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舉路,我贈族犬誥命身 第11章
-
此事絕密,方子期一個小孩子如何知曉?
所謂的提調官其實就是負責統籌安排考場內外事務的官員。
“之前我大伯曾想參加這壽誕,當時就說有什麼考官家人蔘加。”
“突然想到了這一茬。”
“多謝顧叔叔解惑。”
方子期致謝道。
同時方子期的目光看向方仲禮,兩人不約而同地都鬆了口氣。
看來冇錢也有冇錢的好處。
之前方伯山朝家裡要一兩銀子就是想要參加這王老太君的壽誕。
隻是後來爆發了大伯母私藏私房錢的事情,此事才作罷。
看來問題就是出在這壽誕上了。
若是大伯方伯山真被定了個科舉舞弊的名頭,那方家全家人的科舉路就算是廢了。
連坐製度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連考試的時候,都需要五人具保,一人作弊,五人全部黜落連坐。
更何況他們同大伯方伯山還不曾分家
“顧兄。”
“我大哥此番不曾參加這個壽誕。”
“應當無事吧?”
方仲禮詢問道。
“這個”
“正常來說被連累的,等查清楚後,自然也就將人放出來了。”
“但”
“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
“還有鷹揚衛親自督辦。”
“就算是想花錢走門路都不知道往哪走。”
說話間,顧雍無奈苦笑一聲。
從縣城歸家之後,天色已經漆黑如墨了。
回到家後。
方仲禮將此事說明。
這事本來也瞞不了。
“什麼?”
“科舉舞弊?”
“怎麼會”
“爹!娘!”
“伯山現在被抓了!”
“你們可得救救伯山啊!”
“否則他就真的完了!”
“家裡若有銀錢!”
“還是要儘快送過去的!”
“伯山可是咱們家裡唯一的童生啊!”
大伯母趙氏一時間慌了神,慌不擇言道。
“大嫂,此事我已經同縣衙的顧文書說過了。”
“他說這件事是鷹揚衛督辦,就算是他也找不到門路。”
“哪怕是縣太爺,也不敢在此事上置喙。”
“反正大哥隻要冇參加那什麼鶴鳴宴,自當是清白的,過幾天可能就放出來了。”
方仲禮解釋道。
雖然有方仲禮的解釋。
但仍舊還是鬨騰得人心惶惶的。
這幾天吃飯,桌上都冇有什麼聲音了。
好在三天後。
方伯山就歸家了。
隻是此刻的模樣顯得相當狼狽罷了。
頭髮淩亂、麵如菜色、佝僂著腰身,走起路來都有些發顫。
回到家後。
自然又引起一片軒然大波。
“祖宗保佑啊!”
“老大你冇事就好…冇事就好。”
“若是你出了事。”
“娘也不活了!”
“娘還指望你考個秀才,好當秀才娘呢!”
“老大,餓了吧?”
“快!快吃個雞蛋”
奶奶柳氏一臉心疼地嚷嚷道。
此刻的方伯山壓根不曾搭理柳氏,靜坐良久之後。
才長長地歎了口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家窮,也未必不是好事。”
“若是爹孃給了我銀錢去參加壽誕。”
“這一次科舉舞弊我定然是逃不過的。”
“我出來的時候找同窗打聽,據說凡是參加了壽誕的學子,這一次全部被下了大獄!”
“我因不曾參加,倒是僥倖逃脫。”
“此次我們崇文學院參加院試者共六人,隻有我同一位錢兄不曾參加壽誕,被放了出來。”
“如此這般,下次我都不敢再去參加科考了。”
方伯山重重地歎了口氣,此刻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淒涼之感。
“大伯。”
“那此次院試,還要重考嗎?”
方子期詢問道。
“這…這我也不知啊”
“這若是真要重新考試,又要銀錢”
方伯山眉頭一皺
聽到此處。
老爺子方守義在那吧嗒吧嗒地抽著老旱菸。
至於奶奶柳氏,就顯得更心疼了。
考一次試,可是要花費好幾兩銀錢的。
“伯山,最近這段時間,你就在家中待著吧,也不要往外跑了。”
老爺子方守義發話了。
隨即幾房人馬各自散去。
回到西廂房後,方仲禮重重地鬆了口氣。
“呼!”
“事情總算是解決了。”
“若是大哥真被扣上了科舉舞弊的帽子,咱們家就算是完了。”
“我倒是無礙。”
“就是子期的科舉路纔是真的斷了。”
“幸好大哥冇犯糊塗。”
方仲禮說話間,忍不住摸了摸方子期的腦袋。
此事雖發生在大房,但是他們二房也有一種劫後餘生之意。
“爹。”
“此次與大伯作保的其餘四人,可陷入舞弊之案了?”
方仲禮好奇道。
“這個…好像冇有。”
“與你大伯結保的都是農家子,都無錢參加什麼壽誕。”
“子期,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方仲禮愣了一下道。
“爹。”
“此次壽誕涉獵範圍極廣。”
“據說還有不少外縣的學子前來參加。”
“如此一來,可不僅僅隻是參與了壽誕的學子與本次院試無緣,甚至是與這些學子一起作保的那些學子,也都將被黜落。”
“如若此次院試不重新考的話,那不曾被影響到的學子…可就太幸運了。”
方子期分析道。
“子期,你的意思是,你大伯這一次極有可能中榜?”
方仲禮頓時一樂
這事。
可就有趣了。
“是這麼個道理。”
“按照大伯的話來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嘛!”
方子期聳聳肩笑著道。
“嘿!”
“咱家真要是出了個秀才,家裡田地可就都能免稅了,也用不著去服徭役了。”
“合該是好事。”
方仲禮忍不住笑道。
畢竟他們供養了大房這麼多年,可就等著方伯山考上秀才帶動全家呢!
“爹!”
“可同患難,但是共富貴嘛這難度可就大了。”
方子期點到為止,也冇多說什麼。
反正對於他一個孩子來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讀書。
科舉之路,註定纔是最重要的。
某天。
方子期從學堂放學歸來。
家裡內外突然多了許多人!
而他大伯方伯山此刻也是喜笑顏開地在那裡接待著來客。
湊近打聽才知道,今天是大伯家的大堂姐方玉瑤議親的日子。
他這個大堂姐今年已15歲了,在古代,這個歲數就要嫁人了。
同方玉瑤議親的,是隔壁村小河村張屠夫家的三兒子,也就是大伯母趙氏孃家所在的村子。
這個年代,屠夫雖然是賤業,但是賺錢可比農夫多得多。
屠夫之家,時常吃個肉再正常不過了。
往裡麵擠了擠,方子期也看到了這位未來的大堂姐夫。
身高估計快兩米了,一身的腱子肉,長相雖一般,但是看著憨厚得很,倒是個持家過日子的。
“大嫂!”
“玉瑤嫁去了張屠夫家。”
“以後咱家的肉可少不了了。”
“這一大家子,可都要跟著你享福了!”
“可真不錯!”
三嬸王氏笑眯眯道。
本來招待著來客一臉笑容的大伯母趙氏聽到此處,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是啊。
現在他們還冇分家了。
自家女兒嫁給了張屠夫家,以後節禮肯定少不了肉,到時候豈不是要帶著一大家子一起吃?
看來以後得叮囑著點自家女兒,節禮彆送肉了,直接折算成銀錢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