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舉路,我贈族犬誥命身 第86章
-
“去!”
“將方子期帶過來!”
“我要親自問詢於他!”
王知廉撫摸著鬍鬚,臉上佈滿了笑容。
他實在好奇。
一個八歲稚童,若是天賦好,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他倒是還能理解。
但是實務策論這些東西,他居然也能融會貫通手到擒來?
此子,少有宿慧!
很快。
方子期就在一陣懵懂中被提溜了過去。
然後一旁的胥吏輕聲提醒眼前這位是知府大人。
方子期連忙行禮。
“學生方子期,拜見知府大人!”
方子期畢恭畢敬道。
“這篇《平私鹽以固邦本策》,你寫得不錯。”
“你小小年紀,如何知道這麼多?”
“還列舉了這麼多方法?”
“難不成你家也是鹽商出身?”
王知廉道。
“啟稟知府大人。”
“學生平日裡喜歡看書,這些都是書中之策,讓知府大人見笑了。”
方子期依舊恭敬道。
這位可是知府啊!
都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
一府知府權限已是極大了。
在整個寧江府內,這位就是絕對的第一人。
“小小年齡,就有如此才氣,屬實難得。”
“既如此。”
“我考教你幾個問題如何?”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王知廉看著方子期那故作大人的樣子,此刻也不由得來了些興致。
在自己的治下,出現了一位小神童,這也算是自己教化有功了。
方子期心中一陣苦笑。
你是知府大人啊。
你想考教我問題,我還能拒絕不成?
“能得知府大人賜教,是學生的榮幸!”
方子期一副榮幸之至的表情。
“嗯!”
“今歲夏澇,數縣農田被淹,流民湧入府城,若委你暫掌賑濟,當如何安置?”
王知廉問出問題。
方子期微微思索,隨即開口道:
“首當速遣吏員勘災,分三等流民:有親可投者,令其投親!無依者,擇府學、城隍廟為棲所,派耆老管束!次啟常平倉,按口授糧,每日一升,童子減半,同時曉諭富戶捐米,許以旌表!”
“再募民夫修堤,給米代傭,既賑窮民,又固堤防。待水退,遣官送流民歸鄉,每戶授種子二鬥,緩征來年賦稅,如此可安民心。”
方子期言辭清晰,思維清楚,言語間也冇什麼廢話,基本上都是實打實的處置流民之策。
王知府眼前一亮
無愧八歲之齡就能中縣案首,才思確實不錯。
“州府糧倉儲糧將儘,需從鄰郡調糧萬石,然山路險峻,恐遇劫盜,如何保糧運無虞?”
王知府繼續詢問道。
“先牒告鄰郡,約定運糧路線與時日,令其派衙役二十護送,至交界處以兵符驗合再令沿途驛丞,每十裡設卡,白日鳴鑼示警夜則”
方子期不卑不亢道。
“鄉中裡正報稱,有巫祝惑眾,謂
“飲符水可避瘟疫”,致使數人病亡,該當如何處置?”
“此等妖妄,當速禁絕。先拘巫祝至縣衙”
“府學風頹靡,生員多不務正業,甚至聚賭宿娼,如何整飭?”
“當從三端入手:一是令縣學教授每月查課三次,記錄生員出勤與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