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 第336章 東吳的妙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第336章 東吳的妙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璋抬手止住了眾人勸諫:“我為官半生,向無主見。”】

【“今天我要自主一回!”】

【“請諸公,勿再多言。”】

【“開城……開城!!!!”】

彈幕:

——“用最硬氣的態度說最慫的話。”

——“給劉備三萬甲兵,一年糧草,他會覺得能反殺。”

——“在城都待久了,就不想抗爭了……”

——“哈哈,怪不得說少不入川呢,城都生活簡直太安逸了,巴適得板,還奮鬥個瘠薄啊。”

——“爲保百姓免受塗炭之苦,而非保自身地位座椅,雖闇弱,但可讚矣!”

——“光看台詞,劉璋算是個好人,不是成大業之人。”

——“劉璋是個好人,但亂世中最冇用的就是好人。”

——“笑話,什麼時候見好人有過好報的?”

——“對,看完三國,我明白了一件事。要成就大事,要麼像曹操一樣,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要麼像劉備一樣,收攏人心,學會馭人。如果兩樣都做不到,那麼就隻能祈求自己像孫權一樣,下輩子投胎做個富二代。”

——“你們要知道,這是內戰,生死都是自家兄弟,劉璋又冇有爭雄之心,投降不可恥。”

——“如果是和平年代,劉璋一定是個好官。”

【城都城上,白旗舉起,城門大開。】

【劉璋帶著益州印綬,從東門出,向劉備投降。】

【來到劉備麵前,劉璋奉上印綬:“劉璋率眾歸降,望玄德兄稍念宗族情義,寬待屬下文武,撫卹城中百姓。”】

【劉備捧起印綬:“季玉,你我手足之間,何出此言。”】

【“唉……事情弄到這般地步,為兄實在是非心所願呐。”】

彈幕:

——“皇叔第一次做虧心事,好尷尬啊哈哈哈。”

——“其實季玉這話也挺刺人的,劉備還不至於心胸狹窄到容不下城中百姓和謀士。”

——“此時劉璋態度突然恭敬了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哈哈哈哈,迅哥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劉備:我特麼好像是來幫你打張魯的??”

——“大耳賊,你還不是圖了兄弟的基業。”

——“城都:我這高大的城牆特喵白修了。”

——“劉備:怪不好意思的。”

——“軍師都死啦,這點情意能算什麼,非得拐彎抹角。”

——“可惜了張鬆、士元倆大才。”

【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

【劉備占領城都,自領益州牧。】

【送劉璋往南郡公安安置。】

【對原劉璋屬下的文武百官,都予以重賞,升用。】

【同時開倉濟民,大餉士卒。】

【對荊襄舊部,也皆有升賞。】

【擬定法令,使民有法可依。】

【從而迅速安定了益州的官心、民心和軍心。】

【並陸續平定四十一州郡,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季漢基業。】

【事後,劉備特派專差前往荊州,以黃金蜀錦,厚賞坐鎮荊州的關羽。】

——“撒花撒花,備備終於有了一塊穩定的大後方了。”

——“有了西川作為根基,謀取天下也未嘗不可啊。”

——“蘇辰,你就放開寫吧,彆管什麼狗屁曆史,備備有諸葛亮這樣的神人,又有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魏延這些猛將,還有西川這些濟濟人才,就讓他拿了天下又怎麼樣。”

——“就是啊,這樣的夢幻團隊,不可能打不下天下吧。”

——“對對對,劉備辛苦了大半輩子,讓他爽一把又怎麼樣。”

【江東。】

【孫權在後花園向張昭抱怨:“劉璋引虎入川,自取其禍。”】

【“隻可恨劉備,當初許諾取了西川便還荊州。”】

【“如今已得了西川,卻隻字不提歸還荊州之事,真真可惱啊。”】

【張昭道:“主公,劉備乃梟雄也。”】

【“今得西川,日久必生進犯江東之誌。”】

【“荊州扼居大江上流,彼欲進兵,隨時可沿江而下。”】

【“如此要地,劉備自然不肯輕易放棄。”】

【孫權憤怒道:“看來要收回荊州,非動乾戈不可了!”】

【張昭勸道:“吳中方寧,不宜動兵。”】

【“昭有一計,可使劉備將荊州雙手還給主公。”】

【孫權眯起眼睛:“先生有何妙計?”】

彈幕:

——“張昭獻計:降了劉備,讓劉備把荊州封給孫權,不動一兵一卒,荊州就回來了。”

——“還你奶奶個腿,打根兒上就不是你江東鼠輩的。”

——“劉備:不不不,我是說打下西半球再還荊州。”

——“外事不決怎麼也問張昭了?”

——“周瑜已經冇了啊,你說問誰。”

——“往北上打曹操不好嗎?備備纔多少地盤啊,弄死了他,你孫權一個人能硬扛曹操?”

【張昭道:“劉備所儀仗者,諸葛亮耳。”】

【“其兄諸葛瑾,現在主公帳下。”】

【“主公何不將他全家老小都拘禁起來。”】

【“然後派他入川,求告其弟。”】

【“就說荊州再不歸還,瑾之老小便有性命之憂。”】

【張昭得意笑道:“那時諸葛亮念其同胞之情,必然應允。”】

【“荊州豈不唾手可得?”】

彈幕:

——“諸葛瑾:???”

——“還冇傷敵,先綁自己人,不愧是帶投大哥。”

——“諸葛瑾是自家謀士,忠心耿耿的。對自家謀士這樣也太不地道了。”

——“江東鼠輩,竟出此下策。”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出損招。”

——“江東這邊的特點就是:遇事不決,先玩隊友。”

【孫權拍了拍張昭手背,對此計策甚為滿意。】

【但是他想了想,還是猶豫道:“隻是諸葛瑾乃是誠實君子,無故拘其全家老小,孤實在不忍呐。”】

【張昭道:“明道是計,讓他放心就是了。”】

【孫權揮手道:“不妨讓子瑜自到城都,不拘其全家老小也罷。”】

【張昭笑著道:“不可不可,要子瑜在諸葛亮麵前做戲,焉能不露破綻。”】

【孫權點點頭:“好吧,就按張公此計行事。”】

——“那告訴他不是一樣的漏破綻嗎。”

——“算你個孫權有點子良心。”

——“張昭這壞種,等他墓地開放後,我非得親自去罵他一遍。”

——“這麼下作,還不如直接出兵打,還讓人看得起你們點。”

【城都。】

【諸葛亮接詔,來到劉備府邸。】

【劉備慌忙對諸葛亮道:“軍師,關平方纔從荊州回來,報說雲長不服馬超武藝,要來城都與馬超一比高低。”】

【“雲長若來此,二虎相鬥,恐有一傷。”】

【“萬一荊州再有疏失,更非小可。”】

【“軍師可有良策解此燃眉之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