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小福寶,從孃胎開始旺全家 第173章 分房子搬家
周氏還以為自己起的已經算早了,沒想到一開啟門,發現村裡好多人家都已經把自家行李裝好車,過來要給她家幫忙了。
秦家這邊東西比較多,主要是當初胡家留下的,再加上之前從山匪手裡收繳上來的武器什麼的。
還有就是章氏的藥櫃。
好在這藥櫃本來就是後做的,不是整個兒打在牆上的。
來了兩個會木匠活的村民,三下五除二就給分開拆下來了。
“大家小心點兒,彆把藥櫃裡麵的藥材弄灑了。”
“章大夫,您就放心吧,我們肯定原封不動把藥櫃給您運到黑風寨去。
“就是,秦三郎說寨子裡房子多,到時候咱們專門給您佈置出來一個醫館。”
“今年咱們跑山也注意多弄些藥材回來,保證給您這藥櫃塞得滿滿的。”
大家一邊乾活,一邊憧憬著今後的好日子。
章氏在一旁嘴角噙笑地聽著,甭管到時候能不能實現,此時聽著也讓人心裡頭高興。
這一大早晨,村裡除了餘老太太家,其他人家都在忙活。
就連小孩子都躲不掉乾活的命運,必須幫著大人拌一些力所能及的東西,還要記掛著自己的各種小玩意兒,生怕爹孃嫌麻煩順手就給丟了。
全村上下最清閒的,估計就是躺在章氏懷裡還沒徹底睡醒的參參了。
之前村裡出發去攻打黑風寨,她可是在大家不知道的地方出了不少力。
不但用靈力幫所有人驅除緊張,還一直遠端關注著一切,生怕出什麼疏漏。
所以等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參參反倒成了最累的一個,這兩天隻要逮到機會,就想多睡一會兒。
當太陽徹底升起來的時候,村裡家家戶戶已經都收拾妥當了。
所有的行李都已經裝在平板車上,老人,女人和孩子們也都有車可坐。
男人們則負責趕車。
秦仕謙帶著老金頭先行一步出發去黑風寨了,於是張熙和衛昊就騎著馬擔任起帶隊和殿後的工作。
浩浩蕩蕩的車隊便朝著黑風寨出發了。
之前秦愷峰帶人突襲黑風寨,一路上一個人都沒遇到,那都是參參的功勞。
如今黑風寨已經被打下來了,今天搬家的人手也多,所以參參就沒有再費力去驅除其他人。
如今天氣轉暖,出門的人也多了起來,所以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人。
鬆江村的人這回不用藏著掖著了,所以在路上遇到人也都是大大方方的。
偶爾遇到一個認識的,即便對方不問,他們都恨不得拉著人家多說幾句。
如此一來,估計鬆江村搬家的訊息,很快就要在附近村落傳開了。
因為人多東西多,所以即便都趕著車,也走得比較慢。
再加上還有許多老人孩子,所以晌午還特意找了個地方停下來,讓大家下車活動活動,順便吃個午飯。
所以等眾人到達黑風寨的時候,都已經接近傍晚了。
秦愷峰帶人開啟寨門迎接車隊入內。
寨門正上方和兩側的崗哨裡都有人手持長弓警戒。
寨子裡之前被火硝炸壞的地方也都收拾好了,隻有二門因為炸毀的比較嚴重,所以暫時隻是把破損的門板拆下去了,等大家安頓好了再重新做一個撞上就是了。
何劭對火硝用量控製的很準,隻炸開了門板,並沒有損壞兩側的折頁,所以維修起來也不費力。
隨著車隊漸漸都駛入寨門,大家才對黑風寨之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這麼多平板車居然能都駛進來,停在寨門內的空地上也絲毫不顯得擁擠。
鬆江村許多人雖然都知道黑風寨,也偶爾從門口經過,但是進入黑風寨的內部還都是第一次。
看到這寬敞的平地、錯落有致的台階、依山而建的一棟棟房子,都彆提多激動了。
雖然早就聽攻打黑風寨的村民說過裡麵有多大多氣派。
但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
鬆江村的老人們一個個都激動得眼圈兒濕潤。
孩子們更是興奮地不知如何是好,一個個站起身四處張望。
“爺爺,咱們以後就要住在這裡了麼?”
