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遊神_見鬼起乩增損二將 第196章 真神來臨,亦無法阻
隨著道門中人來的越來越多。
任家客棧的老闆,直接就在門口掛出了近期休息的牌子,不接待除了道門外的其他客人。
很明顯。
作為曾經飛僵叩門大劫的親曆者,他可是非常清楚如此多法力高深的道長來到豐都,絕對不是什麼好訊息啊。
肯定是又有大劫,即將在豐都發生了。
普通人幫不到什麼忙,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像現在這般,拿出自家的客棧讓諸位道長能好好休息,有個落腳地。
當然,即便隻是做這麼簡單的事,也會讓他的福緣增加不少。
並不是單純的指天地福緣,更多的則是
在這客棧中住過的道長們,大多不會用世俗錢財來還這份人情,基本都會給出自己精心繪製的符籙,或者開過光的小法器。
相較於錢來說,這兩樣特殊的東西,無疑更讓遭過劫的任老闆看重。
此刻。
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普寧道長,左右環視兩眼,見到不少的長相陌生小輩後,看向寧法師有些感慨的講述道。
“清元,咱們這一代也快要落幕了啊。”
“剛剛本道粗略看了眼,發現同輩的老朋友都沒剩幾個了,反倒是來了不少如震乾和賢明這般的小輩。”
“但真論起來,相較於下一次的新天庭大劫,這次的酆都閻君劫難,多半反而是會小一點,確實適合來此曆練應劫。”
“畢竟,要是真說到底,這次的劫難還是新天庭大劫,所衍生出來的一個附屬劫難罷了。”
說到這裡。
普寧道長又抬頭仔細看了看,帶著幾分無奈搖頭道。
“這次大劫還是沒看到龍虎山天師府的人啊。”
“當初那一步踏錯,真當是令法脈臨近斷絕,足足數十年都沒法恢複元氣啊。”
寧法師讚同的點了點頭,同樣帶著幾分惋惜的講述道。
“都說六十三代之後再無天師。”
“當初身為萬法宗壇的天師,竟是會在那般路途走錯,用鬼迷心竅來形容也不為過了。”
“天師一走,傳承難續,直接令整個天師府的法脈斷了大半啊。”
“雖說道門法脈無分先後第一,但要真論起來,天師府還是比絕大多數的法脈都要重要啊。”
“要是長時間的無人可扛鼎,多半會出其他的邪祟惡事。”
“清元法師無需擔憂。”坐在旁邊的賢明,適時的插了一句,更是頗為肯定的繼續道。
“先前師父在夜觀天象的時候,發現萬千星鬥正在逐漸的歸位,一切事情都將撥亂反正。”
“現今一直群龍無首、內部紛爭不停的天師府,在最近的這些年裡,應當是能夠出個扛鼎之人。”
“如此甚好。”寧法師手指輕點桌麵,準備繼續說些什麼的時候。
一位穿著深藍色道袍,頭上還戴著圓形混元巾的年輕道士。
在猶豫好一會兒後,才緩步走到寧法師和普寧道長的麵前,拱了拱手問候道。
“可是清元法師和普寧道長?”
“此前便經常聽吾師說起二位,現在終於是見到了,多謝兩位長輩專門來川渝相助,共對此劫。”
雖然這年輕道長有些眼生。
但通過他所說的話語,寧法師和普寧道長兩人,立刻便知道了他是哪個法脈的傳人。
普寧道長點了點頭表示回應,帶著幾分疑惑的詢問道。
“小友,你應當是川地青城山的全真龍門派傳人吧?師父可是嚴至慧道長?”
“是,是的。”年輕道士立刻回了句。
聽到這個回答。
普寧道長立刻便坐正身子,更是頗為鄭重的繼續問道。
“小友,你的道號可是理真?”
