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 第197章 疏不間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第197章 疏不間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琦急切跪到諸葛亮麵前:“先生,繼母時時加害於我,琦危在旦夕,先生怎忍無一言相救?”】

【諸葛亮背過身:“誆我觀書,意卻在此!”】

【“亮早有言在先,公子家事,不便多言。告辭!”】

【“先生!!!”劉琦跪在地上叩首。】

【諸葛亮說完就走,回過頭卻見樓梯已被撤了下去,橫放在地上。】

【諸葛亮無奈,隻能回頭。】

【劉琦爬過去,哭叫道:“劉琦欲求救命良策,先生恐有泄露,不肯出言。”】

【“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

【“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賜教否?”】

【諸葛亮道:“豈不聞,疏不間親,亮怎敢為公子出謀劃策。”】

【“先生忍心不救?”劉琦當即拔出寶劍,“琦今日便死在先生麵前!”】

【諸葛亮急忙伸手阻止:“公子不必如此,亮已有良策。”】

彈幕:

——“哈哈哈哈,蘇辰這是活學活用了。我記得有一年的高考題目就是——《梯子不用時請橫放到地上》。”

——“劉琦把梯子都撤走了,這下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清官難斷家務事,學到了學到了。”

——“不幫我就自殺,哈哈哈哈哈。”

——“一哭二鬨三上吊,雖然俗但好用。”

——“好傢夥不愧是劉家人,亮亮就吃這一套。”

——“孔明:我t上輩子欠你的。”

【劉琦放下寶劍,跪在地上,拉著諸葛亮的手臂:“望先生賜教!”】

【諸葛亮將劉琦扶起:“公子可知,春秋時申生、重耳之事?”】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劉琦認真聽著,諸葛亮繼續說道:“今黃祖新亡,江夏無人防守。”】

【“公子何不上言,請求屯兵守江夏,則可避禍。”】

【劉琦聽後大喜,跪在地上叩拜:“謝先生!”】

——“扶蘇:真的嗎,我不信。”

——“胡亥在內而安,扶蘇在外而亡哈哈。”

看完這一段,顧長庚忍不住讚歎:“蘇辰這孩子,真是個好苗子。”

“隨時都能看到他引經據典,冇有點曆史功底的人,還真寫不出這《三國演義》。”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和劉琦的情況何其相似。”

“蘇辰片刻之間,就能想到這個類比的例子,的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顧長庚看了看彈幕,接著說道:“我看到彈幕裡用扶蘇的例子,來反對諸葛亮的說法。”

“我想說的是,這兩者有本質的區彆。”

“根據秦末曆史記載,扶蘇是接到讓其自殺的矯詔,真的就原地自殺了。”

“扶蘇本來能掌握自己命運,但他自己選擇不活。”

“扶蘇在北境守衛長城,蒙恬三十萬大軍,是忠誠於他的。”

“但凡扶蘇腦子清楚一點,打著清君側的口號殺回鹹陽,這天下仍舊是他的。”

顧長庚頓了頓,繼續說道:“當然,我們不知道扶蘇那個時候為什麼要自殺。”

“但是可以合理推測一下。”

“那就是秦始皇對待兒子們,極其嚴厲,從來都是說一不二。”

“就像太國的大象一樣,從小就被一根象樁給拴住。”

“等大象長大了,就算有足夠的力氣,也隻是老老實實被象樁拴住。”

“我想,扶蘇就是在嬴政的威壓之下,選擇了自儘而亡。”

撒唄寧搭腔道:“這麼一說,就合情合理了。”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豁然開朗。

——“好像真是這麼個道理,扶蘇不敢違抗秦始皇的命令,所以他根本就冇敢往矯詔的方向去想。但是劉琦可不一樣,他的求生欲極其強烈,就是劉表要他死,他也會奮力反抗。”

——“劉琦家族冇勢力,被蔡家拿捏。所以跑出去還真是一條活路。不跟你們爭了,總冇有殺我的理由了吧。”

【劉琦依諸葛亮之計,向劉表提出了鎮守江夏的想法。】

【劉表猶豫不決,拖著病體又找來劉備商量。】

【“琦兒昨日上言要屯兵江夏防守,我恐他難以勝任,賢弟以為如何?”】

【劉備道:“江夏重地,不能無人防守,可又非他人可守。”】

【“我意,非公子親往不可。”】

【劉表點點頭:“既如此,我便令琦兒引兵三千鎮守江夏。”】

【劉備道:“荊襄東南之防務,由兄長父子承擔。”】

【“西北之事,備願儘力。”】

【“好……”劉表拖著病體點頭,“近聞曹操在鄴郡修玄武池訓練水軍,定有南征之意,不可不防啊。”】

【劉備道:“兄長勿憂慮,弟即回新野設防。”】

【……】

【不出諸葛亮所料,同年七月,曹操再起大軍五十萬,分五路大舉南下。】

【荊州形勢岌岌可危。】

——“曹老闆:我要讓你知道在絕對的兵力差距麵前,任何計謀都是花裡胡哨。”

——“五十萬?曹老闆真是家大業大,前麵博望坡剛被燒了十萬,馬上又能提出五十萬大軍南下。”

【得知曹操大軍前來,新野的劉備十分憂慮:“曹操大軍南下,將如何應敵?”】

【諸葛亮道:“新野小縣,不可久居。”】

【“近聞劉景升病危,可乘此時機取荊州為安身之地,以拒曹操。”】

【劉備憂慮道:“景升兄待我不薄,安忍圖之。”】

【“他曾當麵相托,令我自領荊州牧,已被我拒絕。”】

【諸葛亮焦急道:“今若不取,後悔莫及呀。”】

【劉備負手而立:“我絕不做此負心之事。”】

——“孔明內心os:wdnd。”

——“諸葛亮:你當時請我出山的時候冇告訴我你會來這一出啊?”

【劉表病重,劉琦前來探訪,被蔡瑁攔在了門外。】

【劉琦道:“父親病勢沉重,我自江夏趕回,請讓我進去。”】

【蔡瑁道:“主公有言,讓公子好生防守江夏,不必擔憂家中之事。”】

【劉琦道:“父親病急,天大的事也應以此為重。”】

【劉琦想要硬闖,蔡瑁拔劍阻攔:“奉主公之命,任何人不得入府。”】

【“公子擅離職守,倘東吳兵臨江夏,如之奈何?”】

【“請公子速回江夏防守!”】

【蔡瑁隨後關上大門,令甲士持槍披銳,將所有人攔在門外。】

【……】

【劉表病入膏肓,撒手人寰。】

【蔡氏一族,欲將劉表小兒子劉琮立為荊州之主。】

【劉琮在百官麵前說道:“我父棄世,我兄現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新野。”】

【“爾等立我為主,倘我兄與叔父興兵問罪,我該如何解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