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那些事兒 第137章 讓你獲益匪淺的10條人性潛規則
1、跟人建關係的絕招:向對方請教——順著“好為人師”的心,拉近距離
村裡的後生小栓,剛搬去鎮上時沒什麼朋友,想跟隔壁開五金店的李老闆處好關係,卻不知道怎麼開口。周老栓跟他說:“你不是想修農機嗎?李老闆修零件的手藝好,你找他請教‘怎麼看農機軸承壞沒壞’,他肯定樂意說。”
小栓照著做,拿著壞軸承去找李老闆:“李叔,我這軸承不知道咋回事,農機轉著總響,您幫我看看唄?您懂這個,比我瞎琢磨強多了。”李老闆一聽,果然來了勁,拿著軸承跟他講“看磨損痕跡”“聽轉動聲音”,講完還幫他找了個新軸承。小栓趁機說:“您這麼一說我才明白,以前我咋都看不懂,還是您厲害!”後來小栓常找李老闆請教小問題,兩人慢慢熟了,李老闆還幫他介紹了不少修農機的活。小栓說:“原來請教這麼管用,順著彆人擅長的地方問,再誇兩句,人家就願意跟你來往了。”
2、學會合法走捷徑:動腦子避競爭——彆擠內卷賽道,找條“少有人走的路”
鎮上的小李,以前總按“規矩”來:不抽煙不喝酒,每天準時上下班,覺得“好好乾活就能漲工資”,結果乾了三年,工資沒漲多少,日子過得緊巴巴。而他的發小老王,沒按“常規”走——看到大家都在城裡開餐館,他沒跟風,反而回村裡幫人種反季蔬菜,還拍短視訊賣貨,沒兩年就賺了不少錢。
小李不解,問周老栓:“為啥我按規矩來,卻不如老王過得好?”周老栓說:“好好上班、跟人內卷,是彆人給你定的路,走的人多了,自然賺不到錢。真正會賺錢的,是找沒人走的路——彆人都去城裡,老王回村裡;彆人都開店,老王做短視訊。隻要不違法,動腦子避開競爭,比擠在一條道上內卷強多了。”後來小李也學著“避競爭”,不再隻靠上班賺錢,而是利用下班時間幫人修家電,慢慢也多了份收入,日子漸漸寬鬆起來。
3、成年人很現實:關係長久靠價值——沒價值的交往,早晚會散
村裡的張嬸,以前總愛“湊人情”——誰家辦喜事她都去幫忙,誰家有困難她都去安慰,覺得“真心對人,人家就會真心對我”。可後來她生病住院,以前她幫過的人,沒幾個來看她;她想找鄰居幫忙收玉米,也沒人願意搭把手。張嬸又委屈又難過,跟周老栓訴苦。
周老栓說:“成年人的關係,靠的不是‘你幫過他’,是‘你對他有用’。你以前幫人,都是些搭把手的小事,人家未必記著;可要是你會種反季蔬菜,能教彆人賺錢,或者你會修農機,能幫彆人解決問題,人家才會主動跟你來往。要麼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彆人需要你;要麼就彆抱怨彆人不跟你來往——沒價值的關係,早晚會散。”張嬸聽了,不再隻“湊人情”,而是跟著周老栓學種反季蔬菜,慢慢成了村裡的“種菜能手”,彆人都主動找她請教,關係也比以前穩固多了。
4、憎恨傷不了人,隻會亂了自己——最好的複仇是活得比他好
村裡的王會計,以前被同事搶過評優機會,還被同事背後說壞話,他心裡一直憋著氣,天天琢磨“怎麼報複”,結果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工作也總出錯,反而被領導批評。
周老栓跟他說:“你恨他,他該咋過還咋過,反而把你自己的日子攪亂了,這劃算嗎?憎恨是最沒用的報複,你不如把這事忘了,好好乾活、好好賺錢,等你過得比他好——你評上了更高的職稱,賺了更多的錢,他看著眼紅,這纔是最好的複仇。”王會計聽了,不再想“報複”,反而專心工作,還利用業餘時間考了會計證,後來被調到鎮上的財政所,待遇比以前好很多。再見到以前的同事,對方反而主動跟他打招呼,王會計說:“現在我過得好,根本不在乎以前的事了——活得比他好,比啥報複都管用。”
5、對所有人一樣好,等於對所有人都不好——差彆付出纔有人領情
村裡的小芳,以前總當“爛好人”——朋友找她幫忙繡東西,她不管自己忙不忙都答應;鄰居借她的針線、剪刀,她從不拒絕,結果大家都覺得“她幫忙是應該的”,不僅不領情,還總找她麻煩。有次她沒幫朋友繡東西,朋友還說“你以前都幫,現在咋不幫了”,小芳特彆委屈。
周老栓跟她說:“你對所有人都好,彆人就分不清你對誰真、對誰假,覺得你的好不值錢。你得學會差彆付出——對真心對你的朋友,你多幫點;對隻是想占便宜的人,你該拒絕就拒絕。比如你最好的閨蜜找你繡東西,你可以幫;對總找你借東西不還的鄰居,你就說‘我也要用’。朋友在精不在多,差彆付出,纔有人記你的情。”小芳聽了,不再隨便幫所有人,隻對真心對她的人好,慢慢大家都知道“她的好不是隨便給的”,反而更珍惜她的幫忙,關係也更融洽了。
