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 第411章 誰建議誰接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第411章 誰建議誰接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諸葛亮扇著羽扇,笑著道:“臣已派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為疑兵之計。”】

【“南兵恃勇少謀,必不敢進犯。”】

【“此一路亦不足憂矣。”】

【“噢……”劉禪又是點頭憨笑。】

【諸葛亮繼續指著地圖:“孟達引兵出汗中,達與李嚴曾結生死之交。”】

【“臣回城都時,留李嚴守永安宮。”】

【“臣已作一書,隻做李嚴親筆,令人送與孟達。”】

【“達必然推病不出。”】

【“此一路亦無憂矣。”】

【“啊……呃。。。”劉禪看看地圖,坐立不安道,“曹真一路如何?”】

【諸葛亮挽起袖口,指著地圖:“曹真兵犯陽平關,此地險峻,易守難攻。”】

【“臣已派趙雲引一路兵馬,前去把守。”】

【“隻守不戰,以逸待勞。”】

【“曹真若見我軍堅守不出,不久必自退也。”】

【“啊……”劉禪不可置通道,“彈指之間,相父已退四路大軍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自信笑道:“此四路軍,俱不足憂矣。”】

【劉禪傻笑:“呃嗬嗬嗬……嗬嗬嗬嗬……”】

彈幕:

——“劉禪:阿巴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劉禪:雖然不明白。但是感覺好厲害。”

——“阿鬥:妙啊!妙啊!。”

——“像極了聽數學老師卷子糾錯的我。”

——“蘇辰怎麼把劉禪寫得跟著傻子一樣,這是劉備的親兒子嗎?”

【諸葛亮補充道:“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調關興、張苞二將,各引兵三萬,屯於緊要之處。”】

【“為各路接應。”】

【“此幾處調遣之事,皆不曾經由城都,故,無人知曉。”】

【“隻有孫權這一路,臣料其未必敢輕舉妄動。”】

【“若四路兵勝,其必來相攻。”】

【“若四路兵退,其怎敢孤軍犯境?”】

【“因此,臣需用一舌辯之士,徑往東吳,以利害說之,阻孫權進兵。”】

【“唉……”諸葛亮搖著羽扇,歎氣道,“但未得舌辯之人,故而躊躇。”】

【“額哈哈……何勞陛下聖駕來臨。”】

彈幕:

——“東吳那一路反殺回去!!!”

——“派張遼去,物理舌辯。”

——“阿鬥:我倆真強。”

——“???諸葛亮可以隨意調兵,連劉禪都不知道?這誰是皇帝啊?”

——“亮亮這權力真大,調兵皇帝都不知道,這對亮亮信任不一般。”

——“調兵之後皇上還不知道,這件事本身就很可怕,如果諸葛亮想反,那誰也攔不住他。”

——“劉備:我都得聽他的!你們懂啥。”

【百官還在丞相府門口候著。】

【諸葛亮和劉禪一同從府門喜笑顏開地走了出來。】

【“陛下。”群臣叩拜。】

【劉禪轉身笑著:“相父不必遠送。”】

【諸葛亮拱手:“陛下慢走。”】

——“眾人:啊,醫學奇蹟啊,丞相病好了。”

【劉禪離開後,群臣又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焦急問道。】

【“丞相,丞相!”】

【“魏兵五十萬進犯,有何退兵之策?”】

【“是啊,有何退兵之策?”】

【“是啊,丞相。”】

【“是啊,丞相。”】

【“有何退兵之策?”】

——“都是一個腦子,怎麼都跑來問諸葛亮,自己不會想嗎?”

——“我真服了,這群大臣隻會為難丞相。”

——“諸葛亮:這是秘密。”

【群臣之中,有一人輕撚鬍鬚,大聲笑著。】

【諸葛亮轉身看了一眼此人,對馬謖道:“請鄧芝進府。”】

【鄧芝進入府中,諸葛亮對其道:“今蜀、魏、吳鼎足而立。”】

【“欲討魏、吳二國,以公之見,當先伐何國?”】

【鄧芝道:“以愚意論之,魏雖漢賊,其勢甚大。”】

【“急切之間難以動搖,當徐徐緩圖。”】

【“當今主上初登寶位,民心未安,當與東吳聯合,結為唇齒,一洗先帝舊怨。”】

【“此乃長久之計也。”】

【“未審丞相鈞意如何?”】

【諸葛亮道:“我久欲使人往結東吳,無奈終未得其人。”】

【“公既明此意,出使東吳之任,非公莫屬!”】

彈幕:

——“獎勵東吳出差機會。”

——“鄧芝:踏馬的,我為什麼會說話。”

——“鄧芝:我隻想進來摸魚。”

——“早知道不說了,馬得。說完就得乾活。”

——“像極了體製裡,誰提建議,就是誰的活了。”

——“鄧芝有點東西,一眼看清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國家大事就得這麼乾,哪裡能像劉備那樣,為了給兄弟報仇,把整個國家白給了。”

——“一強兩弱,剩下的兩國再怎麼彼此不爽,也必須聯合。像極了當今世界裡,我們和毛熊有那麼多舊怨,但為了對抗老鷹國,就必須聯合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東吳。】

【孫權叫來陸遜、張昭商議:“曹丕欲起四路兵取西川,約我東吳起兵接應。”】

【“若得西川土地,各分一半。”】

【“伯言,卿意如何?”】

【陸遜道:“曹丕坐鎮中原,急不可圖。”】

【“今若不從,必為仇敵。”】

【“吳侯可勉強答應。”】

【“一麵整軍預備,一麵探聽四路軍情。”】

【“若四路兵勝,則發兵接應。”】

【“先取城都,此為上策。”】

【陸遜頓了頓,繼續道:“如四路兵敗,再作商議。”】

【孫權點頭:“嗯~好!”】

彈幕:

——“諸葛亮把陸遜算得死死的,果然出的招和諸葛亮料想的一模一樣。”

——“東吳大都督換了四個,張昭還冇死。”

——“張昭:為什麼不問問我?”

——“孫權:問你?問就是投還問個屁啊。”

【孫權又問:“鄧芝前來,孤當何以應答?”】

【張昭道:“殺關羽、敗劉備,吳蜀結怨甚深呐。”】

【“如今曹魏與我修好,吳王隻有聯魏伐蜀,方可安寧啊。”】

【“吳王千萬不可中諸葛亮之退兵之計,錯過伐蜀之良機。”】

【“吳王得罪於曹魏,必有後患。”】

彈幕:

——“張昭真的是吳臣?他一直在降曹,他都冇有停過。”

——“張昭一生都致力於勸主公降魏。”

——“不忘初心張子布。”

——“張昭是不是魏國派去吳國的公知?”

——“講道理,一國之主的最親近的謀臣天天想著投降,也虧東吳能撐那麼久。”

【孫權聽從張昭之計,在門口煮好一口大鍋,然後宣鄧芝進殿。】

【鄧芝進殿之時,看到這口煮沸的大鍋,哪裡不知道孫權的用意。】

【不過,他此行成竹在胸,依然安心走入大殿。】

喜歡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請大家收藏:()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