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任務:從安陵容開始 > 第103章 眼明心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任務:從安陵容開始 第103章 眼明心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不說碎玉軒這邊,崔槿汐好不容易攔下了衝動之下想有所動作的甄嬛。

再看翊坤宮內,華妃、麗嬪、曹琴默三人請安後,紛紛回到翊坤宮入座。

華妃猛灌了幾口茶水潤潤喉嚨,一臉興味地對另外二人說道:

“本宮真是小瞧了這個昭貴人,沒想到關鍵時刻,她言辭竟然如此犀利,倒叫本宮有些另眼相看了。”

麗嬪本就嘴笨,連忙附和:“是啊,這昭貴人平日裡看著清俊典雅,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說起話來條理清晰,直戳人心窩,難不成文人墨客說話都是這樣的?”

華妃心中好奇,便開口問曹琴默:“咱們之中就你與這昭貴人有些交流,依你看,她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曹琴默其實打心底裡為今天昭貴人的表現感到欣喜,她十分看好安陵容。

一直以來,她都沒能完全看透安陵容,這說明安陵容心思深沉。

再加上今日安陵容言辭犀利、直擊要害,也側麵證明她有脾氣、不好惹。

曹琴默恰恰欣賞這種有脾氣的人,像敬嬪那種任人拿捏的人,雖說能自保,卻保護不了自己和溫宜

但像安陵容這般平日裡韜光養晦,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一擊必中的,她由衷地欣賞。所以,在華妃問話時,她有心替安陵容周旋,不想讓華妃對其過度關注。

“娘娘,”

曹琴默緩緩說道,

“這昭貴人看著柔弱,實則內裡是個要強的。看著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沒想到心裡卻是通透著的。

今日這番話,既維護了自己,又沒落下把柄,還扯出了甄嬛的許多謀劃,足見其是有主意的。

不過嬪妾覺得,娘娘也不必將她放在心上。

論恩寵,她比不過甄嬛;論特殊對待,她又沒有皇上欽賜的協理六宮之權。

即便娘娘想對付她,也該排在甄嬛與沈眉莊之後。

況且,經過今日之言談,嬪妾才發現這莞貴人也是胸有溝壑之人。

就像昭貴人所說,她在閨中就有意讓自己美名遠揚,怕是其家族對她的調教不止於此,肯定還有其他後手。

如此看來,這個甄嬛是萬萬不可小瞧的,咱們還是得多把注意力放在甄嬛身上。

而且,看今日皇後娘娘在您說話之後,迫不及待地就想拉著昭貴人下水,也側麵證明這昭貴人跟皇後沒什麼關係。

她獨自一人在這後宮之中,寵愛上又排在娘娘您等幾人之後,實在不足為慮。”

麗嬪聽後也介麵說道:“是啊,看她今日言語,臣妾也不想平白無故招惹這昭貴人。

這種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事不關己就隱忍不發,一旦涉及自己就要人命的角色,臣妾可不想招惹。”

華妃其實心裡也是這麼想的,她的頭號目標是皇後、甄嬛和端妃。

這安陵容畢竟家世太差,況且皇上雖對其另眼相待,但還遠不到能威脅到自己的程度

其實,華妃心裡還有些欣賞昭貴人的行事風格,不過這話她當然不會跟曹琴默和麗嬪講。

她隻是懶洋洋地對曹琴默說道:“本宮看你對這昭貴人維護的態度,想來你們相處得還不錯嘛。”

這話裡話外,都透著對曹琴默維護安陵容一事的在意。

曹琴默聽華妃這麼一說,心裡猛地一咯噔,嚇得立刻就要彎腰向華妃請罪。

還沒等她開口,華妃便慵懶地擺了擺手,說道:“本宮又沒怪你,何必做出這副姿態。

你與她交好,本宮不反對,這是你個人的事,隻要你不耽誤本宮的事,難道本宮還能攔著你與人說話不成?

本宮可不是皇後那等老氣橫秋、容不得人的人,就算將來本宮當了皇後,也隻會靠雷霆手段,秉公處理事情。”

麗嬪在一旁也幫著附和:“你快起來吧,娘娘沒怪你。

況且昭貴人那人,就連本宮也很是喜歡,不惹事,有才情,關鍵時候還能撐得住場麵。

等有機會,也替我引薦引薦,正好我還想要昭貴人畫的畫作呢。”

之後幾人又說笑了幾句,翊坤宮這邊幾人便把這事兒暫時放下了。

而在壽康宮內,殿內香煙嫋嫋,太後坐在一旁,慢悠悠地飲著茶水,看著默默抄寫佛經的沈眉莊,想著剛才竹溪傳來的訊息,不禁開口詢問道:“眉莊,哀家聽聞今日請安的時候,出了些事情?”

沈眉莊對此並不感到奇怪,畢竟眼前這位可是太後,整個後宮中真正說一不二的人物。

不管太後想不想知道,總會有人主動把訊息送上門。

更何況太後在這後宮中曆經數十年風雨,又有什麼事情能逃得過她的眼睛呢?

於是,沈眉莊毫無隱瞞,不摻雜任何個人傾向,原原本本地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向太後講述了一遍

太後聽罷,略一思忖,便猜出這定是華妃所為。

華妃看不慣莞貴人受寵,夥同幾人一起發難,還故意拿莞貴人與昭貴人作比較,意在挑起兩人爭端,好坐收漁翁之利。

這手段雖說粗糙淺顯,如今看來卻十分奏效。

即便隻是聽沈眉莊描述,太後也不難想象出這莞貴人今日是何等尷尬。

太後聽完,臉上未顯露出明顯的態度,反而開口問道:

“哀家聽聞,你與莞貴人情誼深厚,情同姐妹,可有此事?”