6、壞人不會因你的退讓變好——要麼忍,要麼讓他怕
村裡的小李,以前總被鄰村的混混欺負——混混搶他的水果,他不敢反抗;混混罵他,他也不敢還嘴,覺得“退讓一下就沒事了”。可結果呢?混混變本加厲,不僅搶他的東西,還故意弄壞他的水果攤。
周老栓跟他說:“壞人不會因為你退讓就對你好,你越忍,他越覺得你好欺負。要麼你就徹底忍,不管他怎麼欺負都不吭聲;要麼你就豁出去,讓他知道你不好惹——比如他再搶你東西,你就跟他吵,或者找村支書、找派出所,讓他怕你。隻有讓他怕你,他才會尊重你,不敢再欺負你。”後來小李不再退讓,混混再搶他東西時,他直接跟混混吵了起來,還找了村支書。村支書批評了混混,混混再也不敢欺負小李了。小李說:“以前總覺得退讓能解決問題,後來才知道,對壞人,隻有讓他怕,他才會老實。”
7、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沒實力時,彆拿尊嚴說事
鎮上的傢俱廠,有個年輕員工叫小張,總愛“講尊嚴”——領導讓他幫著搬傢俱,他說“我是來做設計的,不是來搬東西的”;客戶對設計提意見,他說“你不懂,這是專業的”,結果領導不喜歡他,客戶也不願意找他做設計,沒半年就被辭退了。
而另一個員工小王,雖然設計能力不如小張,卻很“會演”——領導讓他搬傢俱,他笑著說“沒問題,正好活動活動”;客戶提意見,他說“您說得對,我再改改,肯定讓您滿意”,慢慢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客戶也越來越多。周老栓跟小張說:“沒實力的時候,彆總拿尊嚴說事。演技好不是裝假,是懂得變通——你幫領導搬東西,領導會覺得你懂事;你聽客戶的意見,客戶會覺得你靠譜。等你有了實力,不用演,彆人也會尊重你;沒實力時,拉不下臉,隻會錯過機會。”小張聽了,後來找工作時不再“講尊嚴”,慢慢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8、弱者的善意很廉價——沒實力時,裝冷酷是保護自己
村裡的後生小栓,以前總愛“掏心掏肺”——沒什麼錢,卻總請朋友吃飯;看到彆人有困難,哪怕自己幫不上忙,也會主動安慰,結果朋友覺得“他的飯不值錢”,彆人也覺得“他的安慰沒用”,不僅不領情,還總把麻煩事推給他。
周老栓跟他說:“沒實力的時候,你的善意就像路邊的野草,沒人在乎。你請朋友吃飯,朋友覺得你‘應該請’;你安慰彆人,彆人覺得你‘多管閒事’。不如裝得冷酷一點,彆隨便對人好——不是為了裝酷,是為了保護自己。等你有了實力,比如你能幫朋友找工作,能幫彆人解決難題,再對人好,彆人才會珍惜。”小栓聽了,不再隨便對人好,反而把精力放在學修農機上,慢慢有了本事,朋友也開始尊重他,不再隨便麻煩他了。
9、與其委屈維係不適的關係,不如果斷轉身——討好換不來好處,隻會助長他的氣焰
村裡的張叔,以前總“委屈自己”——跟合夥人做生意,合夥人總占他的便宜,他怕關係哄僵,一直忍著;朋友借他的錢不還,他怕朋友不高興,也不敢要,結果合夥人越來越過分,朋友也總找他借錢,張叔的日子過得越來越難。
周老栓跟他說:“你越委屈自己,彆人越覺得你好欺負,越不會給你好處。與其忍著,不如果斷轉身——合夥人占你便宜,你就跟他散夥;朋友借你錢不還,你就彆再跟他來往。要麼就找他的軟肋,比如合夥人怕村支書知道他占便宜,你就跟村支書說;朋友怕彆人知道他借錢不還,你就跟街坊鄰居說,讓他怕你。討好和委屈,隻會讓他更囂張。”張叔聽了,不再忍合夥人,跟他散了夥,還找村支書要回了被占的錢;也跟借錢不還的朋友斷了來往,日子慢慢清淨了。
10、彆指望誰帶你逆襲——沒人會把賺錢門道告訴你,靠自己才靠譜
村裡的小李,以前總盼著“有人帶他賺錢”——看到彆人開小吃攤賺了錢,他就問人家“在哪學的手藝,在哪找的門麵”;看到彆人做短視訊火了,他就問人家“怎麼拍視訊,怎麼漲粉絲”,可彆人要麼敷衍他,要麼說些沒用的,小李一直沒賺到錢。
周老栓跟他說:“彆傻了,賺錢的門道都是彆人的飯碗,怎麼會隨便告訴你?告訴你了,你就成了他的競爭對手,他還怎麼賺錢?上升的通道也一樣,彆人隻會給對他有好處的人,不會給你。沒人會無條件帶你逆襲,要麼你給彆人好處,比如你幫他乾活,他教你點本事;要麼你就自己琢磨,自己找門路——靠自己,才最靠譜。”小李聽了,不再指望“彆人帶”,而是自己琢磨開小吃攤,慢慢摸索出了好吃的配方,找了個便宜的門麵,雖然剛開始賺得不多,但慢慢也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