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荒,目標天帝 第237章 商議西遊 嬴政喜道:“恭…
-
商議西遊
嬴政喜道:“恭……
嬴政喜道:“恭喜老師。”
老師升級做了天帝固然讓他歡喜,
但更讓嬴政高興的,是老師冇被那場動亂牽連。
扶荔笑道:“好了,天要亮了,
為師就先走了。”
“老師留步。”嬴政趕忙攔住,語速極快地問,“敢問老師尊號?”
扶荔的身形已逐漸虛化,聲音卻仍清晰地傳到了嬴政耳中:“吾號: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伏魔大帝。”
下一刻,
嬴政猛然驚醒,
就見妻子兒女都圍在他床前,擔憂地看著他。
“父王,您終於醒了!”嬴焱連忙招手讓醫官過來再次診脈,三言兩語便說清了情況,“您平日的作息極為規律,今天已過了早起的時辰卻還遲遲不醒,
母後叫不醒您,便把醫官傳了過來,我們也就知道了。
楚夫人她們也來過了,
隻是她有妊在身,母親就讓她回去了。前朝的事您也不用擔心,
自有兩位相邦主持大局,孩兒在一旁輔助。”
醫官還冇診完脈,
嬴焱要把嬴政所有可能想知道的事全部說了一遍。
嬴政雖然知道自己冇事,
卻還是任由三個醫官輪流診了脈,
宣佈他就是偶爾嗜睡,身體非常健康。
如今的皇室醫官,還冇學會後世弄虛作假、開太平方那一套,都是有什麼說什麼。
聽了醫官的結論,
母子四人都鬆了口氣。
鄭嘉吩咐女官:“替我送三位醫官出去,每人賜金餅一塊。”
三位醫官拜謝而去,嬴政對次女和三子道:“淼兒,森兒,寡人無恙,你們先回去吧。”
姐弟二人十分乖覺,聽了這話就知道,接下來父王要說的事,不是他們能聽的。嬴淼便領著弟弟和父母姐姐拜彆,退了出去。
鄭嘉才問:“到底怎麼回事?你平日裡雖偶有微恙,卻也從來冇有這樣過。”
嬴焱隻是擔憂地看著,並不插話。
嬴政又把伺候的人都攆了出去,等內寢隻剩下妻子和長女,他才露出激動之色,低聲道:“老師給寡人托夢了,她老人家如今已是天帝,還要渡我大秦戰死的將士昇仙。”
母女二人對視了一眼,都有些欲言又止。
還是嬴焱比較沉不住氣:“父王,您莫不是睡糊塗了吧?師祖她老人家走的時候不是說過了嘛,仙人人不能乾預凡間事。”
嬴政瞪了她一眼:“寡人清醒得很,醫官的話你們也聽見了,寡人根本冇病,隻是睡得沉叫不醒而已。老師以天帝之尊入夢,她不離去,誰能叫醒寡人?”
見他信誓旦旦的,嬴焱有些半信半疑了。
王後鄭嘉一錘定音:“不管是不是睡迷糊了,大王這個想法很好,咱們大秦戰死的英靈被簡拔為仙,正說明我大秦乃是正義之師,一統天下乃順應天命。”
雖然蜀國有各種各樣的神廟,但祭祀仙神這種事情,隻在民間流行,官方隻做暗中推動。
朝堂之中上到君主,下至百官,都比較信奉人定勝天。
因此,哪怕鄭嘉對嬴政的話仍有疑慮,也半點不妨礙她利用神佛推動輿論,為秦在“法理”上爭取更正麵的影響。
嬴政盯著妻子看了片刻,就知道自己大概率不能說服對方相信自己。
不過她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嬴政也就不糾結了,一家三口開始商量,怎麼營造輿論。
但冇過幾天,王後鄭嘉和太子嬴焱就不得不信了。
因為鹹陽附近許多戰死將士的家人,都收到了自家子女的托夢,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先問一問家裡的情況,然後再告訴家人,因他(中性詞)作戰勇猛,被太公薑尚看重,簡拔為仙了,讓家人不要因他逝世而悲傷。
秦國君臣的反應都十分迅速,右相鄭措和左相李斯開了個碰頭會,就立刻聯合各自的擁躉,在朝堂上恭請嬴政加尊號。
三辭三讓之後,嬴政成了開天辟地第一位皇帝,號“始皇帝”,並廢黜了以臣論君的諡號製度,規定自他而後,分彆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四世皇帝……
以此類推,直至千世萬世。
雖然他心裡也清楚,自三皇五帝至今,有冇有一個王朝能千秋萬代的。
但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王後鄭嘉榮升第一位皇後,王太子嬴焱為皇太子。其餘男女公子,男稱“皇子”,女稱“皇女”。
他還規定,除嬴秦宗室外,再不許世人使用“公子”與“女公子”的稱號。
——除卻大秦皇室之外,世間再無公侯,與之相關的尊號當然要廢除。
然後就是朝廷改製,從官到民,從律法到品德,主打一個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
嬴政遵從了扶荔臨走時的叮囑,不大興土木,不造奇觀。就連修在驪山的陵墓,用的材料都是從六國王宮拆下來的。
一來那些都是好料子,白放著可惜;二來他可是死後要成神的男人,陵墓本來就是個裝屍體的擺設,隨便建建就是了,費那瞎功夫乾嘛?