沈眉莊一時也摸不透太後這般詢問的意圖,

在太後麵前,她也不敢有絲毫隱瞞,於是放下手中的筆,恭敬地回道:

“回稟太後,嬪妾年幼時便與莞貴人相識,那時相處得極為親密。

長大後雖分隔兩地,但也偶爾會有書信往來。

剛入宮那段時日,嬪妾與莞貴人的確交情甚好,隻是近來因各自都有事務纏身,聯係便不像從前那般頻繁緊密了。”

太後似是明知故問,接著開口道:“可是因為你時常陪伴在哀家身邊,才疏了與她的往來?”

太後此番發問,也有意試探沈眉莊。

其實,無論沈眉莊如何回答,她心裡都有數。

畢竟,有嬪妃主動親近自己,她怎會不把其中的緣由、前因後果打聽清楚?

她可不想人到暮年,還被小輩利用,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一問,便是要試試沈眉莊的心性。

雖說這幾日觀察下來,這沈眉莊看起來還算是個正直的人,沒有那些陰詭的小心思,但太後深知

“人不可貌相”

的道理。

她這輩子在康熙的後宮中吃了不少虧,那些坑害她的人,表麵上往往都是慈眉善目,開口後也都是慈悲之詞,可真到了算計她的時候,卻絲毫不留情麵。

她現在雖已貴為太後,但她還要為烏拉那拉氏家族和老十四活著,絕不能被人利用了,去消磨和那孽障本就不多的母子之情。

所以,即便沈眉莊在伺候自己,她也還是會在平日裡不經意間對其進行考驗一下。

沈眉莊微微福身,神色誠懇,不慌不忙地開口說道:

“太後明鑒,嬪妾入宮以來,犯下了不少過錯,不僅遭了禁足之罰,還被罰抄宮規。

細細想來,一來是嬪妾自己行事不夠周全、思慮欠妥;

可另一方麵,也與莞貴人有所關聯。

莞貴人聖眷正隆,恩寵優渥,嬪妾與她自小相識,情誼深厚。

可在這後宮之中,與她交往過密,難免被其他嬪妃視為同黨,招致敵視。

嬪妾因此吃了不少暗虧,有苦難言。

嬪妾入宮,本是為了侍奉皇上,以及光耀家族門楣,實在不願過多捲入這些紛爭之中。

所以纔想著能托庇於太後身邊,陪太後靜心禮佛,日後也能更好地伺候皇上。

過去的那些紛擾,嬪妾著實不想再沾染了,還望太後能體諒嬪妾的心思。”

太後聽了沈眉莊的話,不禁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

她心中所想,沈眉莊主動前來侍奉自己,主要原因大抵就是如此。

畢竟沈眉莊還執掌著部分宮權,若依舊與聖寵優渥的甄嬛交好,好事都被她們姐妹占儘,那其他嬪妃還如何在這後宮立足?總不能事事都順著她們。

太後也是知曉,甄嬛和沈眉莊二人都曾被禁足,而禁足之後,莞貴人複寵卻並未出手拉拔沈眉莊。

在太後看來,這再正常不過。

現如今的後宮的這些心思手段對她而言,可是簡單太多了。

想當年,她身為德妃時,那後宮簡直是暗流湧動,殺意橫生。

爭寵奪權的戲碼每日都在上演,各種陰狠毒辣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早就見怪不怪了。

正因如此,太後對甄嬛沒有出手幫助沈眉莊一事,絲毫都不覺得奇怪。

此次不過是甄嬛未搭把手幫沈眉莊,這沈眉莊便有些心灰意冷,也委實有些軟弱。

但心灰意冷也並非全然是壞事,單從這一點上,太後就能看出這沈眉莊心性還算是純良。

至少她沒有因此記恨甄嬛,反手去害她。

而是另謀出路,為自己在後宮的生存打算。

太後覺得,像沈眉莊這般沒有太多彎彎繞繞心思的人,著實不錯,這也是她欣賞沈眉莊的緣由之一。

至於那個莞貴人,太後實在不願多費心思理會。

她心裡明白,有宜修在這後宮之中,莞貴人想要有個好結局,簡直難如登天。

就憑宜修對柔則那深入骨髓的恨意,不管莞貴人是柔則的替身,還是所謂的轉世也好,

她都是宜修首要對付的目標之一,說不定現在已經在暗中下手了。

所以,對於這樣一位盛寵加身的嬪妃,隻要不鬨到自己麵前,太後便懶得理會。

在這後宮之中,得寵之人招來萬千寵愛,同時也會招致萬千記恨,不過是常態罷了。

想讓莞貴人命喪黃泉、不得好死的人多了去了,自己一大把年紀,實在犯不著下場摻和此事,她向來相信自己的好侄女的手段。

便就此岔開了這個話題,對沈眉莊說道:

“你是個好孩子,就是心思單純了些。不過心思單純也有好處,適合多抄寫些佛經進獻給佛祖。

往後你沒事就常來哀家這兒,多替哀家抄抄佛經。至於其他的那些是非之事,隻要你不主動沾染,旁人也不會無端把麻煩往你身上推。”

沈眉莊瞬間領會了太後的意思,感激不已,連忙向太後叩謝,隨後繼續靜下心來抄寫佛經。

一時間,室內又恢複了一片靜謐祥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