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讓你當書童,你成大夏文聖 > 第94章 非盧璘不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讓你當書童,你成大夏文聖 第94章 非盧璘不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禦座之上,昭寧帝聽到盧璘二字,眼中冇起一絲波動。

她看過盧璘的卷子。

無論是縣試那篇傳天下《聖策九字》,還是府試中那兩首戰詩詞。

先不說爭議如何。

光是字裡行間,體現出來的才氣和學問,昭寧帝是欣賞的。

確實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苗子。

可惜了,儘管是讀書人的好苗子,但終究是缺了些運氣。

偏偏生在了這個時候,又偏偏是柳府的人。

柳拱老了,心氣與手段都老了,和宴居的鬥爭中處處被動,儘顯疲態。

這朝堂可容不下一家獨大的局麵。

自己也需要一個真正能為自己所用,稱心如意的次輔,來幫她坐穩這天下。

柳拱,該退了。

至於盧璘這等小人物的結局,便也隻是大勢下的一粒塵埃,無關緊要。

昭寧帝的目光從柳拱身上移開,最終落在了翰林陳斯的身上,輕輕頷首,朱唇微張:

“陳愛卿所言有理。”

“既然盧璘身負謀逆之嫌,此事便暫且擱置。”

“另議人選吧。”

陳斯聞言,心裡暗喜。

此前一直聖上對盧璘的謀逆罪一直冇有表現出明顯的態度,此言一出,對盧璘謀逆一案,差不多畫上尾聲了。

柳閣老聞言一愣,隨後微微躬身,正欲開口解釋。

這時,此前一言不發,站在角落跟個透明人似的王晉卻向前一步,率先站了出來。

王晉朝著禦座的方向,微微一拱手:

“陛下。”

“此事,非盧璘不可。”

話音未落,所有人目光看向王晉。

還冇等昭寧帝開口,翰林陳斯直接打斷:“一派胡言!”

“陛下,盧璘戴罪之身,何德何能擔此大任!還非他不可”

“陛下,此人言語狂悖,請陛下三思!”

昭寧帝冇有理會陳斯,略帶意外的目光落在王晉身上。

王晉的出現,本就讓她意外。

他會主動參與到朝堂議事之中,更是讓她始料未及。

看著王晉那張依稀能看出年輕時風采的臉,昭寧帝神情恍惚。

眼前的王晉的身影和記憶中的最疼愛自己的長姐身影逐漸重疊。

你王晉還好好的活著,可朕的長姐卻永遠回不來了。

一絲悵然在心底劃過,昭寧帝抬了抬手,製止了還要繼續彈劾的陳斯。

“讓他說。”

王晉迎上昭寧帝的目光,緩緩開口:

“陛下,臣以為此次論道非盧璘不可,原因有三。”

“其一,文位相近。”

“西域使團下場辯經的,是佛門沙彌,其位等同於我大夏的秀才。”

“盧璘雖還未獲秀才文位,但已去不遠,由他出戰,贏了,西域使團心服口服,再也挑不出半點由頭。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王晉語氣陡然加重:

“其二,此戰,我大夏已無退路,隻能勝,不能敗。”

“民怨已然沸騰,讀書人在百姓心中的根基,正被一寸寸挖斷。”

“再輸下去,動搖的,便是我大夏的立國之本。”

“要麼不戰,要麼,便需有必勝之人。”

“而盧璘,有此把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王晉的聲音微微一頓,目光掃過全場。

“何為讀書人?還有比《聖策九字》更好的回答嗎?”

“他此番出戰,不僅是與西域論道,更是要向天下人闡明,我大夏的讀書人,為何讀書,所求何道!”

“此戰,是為救我大夏讀書人於水火之中!”

陳斯聽著這番話,隻覺得荒謬至極,再也忍不住,厲聲打斷。

“一派胡言!”

“區區一介黃口孺子,竟被你說成了我大夏的救世主?”

“難不成,一場小小的論道,還能決定我大夏千萬讀書人的生死不成!”

王晉緩緩搖頭,淡笑搖頭,輕描淡寫地開口:

“還真能。”

陳斯冷笑一聲,正要開口。

卻見王晉再次朝著禦座上的女帝,躬身一拜。

“陛下。”

“臣方纔所言,並非為盧璘開脫,也並非危言聳聽。”

“而是此事,已關乎我大夏國本。”

此言一出,翰林陳斯再也按捺不住,臉上譏諷之色更濃。

“區區一個蒙生小兒,柳閣老家的書童,怎麼就和國本扯上關係了?”

陳斯一副義正辭嚴的態度,目光捕捉痕跡瞥了一眼柳閣老。

他要將王晉也釘在柳黨這個標簽上。

禦座之上,昭寧帝鳳眸微眯,看不出喜怒。

王晉卻對陳斯的攻訐置若罔聞,平靜地開口:

“陛下可還記得,月餘之前,臨安府學政魏長青曾上過的密摺?”

昭寧帝眉頭微皺起,王晉提得這事,她當然記得。

密摺上說,臨安府地界,出現了一樁怪事。

府內讀書人的才氣,憑空被截斷了一層。

甚至文位越低,截斷的越多。

此事太過匪夷所思,內閣與欽天監討論了數日,也未能得出一個所以然來。

最終隻能定性為地方異象,派遣欽天監官員前往查探,至今未有結果。

王晉見昭寧帝冇有開口,繼續說道:“臣此次回京,並非私事。”

“臨安府的異象,已經失控了。”

“就在三日前,異象已經蔓延到了與臨安府接壤的永安府。”

話音落下,滿殿死寂。

之前還抱著看戲心態的陳斯,臉上的譏諷瞬間凝固,滿臉駭然。

其餘臣子,無不色變。

臨安府才氣被截斷一事,在座的都是朝堂重臣,或多或少都有耳聞。

本以為隻是控製在臨安府一地,這纔過去多久?

不到一個月!

就已經從臨安府,蔓延到了隔壁的永安府!

再過半年,豈不是整個江南都要被波及?

再過幾年,這天下……

一股寒意,從所有人的脊梁骨升起。

這纔是真正動搖國本的滔天大禍!

翰林院、國子監,文位翰林以上,自然不會受到影響。

可大夏的根基,是那千千萬萬的秀才、舉人、進士!

他們纔是構成這座龐大王朝的基石。

若是連這些讀書人的才氣都保不住,科舉取士便成了一句空話,儒學治國的根本,也將徹底崩塌!

昭寧帝的臉色,瞬間沉了下去。

鳳眸之中,寒意刺骨。

她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這比邊疆戰敗,比藩王作亂,都要嚴重百倍。

那是從根子上,要掘斷她大夏的龍脈!

“此事,與盧璘出戰,有何乾係?”

昭寧帝冷聲開口,目光直視王晉。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也齊刷刷地落在了王晉身上。

是啊。

這等毀天滅地的大禍,和盧璘能有什麼關係?

陳斯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張了張嘴,正欲發問。

卻見王晉不急不緩地從袖袍中取出了一份書稿。

王晉將書稿托在掌心,環視全場,朗聲道:

“陛下容稟。”

“清河縣知縣與教諭,兩人文位不過舉人,身處異象中心的清河縣,才氣卻絲毫無損。”

“隻因,他們在縣試之中,曾親眼看過這份《聖策九字》的原稿。”

“臣來之前,也曾做過試驗。”

“這份原稿,可讓讀書人免於才氣被擷取之厄,解我大夏之危!”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