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人間第一武夫 > 第221章 智者寡言善者不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人間第一武夫 第221章 智者寡言善者不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相思閣。

紀王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鄭重的問道:“真的決定了?”

安寧郡主點了點頭,故作灑脫:“決定了,嫁誰不是嫁,男人嘛,差不多就行了。”

紀王忽然有些心疼起來,一股莫名的火焰,在心頭止不住的冒。

可他還是強壓怒火,耐心說道:“你跟父王說老實話,你要是真喜歡這小子,父王給你做主!雖說依照祖製,郡馬不得納妾,但這小子未必不能破例。”

“男人嘛,三妻四妾也冇什麼,大不了讓蕭丫頭做小,本王也不是不開明。至於陛下那邊,父王去說便是。”

他微微歎息一聲:“成親是一輩子的大事,父王不想你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昨夜父王說的那些話,也隻是一時的氣話。你若是不想嫁人,父王就陪著你。你若是非那小子不嫁,父王就讓他娶你!”

“父王不管陛下怎麼想,也不管徐長卿怎麼想,總之在父王心裡,這天下之事,都不及你的幸福重要。”

安寧郡主那死死封鎖的眼淚,終究還是冇有防住。

晶瑩的淚珠,順著眼眶流了下來。

她輕輕的靠在紀王懷裡,感受著父親寬厚的胸懷,終究還是冇能忍住,輕聲啜泣著道:

“父王,女兒……心裡難受。”

紀王輕輕拍打著安寧郡主的後背,溫聲細語的安慰道:“冇事的,冇事的,有父王在,一切都會好的。就算天塌了,也有父王給你頂著!”

他當然知道,世間之事,最難勉強的就是感情。

他可以為女兒做任何事,可唯獨無法左右一個人的感情。

至於賜婚……

有徐長卿在,巍巍皇權,也無法讓薑峰妥協。

紀王微微轉頭,眸光看向屋內。

那裡懸掛著一幅畫像。

畫中之人,便是他這一生最愛的人。

王妃已經逝世二十三年,可他仍然無法忘記。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深情之人,必不會因外界而有所改變。

薑峰剛纔說的話,他也都聽到了。

這小子也是個深情的種。

因此,哪怕蕭淩雪死了,薑峰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可要想改變這小子的想法,隻能從蕭淩雪身上下手。

紀王麵露沉凝,眼底倏然閃過一抹堅定之色。

……

秋闈已經結束。

可學子們並未離開長安。

江鴻本想找薑峰一敘,可接著便聽到,薑峰因違抗聖意,被罰幽禁於王府。

打聽之下,這才得知前因後果。

當今國舅,天子賜封的承恩伯,竟然在長安城內被人所殺。

天子腳下,賊子竟如此猖狂?!

而且那凶手還特意偽裝成薑峰的模樣,以至於對方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幸好,不良人明察秋毫,替薑峰洗清了嫌疑。

如今就連抗旨一事,也有了明確的結果。

究其原因,竟是四大都尉揣摩聖意,這才造成了誤會。

天子也對四位都尉作出處罰,廷杖二百,罰俸三年!

對於八境武夫來說,廷杖二百跟廷杖二十冇什麼區彆,甚至打不打都一樣。

八境武夫皮糙肉厚,執刑的宮廷侍衛修為最多五境,縱是拿刀去砍,都未必傷得了他們分毫。

這種處罰,更多的隻是一種形式。

百姓自然不知其中的差彆,但文武百官卻是知曉,隻是冇人敢提出異議。

於是。

當殺人的嫌疑已經解除,當抗旨的原因也被抹去,薑峰自然不必再受處罰。

很快,天子的旨意下來了。

薑峰除魔衛道,保護郡主有功,特此解除幽禁,官複原職。

百姓們有的拍手叫好,有的依舊憤懣不平。

叫好者自然是覺得薑峰是個為民除害的好官。

不平者卻是覺得薑峰行事囂張,而天子太過縱容。

有人覺得,縱然是四位都尉假傳聖意,但在那一刻,薑峰就不應該反抗。

哪怕事後再將四位都尉定罪,也不能抹去這個事實。

“儘管那不是陛下的旨意,但薑峰抗旨,也是事實。”

“此子內心,必有反意!”

“陛下糊塗啊,如此寬厚薑峰,怕是要養虎為患啊。”

說這些話的,大都是參加秋闈的學子。

他們本就是文人出身,在朝在野,代表著文官文人,與武夫本就是一種對立。

許多人嘲笑景國文人看不起武夫,覺得這是本末倒置的一種製度。

文帝當年的構想自然是好的。

文人治世,武人護國。

可再好的想法,一旦牽扯到了利益之爭,總歸會變成另一個模樣。

當景國的文人開始變多,身在這個圈子,自然要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

天底下能夠成為武夫的人自然也不少,可能夠成為超凡武夫的又有幾人?

連踏入六境,五境者,都隻能算是少數。

大部分練了一輩子,也隻是踏入金剛境,甚至連金剛境都冇有。

可一個讀書人,寒窗十載,當上縣令,就能號令武夫。

文武之間,漸漸就會失衡。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景國文武之間的對立,也愈發的深刻。

文人一旦有了權勢,自然是要大力的排斥武夫。

文人也常常視武夫為草莽,文官更是視士卒為屠刀,為工具。

武夫戍衛邊疆,守住了是理所應當,守不住便要問罪處斬。

唯有真正一心為國者,纔會深刻的明白,武夫對於景國的作用!

景國的強盛,是基於武力的強大。

昏聵無知者,利慾薰心者,纔會整天想著文武對立,纔會想著如何排除異己。

因此。

當有人詢問江鴻,關於薑峰抗旨不遵一事的看法,江鴻隻是淡淡說道:

“智者寡言,善者不爭。”

“天子的決定,就是最好的結果。”

可還是有人非要站出來抬杠:

“難道天子就一定是對的嗎?就如這一次,禦史言官,本就有彈劾之責,天子如此作為,往後還有誰敢諫言?”

有人深深歎息:“言官不敢言,國將不國矣。”

有人深以為然:“薑峰抗旨,說明他本就冇有敬畏之心。天子還如此包庇,甚至為了保他,強行處罰並無過錯的禦史……如此剛愎自用,豈是為君之道?”

江鴻聽著他們大肆抨擊當朝者,自以為人間清醒,隻覺得自己跟他們不是一路人。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