“爹,這裡好大啊,那些房子也都好高啊!”
“娘,哪套房子是咱家的啊?”
“大哥,咱們以後玩藏貓貓可有地方躲了!”
最後還是張熙回頭喊了一嗓子:“行了,彆鬨了。
“大家都在這裡下車吧,上麵都是台階,車拉不上去了。”
大家這纔回過神來,紛紛下車。
秦愷峰道:“行李放在這裡就行,我先帶你們上去,咱們先去看看房子,爭取儘快把房子分了,這樣大家的行李纔有地方擱。
“今天天已經有點晚了,後山的地咱們明天上午再分。”
秦愷峰都這樣說了,大家自然沒有意見。
大家紛紛下車,跟在秦愷峰後麵往上走。
這一路走上去的過程中,眾人也是眼睛都不知該往哪裡看纔好了。
黑風寨裡的房子,雖然有些被山匪們住的有些臟亂,但正經比鬆江村的要強多了。
鬆江村的房子,全都是低矮的土坯房,房頂也沒有瓦片。
夏天容易漏雨,冬天容易被雪給壓塌了。
還要經常更換房頂壓的稻草,不然時間長了還容易發黴。
而黑風寨裡的房子,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半磚瓦房。
所謂的半磚瓦房,就是用磚砌四柱,再用土坯糊牆,房頂鋪了瓦片。
雖說也不是完全的磚瓦房,但是質量好的卻不是一星半點兒。
首先,用磚砌的四柱稱重力更好,可以讓房子蓋得更好一些。
挑高高了,人在屋裡就不會覺得憋屈。
其次,房頂都鋪了瓦片,這樣無論下雨下雪,隻要瓦片不壞,就都不用擔心了。
就算有個彆破損了,也是哪裡壞了修哪裡,著實比以前省事不少。
所以當看到一路過來都是這樣的半磚瓦房的時候,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女人們都已經激動得快要無法自持了。
小孩子們雖然不懂這些區彆,但是看到這裡的房子更加高大,心裡也是說不出的歡喜。
秦愷峰一路將村裡人帶到半山腰的正廳。
“以後咱們村有什麼事,大家就都集中到這裡來商議解決。”
這正廳建得十分氣派,足夠容納下鬆江村的所有人。
大家進來之後看見老金頭已經坐在上首的椅子上了,他身旁空著一把椅子,應該是秦愷峰的。
嚴鴻山和袁明靖坐在另外一邊,棉簽桌子上擺著紙筆,兩個人還在頭對頭地小聲研究著什麼。
老金頭見秦愷峰帶著村裡人進來了,便搶先開口道:“分房子這件事呢,我想著村裡每家每戶的人數不一樣,結構也不一樣,抓鬮未必是個好法子。
“所以我昨天後半夜就讓秦三郎騎馬帶我先過來了。
“我已經看過寨子裡的房子,經過跟秦將軍,袁先生和嚴先生的商議,直接把這件事就敲定下來了。
“首先要說的是這個大廳,正如剛才秦將軍所言,以後這裡就作為村裡有事所有人聚集商討的地方。
“以後咱們村裡分東西,聚餐,也都固定在這裡了。
“其次呢,就是山頂最高處的那套院子。
“那裡原本是黑風寨寨主的住處,是正經的磚瓦房,無論是麵積還是質量,都是寨子裡最好的。
“我原本是想讓秦將軍一家住進去的。
“但是秦將軍不肯,打算動員村裡人一起把那套房子改造成山神廟,選個黃道吉日回村把山神爺的神像請過來,讓咱們可以繼續供奉山神爺,也希望山神爺可以繼續保佑咱們所有人。”
村裡人剛開始聽到房子已經分配好了,不免有些窸窸窣窣的竊竊私語。
但此時聽到秦愷峰把最好的一套院子讓出來供奉山神爺,大家立刻交口稱讚起來。
“要不說還得是秦將軍呢!就是高風亮節!”
