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那些事兒 第45章 彆不信,這樣下去,人一兩年就廢了
有朋友跟我訴苦:天天上班像丟了魂似的,混到下班就抱著手機刷到後半夜,週末往床上一躺就是兩天,日子過得像磨盤轉圈,周而複始。他自己也清楚這麼下去不行,可就是提不起勁兒改變,末了問我:“人真能在一兩年裡徹底廢了嗎?”我告訴他:“當然能,這可不是嚇唬人。”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界環境再差,頂多是推波助瀾;真正把人拖垮的,從來都是自己心裡的懶勁兒,還有那光想不做的毛病。
要說讓人廢掉的的時候,比如公司考覈、競爭崗位,結果一出來,立馬就被打回原形,自信心也跟著碎一地。我有個朋友,之前總說自己在“備考提升學曆”,每天都在朋友圈曬學習打卡,可實際上,他坐在書桌前,一半時間都在刷手機。到了考試那天,好多題都不會做,成績出來自然不理想,他沮喪了好長時間,說“自己明明努力了,咋還考成這樣”,可他沒明白,那根本不是真努力。
讓人廢掉的第三步,是自己把自己困在原地,畫地為牢。人這輩子,最怕的不是遇到困難,而是天天麵對困難,慢慢就習以為常,再也沒了突破的心思。你要是留意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單位裡混日子的人,往往比那些自己創業的人還焦慮。為啥?因為創業者每天都要麵對各種不確定的事,逼著自己不斷學新東西、突破自己;而混日子的人,表麵上看起來安穩,不用擔啥風險,其實早就把自己困在小圈子裡了。
日子一長,他們不僅走不出來,甚至都不想走出來了。“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話用到個人成長上也一樣管用。要是當下的環境已經成了死局,比如在一個沒發展的崗位上耗著,學不到新東西,也沒上升空間,及時抽身止損纔是聰明的選擇。可偏偏多數人寧願在泥潭裡打滾,也不願挪一步。就像有些在小工廠乾了一輩子的人,明明知道工廠效益越來越差,自己也學不到啥本事,可就是不敢辭職,怕出去找不到工作。就這麼耗著,體力一年不如一年,腦子也越來越遲鈍,等後來工廠真倒閉了,再想找新工作,才發現自己啥也乾不了,連後悔都來不及。
要把一個人廢掉,根本不用啥大風大浪。隻要讓他習慣逃避困難,習慣敷衍了事,習慣用“明天再努力”“下次再改”自我安慰,用不了一兩年,人就徹底沒了精氣神,成了混日子的行屍走肉。
但反過來,“主動權不是任何天才家所固有的,隻是聰明的領導者從虛心研究和正確地估計客觀情況,正確地處置軍事政治行動所產生的東西。”人生的主動權,從來都握在自己手裡。是接著渾渾噩噩把自己耗廢,還是振作起來改變現狀、逆風翻盤,選哪條路,全看你自己。
就像田裡的莊稼,你要是天天澆水施肥,它就能長得旺盛;你要是不管不顧,它就會枯萎發黃。日子也是一樣,你對它上心,它就會給你回報;你對它敷衍,它也會讓你一事無成。彆再等“明天”了,從現在開始,把那些浪費時間的壞習慣改了,把假努力的幌子拆了,把困住自己的圈子打破,一步一步往前走,總比在原地打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