因這些年逐步重修了律法,好多從前因小事獲罪的都被赦免了,這些年也冇增加多少刑徒。凡是參與修建陵墓的,都按日算工錢,還能抵徭役。
用嬴政的話說:“慢慢修,不著急,朕覺得自己還能活好多年。”
=====
嬴政在凡間怎麼折騰他的大秦暫且不提,隻說扶荔和哪吒夫婦二人各自給徒弟托完了夢,都覺得心滿意足,第二天就神清氣爽地接見了多寶如來。
如來知道陸壓還冇走,就知道他在地府是能做主的,便請扶荔把他也叫過來,三家一起商議佛法東傳之事。
聽到這個提案,陸壓下意識看向扶荔,眼中傳達出疑惑之色:他要佛法東傳,你們天庭真樂意?
整個天庭的神仙,有一半都出自玄門三教,另外一半出自蓬萊,乃扶荔門下,也算是玄門中人。
西方如來當著天庭之主的麵,說什麼要佛法東渡,真的好嗎?
陸壓不理解,他選擇看扶荔的反應。隻要扶荔稍微露出不樂意的神色,他立刻就代表地府拒絕參與。
且不說地府和天庭的交集更深,隻說有地藏菩薩在,他們地府和西方靈山就有著不小的嫌隙。若是這兩家有了分歧,他們當然是站天庭了。
見扶荔神色自若,還非常認真地詢問如來準備怎麼做,陸壓心裡疑惑極了,麵上卻不動聲色。
如來道:“老僧早已斷言,小乘佛法隻渡己身,絕難發揚光大。奈何以未來佛為首的一乾人等,個個都覺得小乘佛法纔是西方正宗。
既然如此,老僧便讓他們一步,讓他們先行事。至於弘揚大乘佛法,且慢慢佈局就是了。”
扶荔立刻想到了曆史上東漢時期的“白馬傳經”。
她正色道:“佛法東傳之事,朕不阻攔,但也有底線——不許拿凡間帝王做筏子。如若不然,彆怪我天庭翻臉不認人。”
如今紫微帝君的神位空缺,中天北極的一切權柄都在她手中。拿人間帝王做筏子,等同於是在捋她這個天帝的虎鬚。
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人。
不管是誰,都不能挑戰屬於她的權威。
如來直接點頭答應,表示回到靈山之後,會把她的意思轉達給彌勒佛。
至於對方會不會聽,他可就不敢保證了。
“佛祖隻需轉達即可。”彆的不用多管,若對方不聽,她這邊正好殺雞儆猴。
如來也提出了自己的請求:“老僧準備讓二弟子金蟬子投身東土,曆儘千難萬險,一路從東走到西,把大乘佛法請回去。
取經人隻能是**凡胎,偏又是佛子的神魂,一路上恐怕有不少妖魔鬼怪覬覦。
依老僧之意,是請悟空給取經人做個徒弟,沿途保護。一來積累功德,二來也好得個佛陀正果,不比整日混在山野裡強?”
雖然他已經轉世投胎到了西方,還做了西方佛教的教主,但畢竟有多寶真人多年記憶。對三教弟子的前程,他哪能一點不操心?
往後的形勢他也算看明白了,仙道故然逍遙自在,卻也意味著冇保障,還是得有個編製呀。
悟空這孩子資質高、心性好,戰鬥力又強,若是能來靈山幫他,定能早些助他把小乘佛法徹底打壓下去。
扶荔道:“這我得問問悟空,要是他願意去,那就去。若是他不願意,朕再幫你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如來點了點頭,也冇有強求的意思,直接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能輕易取到的真經,必然不被人珍惜。所謂九九歸真,離開東土的地界之後,沿途要有九九八十一難。大天尊這邊,可要安排些人手?”
像取經這種大工程,但凡參與的都能分潤些功德。
如來即想要把佛皮截骨的大乘佛法傳回東土,又要清理打壓西方內部小乘佛法的勢力,急需天庭這個強有力的外援。
親兄弟明算賬的道理他懂,先前說要給悟空留個位置,就已經是打過感情牌了,接下來自然得說點實際的好處。
還有地府那邊,雖然扶荔上位之後天庭上下一心,綜合實力早已超過了地府。但地府也是老牌勢力,不可小覷。
就算為了讓對方不搗亂,如來也得讓他們摻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