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從安陵容開始 第469章 這是被卸磨殺驢了?
其實甄嬛心裡何嘗不明白?華妃是明晃晃的歹毒,而皇後是暗地裡的陰狠。
偏生她從未執掌過宮權,人手也伸不到翊坤宮,既沒法提前防備,也沒法主動出擊,
再聽了敬嬪這明顯退縮的話......她也隻能攥緊了帕子,順著敬嬪的話低聲道:
“姐姐說得也對,那眼下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護住淑和後,再慢慢謀算吧。”
而敬嬪自然也從甄嬛的話中,察覺聽出了她藏著的不快,和一些其他的想法。
但她卻半點也沒在意
——經今日這一遭,她纔算徹底看清,自己怕是高估了眼前的這位莞貴人,
這敵人多不說,還都是些能在皇上跟前說上話的狠角色。
於是敬嬪也索性不再繞彎子,順著淑和的事,把心裡的底線明明白白說了出來:
“往後你我依舊是盟友,宮裡難走時,該守望相助的地方我也絕不會含糊。”
接著她把目光落在淑和身上時軟了些:“但要說到冒險出頭、或是牽扯太深的事,淑和是絕不會沾的。
這孩子已經跟著咱們受了不少目光,我不能再讓她為任何事賭上安穩,也希望妹妹能理解我的苦衷。”
甄嬛聽了這話,差點被氣笑
——
什麼苦衷,這分明就是卸磨殺驢!
可眼下她還沒重回嬪位,位分上本就比敬嬪矮一截,隻能壓下心頭翻湧的情緒,臉上依舊掛著笑:
“我自然明白姐姐的苦衷,都是為了公主好,我又怎會不懂?我也絕不會讓公主去犯險的。”
她頓了頓,話裡帶著點隱晦的提醒:“隻是姐姐既想讓淑和避開皇上的青眼,倒也該早做打算纔是。
如此,妹妹也就不多打擾了,姐姐莫怪
——
畢竟你頭回當母親,想護著公主平安,也是應該的。”
“那好,你便先走吧,我也帶淑和回宮了。”
說罷,相對無言的兩人也就此彆過。
回宮的路上,敬嬪牽著淑和的手,慢悠悠走著,忽然像是隨口提起般問道:“淑和會怪敬娘娘這般安排嗎?
會怪敬娘娘膽小,放著這般好的機會不讓你出頭,還婉拒了你莞娘孃的提議嗎?”
淑和仰著小臉想了半晌才開口:“先生說過,風險和機遇是一起的。但您這麼安排,也肯定有道理,淑和聽您的。”
聽了這話,敬嬪也知淑和定是想同皇上親近一番。隻是礙於自己這個養母,才說出風險機遇並存,和聽您的的話。
她另一隻手攥緊了帕子,同時也暗自歎氣,自己素來膽小怕事,活像她宮裡養的老龜一般,凡事隻敢縮著,
可她的這份小心翼翼,也全是為了護著眼前的淑和啊......但現下看來,淑和公主和莞貴人卻都不是這般想的。
這也讓她不禁反思,難道真的是自己太膽小了?把安穩看得太重,反倒誤了事?
她這邊沉默著,淑和也就沒再出聲,隻是小手確實悄悄的攥緊了。
她早看清了自己的處境:這宮裡可是馬上就要添上第三位公主了,而她這個
“大公主”
也隻會越來越不值錢。
再大些,說不定就要被送去和親。一想到要像那些遠嫁的公主一般,幾年就沒了性命,她就驚恐的渾身發顫。
所以,她想搏一搏,可身邊的這位養母,卻偏偏是個隻想求個安穩的。
所以她今日替甄嬛出頭,也是因為她覺得,隻有像莞貴人那樣爭,纔能有條活路
——
不讓,難道她就真要眼睜睜等著被送去蒙古和親,然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嗎?她又怎麼肯?
這也是淑和至今隻肯叫敬嬪
“敬娘娘”
的緣故。因為她從沒真覺得,她的這位養母是為自己著想。
方纔敬嬪提曹琴默為溫宜妹妹投靠昭妃,淑和心裡早就翻江倒海了,人家母親會為孩子謀後路,那她呢?
她覺得自己就像隻被圈養的小貓小狗,被敬嬪安穩的養上幾年,等父皇一道聖旨下來,再被打扮得齊齊整整後,
乖乖的送去蒙古和親。敬嬪口口聲聲說是
“為她好”,可淑和清楚,那不過是為了敬嬪自己的安穩罷了。
華妃即便再兇殘,也不可能對她一個孩子動手?而她出頭後,被報複的也該是莞娘娘和敬嬪這個養母。
連莞娘娘都不怕,可她這位養母卻怕成這樣。連為她扛事的本事都沒有,叫她怎有信心,跟著她在這宮裡熬下去?
至於真心,這宮裡真心最不值錢。莞娘娘雖不是全然為她,可至少也沒害過她,彼此也是互惠互利的實在;
可她這位養母,嘴裡天天掛著
“為你好”
的真心,卻連半點為她爭一爭的勇氣都沒有,更是連動都不敢動一下。
比起那些虛頭巴腦的
“安穩”,她倒覺得莞娘孃的
“爭”
更實在些
——
至少那樣,她還能看見點不被送去和親的希望,而不是困在敬嬪的保護裡,等著將來被當作禮物送出去。
若敬嬪知道淑和此刻的心思,怕是要氣個倒仰。
說到底,她們這對養母女,終究是段孽緣,而真正該收養淑和的也當是甄嬛才對。
而甄嬛這邊,也早已憋了滿肚子火。她先前為了給敬嬪爭這個女兒,又是被皇上斥責,又是降了位分,
更還落了個不慈的名聲,可到頭來竟換得這般對待。
一路上她一言不發,剛回碎玉軒就打發了所有人,對著崔槿汐便發了火:“她這算什麼?
我算看明白了,她為何在宮裡不得人待見,這宮裡人的眼光真是半點都沒錯!
就她這樣,隻會躲在後麵說漂亮話,半點用都沒有,誰樂意同她相交?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選了幫她!”
崔槿汐今日也被敬嬪的做派氣著,可身為奴婢,終究不能火上澆油,隻能溫聲勸道:
“小主彆氣壞了身子,至少淑和公主是個聰明孩子,還懂得感恩。”
提起淑和,甄嬛的臉色稍緩,語氣裡添了幾分惋惜:
“是啊,淑和這孩子是真好,機靈又通透,跟著敬嬪實在是可惜了。”
她頓了頓,眼神漸漸冷了下來,“既然敬嬪這般不識抬舉,往後我也不必再同她掏心掏肺。
這樣的盟友,半點用處沒有,反倒惹來一堆麻煩。皇上先前或許還覺得我在宮裡孤立無援,如今倒好。”
她攥緊了帕子,語氣裡滿是決絕:“說到底,是她先不守承諾,往後也彆怪我不講情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