“秦將軍這境界就是高,從來都不先為自己考慮。”
“要我說,秦將軍就是山神爺送來村裡,註定要帶著咱們過好日子的。”
“你還真彆說,咱們的好日子,就是從秦將軍平安從山裡回來開始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其中不乏誇讚秦愷峰的話。
甚至都已經有人在心裡開始想,秦愷峰當初在山裡失蹤那麼久還能平安回來,肯定不是凡人。
說不定他就是山神爺的化身,看不得村裡人受苦受難,所以來到村裡幫助他們的。
當然,這些念頭也隻敢在心裡胡亂想想,誰都不敢直接說出來。
老金頭等大家的議論聲漸漸變小,這才繼續道:“好了,咱們繼續說正事兒。
“這次分配房屋,我們已經儘力做到公平和照顧大家了。
“而且我老金以我大半輩子的名聲擔保,所有人分到的房子,絕對都會比大家當初在在村裡的好。
“但是我也把醜話說在前頭。
“我老金也不是神仙,沒辦法猜到你們每個人的心思,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
“好在黑風寨裡房子比較多,一會兒大家先去看房子,覺得滿意就把自己的行李搬進去,不滿意的話再來找我,咱們再一起研究。
“若是有私下裡想換房的,隻要雙方都同意,過來跟我說一聲就行。
“我說這麼說呢,最後的宗旨隻有一個。
“大家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能一起過上更好的日子,而不是為了生氣添堵的。
“所以一切以和為貴,萬事好商量。
“我可不希望看到村裡有人因為搬家吵架鬨騰,把喜事變壞事的。”
聽了秦愷峰這話,下麵眾人齊齊應聲。
“金叔,你就放心吧,我們心裡都有數。”
“就是,我們一路上來,寨子裡的房子都看得一清二楚,比村裡自家的房子強多了,誰要是還不滿足,那就讓他回村住土坯房去!”
“金大哥,你不用擔心,來的路上我們這幫老家夥,都已經敲打過他們了,誰要是敢鬨事兒,我們頭一個饒不了他們!”
“好,既然大家都達成共識了,那咱們就去看房子吧。”老金頭說完扭頭看向一旁的嚴鴻山和袁明靖,“嚴先生,袁先生,接下來就交給你們了。”
嚴鴻山拿起桌上的紙,這已經是經過討論定下來,重新謄抄過的最終版本了。
“大家是打算我帶著你們一家家看過去呢,還是想直接去自家的住處呢?”
村裡人一聽這話,麵麵相覷,不知道這兩個選擇有什麼區彆。
袁明靖補充道:“我們已經都給寨子裡的房子編好了號碼,以後一說幾排幾號就能直接準確找到那家。
“如果大家想要跟著一起看看各家的房子,那咱們就一家家地走一遍。
“如果大家急著想先收拾自己家,那就把號碼告訴你們,大家各自去找自家的房子便是了。”
村裡人聽了這話,頓時為難起來。
他們既想看其他人家的房子,又恨不得立刻能夠先看到自己家的樣子。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纔好了。
最後還是老王頭道:“要我說,咱們村一共也沒多少人,大家不如跟著嚴先生和袁先生一起,挨家看一遍再各自回家。
“這樣一來,萬一有人想要互換房子,也可以趁著東西還沒搬進去儘早商量。
“你們說是不是?”
大家一聽,老王頭說得果然有道理,齊齊點頭。
“對,就按老王叔說得辦吧!”
“我也覺得老王叔說的有道理。”
“勞煩嚴先生和袁先生帶我們在寨子裡看看,大家也正好熟悉一下。”
見大家都這樣說,袁明靖和嚴鴻山便拿著那張紙,帶著眾人出了大廳。
“這邊一排房子,都靠著路邊,隻有後院沒有前院,而且院子也都比較小。
“我們跟秦將軍和金叔商量過了,決定這一排就不安排住人了,留給章大夫,黃老鞄他們做醫館、皮匠鋪、鐵鋪來用。
“所以大家的住處是從後麵第二排的院子開始的。
“把頭第一家就是王叔家。
“你家人多,這套房間多、院子也大。
“呂剛一家就被安排在你家隔壁。
“王叔,王嬸兒,你們快進去看看,滿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