之恩!”
此次進宮之凶險,他陳硯又何嘗不知。
可這一趟他必須去,否則不止開海之事徹底辦不成,就連他陳硯也命不久矣。
他需保住永安帝,不止保住其命,還要保住其君權。
若他真一去不返,就無力報答楊夫子的教導之恩,隻得在此磕三個響頭。
楊夫子趕忙去扶他,看著自己最得意的學生,楊夫子擔憂中多了些欣慰:“去吧,為師在家裡等著你。”
陳硯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周既白:“好好照顧夫子。”
周既白紅著眼眶道:“有我在,縱使你回不來,夫子也會過得極好。”
陳硯狠狠往他肩膀捶了一拳:“你整日拿著個破本子記記記,就學會這般說話了?”
周既白道:“與你何須說那些假話,縱使你此次失敗,還有我替你完成遺願,爹孃和陳族,我也都會照顧,你安心去吧。”
陳硯被氣笑了:“我還沒死!”
雖危險重重,也不是沒有生還可能。
周既白悶悶道:“我隻是想讓你安心,你若能回來,我必也連中三元給你看。”
陳硯恨不能將他嘴縫起來。
不是咒他就是給他立fg,這是生怕他死不了麼。
他咬牙切齒道:“我若活著回來,非要教教你怎麼說話。”
深吸口氣,目光在一老一少臉上來回看了幾遍,才笑道:“走了。”
不等二人再開口,他跨步從二人中間離去。
走了五六步,他停下腳步,轉身看去,就見楊夫子與周既白站在原地,正一動不動地看著他。
陳硯頓了下,轉身大步離去。
到了花廳,接上夏春一同上了馬車,朝著皇宮而去。
路上,陳硯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這些日子,永安帝麵對那些彈劾陳硯的奏章,一貫做法就是按下不發。
至於朝堂之上,言官們如何慷慨激昂,他也不發一言。
今日他本以為與往常沒什麼不同,靜靜坐於龍椅之上,見底下的言官們一個接著一個地站出來,激動地彈劾陳硯,恨不能將陳硯罵成十惡不赦之徒。
若不殺了陳硯,大梁朝都要敗在此人手中。
朝堂之上怨氣沸騰,竟無一人出來辯解。
永安帝怒氣翻湧,卻還是強忍著看他們咒罵。
待到早朝結束,永安帝終於鬆了口氣,便退走了,留下的臣子們卻不肯離去。
他們多日上疏、當朝彈劾,君主都視而不見,他們這些官當著還有何用?
此時,禮部左侍郎董燁怒道:“那陳硯不知用了什麼法子,矇蔽聖聽,諸位切不可就此退讓,必要讓陛下聽見我等的諫言,殺了陳硯!”
正是怨氣衝天之時,董燁一聲怒吼,立刻點燃了眾官員。
“陛下不願聽,我們也要進諫!”
“定要讓陛下殺了那亂臣賊子!”
“我等既為大梁臣子,就要撥亂反正,如此煞星必不可留!”
就在此時,欽天監監正吳開宸大聲呼喊道:“吾夜觀天象,有熒惑守心之相,乃大凶,災星出世,天下大亂呐!”
此話一出,殿內眾臣子均是心驚膽顫。
熒惑守心,乃是帝王失位,兵喪之兆。
這災星必是那目無王法,膽大妄為的鬆奉同知陳硯!
“為我大梁萬世基業,我等必不可讓君父被迷惑。”
董燁振臂高呼:“爾等隨本官一同去暖閣外哭諫!”
此言一出,沸騰的百官紛紛附和,隨他一同氣勢洶洶往暖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