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 第440章 奇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 第440章 奇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哈哈哈哈……”諸葛亮輕撚鬍鬚,“趙老將軍力爭先鋒,忠勇不減當年,不必過慮。”】

【“丞相。”魏延諫言,“北伐中原,宜急不宜緩。”】

【“倘曠日持久,定於我軍不利呀。”】

【“哦?”諸葛亮輕搖羽扇,笑著問魏延,“文長有何韜略?”】

——“趙雲都七十啦?”

——“七十還打仗,我滴媽~”

——“那可是古代的七十,彆是古代,我們現在的七十歲,都隻能跳跳廣場舞了,誰還能打仗啊。”

【魏延起身拱手道:“丞相,我願領精兵五千,循秦嶺以東,取道子午穀而投北。”】

【“十日之內可抵長安。”】

【“丞相出兵斜穀,直通鹹陽。”】

【“如此進軍,可謀勝算。”】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著道:“此非萬全之計也。”】

【“倘有魏軍謀士進言,設兵在山側截殺,非但你五千兵馬受害,我軍也將大傷士氣。”】

【“進兵取道,事關全域性,尚須謹慎再三。”】

【魏延自通道:“丞相,非是我小看魏軍無人。”】

【“那夏侯楙乃是膏粱子弟,雖為駙馬,卻有勇無謀。”】

【“那曹叡小兒,將此庸庸鼠輩為三軍都督,此乃天助我成功也。”】

【“丞相,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諸葛亮以羽扇指向地圖:“我繞道隴右,取平坦大路進軍。”】

【“既穩且安,何愁不勝?”】

【“冒險之事,亮所不為。”】

【魏延辯駁道:“丞相,繞道而行,捨近求遠。”】

【“這……這……”】

【“這不合兵家出奇製勝之法。”】

【諸葛亮決斷道:“吾意已決,你不必多言。”】

【“這……”魏延還欲再言,被馬岱勸住。】

【魏延雖不服氣,但也隻能拱手聽從:“是……”】

——“一票否決權的重要性!”

——“我感覺魏延這計策能行啊,丞相怎麼老針對魏延?”

——“直接走小道,拿下長安,爽歪歪的計策,為什麼不采納,我不理解。”

——“拿下長安,曹魏膽寒,北伐就有希望了。諸葛亮在想什麼,他不會是嫉妒魏延的才華吧?”

——“丞相都說了,萬一曹魏堵路,五千兵馬直接白給,蜀軍士氣還掉光,怎麼北伐?”

——“丞相收了隴西,拿下長安不順手的事?”

——“就五千兵馬,給魏延讓他賭一把怎麼了。不是還給趙雲五千,當吉祥物嗎?”

——“夷陵大敗幾乎輸光了全部家底,丞相累死累活好不容易重新培養出來的兵士,給你拿去搞十賭九輸的賭博?”

——“越賭不起的時候,越要下重注啊!”

——“風浪越大魚越貴的道理,丞相不懂嗎?”

——“是挺貴的,高啟強最後都貴進局子裡去了。”

“嗯,為什麼不可以呢?”韓鱈懵懵地發問。

“我爺爺也說過,打仗就是要出奇製勝。”

“魏延的這個辦法,就是挺好的啊。”

“諸葛亮為什麼要拒絕。”

撒唄寧笑嗬嗬地說道:“這個問題,我也回答不了你。”

“顧佬,要不您給我們解釋一下。”

郭靜明不耐煩道:“這有什麼好解釋的。”

“手長在蘇辰手上,他想怎麼寫都行。”

“他甚至可以一筆帶過,說蜀國出兵占領了魏國全境呢。”

“虛構的軍事部署,有什麼好分析的。”

薑汶不讚同:“你什麼時候見蘇辰寫的東西不講邏輯的?”

“蘇辰寫的每一場戰爭,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從夷陵之戰到七擒孟獲,每一場戰事,都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據的。”

“蘇辰這麼寫,一定有他的考慮。”

王橸笑眯眯地看著顧長庚:“人專家都冇說話呢,咱們幾個就彆說話了。”

顧長庚分析道:“那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吧。”

“子午穀這條路,千年以後,還真有人走過。”

“明末起義軍高迎祥,就率領十萬人走過這條路。”

“可結果卻是,被明將孫傳庭堵在穀口,全部絞殺。”

“高迎祥兵敗被俘虜。”

“高迎祥這個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名號大家肯定不陌生。”

“高迎祥,自稱‘闖王’!”

“冇錯,最終推翻明朝的李自成,就是繼承了的這個名號。”

薑汶昂起頭分析道:“我覺得諸葛亮說得有理。”

“長安在什麼地方?在如今的閃西境內。”

“南邊是秦嶺,跟蜀漢隔絕開來,援軍很難快速到達。”

“東邊兒、西邊兒、北邊兒,都是曹魏的地盤。”

“就算魏延的五千人馬拿下了長安,麵對三麵夾擊,怎麼守得住呢?”

郭靜明反對道:“長安可是曾經的首都。城防肯定差不了。”

“隻要魏延能守到諸葛亮大軍馳援,不就穩了嗎?”

“最後再以長安為根據地,往四麵八方出擊,比從汗中出兵方便多了吧。”

王橸摸了摸下巴:“五千精兵對蜀漢來說,真的不是小數目啊。”

“萬一失敗了,丟了五千兵不說,再搭上一個上將魏延,那還怎麼玩?”

“蘇辰前麵寫的,蜀漢本就人才凋零,再出現這麼大的損失,那這個政權就全無希望了。”

韓鱈點點頭:“你們說子午穀,我不知道在哪。”

“剛纔薑汶老師說秦嶺,我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我爺爺在秦嶺帶過兵,小時候我爺爺帶我去過秦嶺的。”

“那邊很多地方,還是原始森林,路很難走的。”

“而且陰晴不定,說下雨就下雨。”

“現在開車過去都很麻煩,更彆說古代徒步翻山了。”

撒唄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這麼說的話,諸葛亮的策略就是正確的咯?”

顧長庚擺擺手:“也不儘然。”

“曆史冇有辦法假設。”

“我們更不能以其實時代的事情,來推斷三國的曆史。”

“誰也不可能知道子午穀奇謀到底能不能成功。”

“我不懂文學,但我聽說過一個詞,叫——人設。”

“蘇辰所寫的諸葛亮,一生謹慎。”

“無論是阻止劉備伐吳,還是七擒孟獲,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

“他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采納魏延提出的這條取險之路。”

顧長庚摸了摸鬍鬚,欣賞地看向蘇辰。

“最重要的是,以蘇辰所寫的諸葛亮的智慧,步步為營拿下隴西,然後居高臨下拿下長安,也是可行的。”

“而且這個打法,更加穩妥,成功率更高。”

蜀漢的勝仗,已經在蘇辰筆下展開。

直播間的觀眾,對這場戰役看得津津有味。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