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當書童,你成大夏文聖 第169章
-
禦座之上,昭寧帝聽到盧璘二字,眼中冇起一絲波動。
她看過盧璘的卷子。
無論是縣試那篇傳天下《聖策九字》,還是府試中那兩首戰詩詞。
先不說爭議如何。
光是字裡行間,體現出來的才氣和學問,昭寧帝是欣賞的。
確實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苗子。
可惜了,儘管是讀書人的好苗子,但終究是缺了些運氣。
偏偏生在了這個時候,又偏偏是柳府的人。
柳拱老了,心氣與手段都老了,和宴居的鬥爭中處處被動,儘顯疲態。
這朝堂可容不下一家獨大的局麵。
自己也需要一個真正能為自己所用,稱心如意的次輔,來幫她坐穩這天下。
柳拱,該退了。
至於盧璘這等小人物的結局,便也隻是大勢下的一粒塵埃,無關緊要。
昭寧帝的目光從柳拱身上移開,最終落在了翰林陳斯的身上,輕輕頷首,朱唇微張:
“陳愛卿所言有理。”
“既然盧璘身負謀逆之嫌,此事便暫且擱置。”
“另議人選吧。”
陳斯聞言,心裡暗喜。
此前一直聖上對盧璘的謀逆罪一直冇有表現出明顯的態度,此言一出,對盧璘謀逆一案,差不多畫上尾聲了。
柳閣老聞言一愣,隨後微微躬身,正欲開口解釋。
這時,此前一言不發,站在角落跟個透明人似的王晉卻向前一步,率先站了出來。
王晉朝著禦座的方向,微微一拱手:
“陛下。”
“此事,非盧璘不可。”
話音未落,所有人目光看向王晉。
還冇等昭寧帝開口,翰林陳斯直接打斷:“一派胡言!”
“陛下,盧璘戴罪之身,何德何能擔此大任!還非他不可”
“陛下,此人言語狂悖,請陛下三思!”
昭寧帝冇有理會陳斯,略帶意外的目光落在王晉身上。
王晉的出現,本就讓她意外。
他會主動參與到朝堂議事之中,更是讓她始料未及。
看著王晉那張依稀能看出年輕時風采的臉,昭寧帝神情恍惚。
眼前的王晉的身影和記憶中的最疼愛自己的長姐身影逐漸重疊。
你王晉還好好的活著,可朕的長姐卻永遠回不來了。
一絲悵然在心底劃過,昭寧帝抬了抬手,製止了還要繼續彈劾的陳斯。
“讓他說。”
王晉迎上昭寧帝的目光,緩緩開口:
“陛下,臣以為此次論道非盧璘不可,原因有三。”
“其一,文位相近。”
“西域使團下場辯經的,是佛門沙彌,其位等同於我大夏的秀才。”
“盧璘雖還未獲秀才文位,但已去不遠,由他出戰,贏了,西域使團心服口服,再也挑不出半點由頭。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王晉語氣陡然加重:
“其二,此戰,我大夏已無退路,隻能勝,不能敗。”
“民怨已然沸騰,讀書人在百姓心中的根基,正被一寸寸挖斷。”
“再輸下去,動搖的,便是我大夏的立國之本。”
“要麼不戰,要麼,便需有必勝之人。”
“而盧璘,有此把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王晉的聲音微微一頓,目光掃過全場。
“何為讀書人?還有比《聖策九字》更好的回答嗎?”
“他此番出戰,不僅是與西域論道,更是要向天下人闡明,我大夏的讀書人,為何讀書,所求何道!”
“此戰,是為救我大夏讀書人於水火之中!”
陳斯聽著這番話,隻覺得荒謬至極,再也忍不住,厲聲打斷。
“一派胡言!”
“區區一介黃口孺子,竟被你說成了我大夏的救世主?”
“難不成,一場小小的論道,還能決定我大夏千萬讀書人的生死不成!”
王晉緩緩搖頭,淡笑搖頭,輕描淡寫地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