“去年凶蛟化龍大劫之時,你的師父便曾提過這些年收了個徒弟,作為龍門派第二十二代的傳人,還取了個理真的道號,想必就是你了。”
“前段時日,道延大師窺探天機之時,未能看到你師父前去護佑,他是否已經”
這道號為理真的全真道士,輕輕點了點頭,帶著一抹苦澀應道。
“六個月前,我師父已是在夢中仙逝離去了。”
“在離世的前一天,師父他便有所感應,提前將所有叮囑的話語都留下了,還讓我遇事不決多問道門長輩。”
坐在旁邊的寧法師,不由得沉默兩秒,隨即格外鄭重的講述道。
“是當如此。”
“理真師侄,雖你是修的是全真一道,練的是內丹,重的是精氣神,跟我們的正一道有所不同。”
“但終究都是修道,往後你有何不懂之處大膽來問老道即可,無需有半點的躊躇不決。”
“更莫學那些本事都還無幾,偏偏覺得身在全真看不起正一,或是身在正一同樣看不起全真的野道即可。”
“修道之人,本是一家啊。”
“就像你龍門派的祖師—邱祖,當初在淩霄殿裡感慨修道艱辛,不肯謝恩的哭訴上奏,這纔有了靈官爺的三分修持和七分感應啊。”
“邱祖尚不談兩道尊卑之分,靈官爺更是有修持者皆護,我們這些後輩自是更不該談。”
“正一是道,全真亦是道。”
“晚輩明白。”理真鄭重的點了點頭,更是拱了拱手道:“後麵要是有迷茫不懂之處,定會來問兩位長輩。”
青城山。
道教的聖地,更是十大洞天之一、亦是五大仙山之一,當初祖天師便是在青城山結茅傳道,由此建起了道教。
雖然那青城山上的天師洞,至今都還是正一道的聖地。
但隨著時間的變遷。
青城山後續就逐漸變成全真教的道場,現今也基本都隻剩下全真龍門教的道士在此山修行。
所以在川渝之地,正一道的法脈較少,反而是全真道會多一些。
看著專門來問候一句,現在又回到自己位置的理真,寧法師看向身旁的林海恩,鄭重叮囑道。
“全真主修的是內丹,修的是精氣神。”
“各種戒律比起我們正一道要嚴苛不少,雖然不擅長符籙、法咒等道,但一身的法力道行亦是不低。”
“徒兒你可要記住了,隻要是修道之人,就都是師兄弟。”
“往後若見到全真道或者其他道的人,可莫因所走的路不同,而心有敵視和鄙夷。”
“道這個字,神異無比,更有數不清的路可以抵達,隻要不走邪路,隻要一直向道而行,那不管法脈如何,都可稱為師兄弟。”
林海恩用力點了點頭,將這句話深深記在心中。
隻要向道而行,那便是師兄弟。
就在此時。
“咯吱———”
先前那原本因不接待其他人,而特地關上的客棧木門被推開了。
清玄真人和震乾道長兩人,神色如常的走進客棧裡。
見到坐在椅子上的寧法師和普寧道長兩人,清玄真人立刻便淡笑的點頭示意道。
“清元,普寧。”
“你們這次可是來的有些遲了啊。”
緊接著。
又看向那坐在旁邊,正在仔細朝著自己身旁打量不停的林海恩,心頭略微暗歎一聲,便開口解釋道。
“海恩,彆看了。”
“這次九幽沒有來,我讓他在淨明宗壇好好修習了。”
“以我當前的道行法力,來到這種大劫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是會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隻需好生修習,往後總有他扛旗扛責的一天。”
林海恩並沒有說些什麼,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雖然沒見到九幽師弟略微的有些可惜,但林海恩心中卻是無比清楚要是留在宗壇能夠避劫的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了。
暫避鋒芒,並不代表永避鋒芒。
普寧道長則是看向剛走進的清玄真人,帶著幾分凝重的出聲問道。
“清玄,你既然剛去了平都山頂,可有什麼特殊的發現?”
“雖然賢明已經算出,大劫將在中元節顯現,但具體如何出來,又會在豐都何地顯現出來,都還是不得而知啊。”
“並無多少發現。”清玄真人毫不猶豫的回了句,但又微皺起眉頭繼續道。
“儘管平都山上沒什麼異樣,但本道覺得整個豐都縣都有些怪異。”
“不知是鬼節將至,還是什麼彆的原因,就單單隻是站在這縣裡,本道便會有種心驚肉跳、極其不好的感覺。”
“或許是本道有些想的太多了。”
說到這裡。
清玄真人停頓兩秒,並未和兩個好友說出,隨著大劫時間越來越近,他便有一種感覺越來越的清晰。
九幽,多半還是難逃此劫。
而他,或許同樣也要先走一步了。
清玄真人將這種特殊的情緒壓下,隻是繼續認真的講述道。
“但要說大劫具體會在豐都何地,本道先前仔細一想,覺得中元節那天鬼門所在的位置,多半就是大劫顯現之處。”
“若是不能統領萬鬼,鎮壓萬鬼,又怎麼能稱之為閻君啊。”
“鬼門出,萬鬼遊,閻君現,大劫至。”
在道門中人都朝著豐都彙聚之時。
那幽遠的深山老林中,兩株彼此扶持纏繞的鳳凰木枝丫上。
聽到腳步聲的三足烏,緩緩睜開燦金色的雙瞳,在漆黑的夜色中,顯得格外的耀眼炫目。
看著那步步接近的白骨道人,三足烏格外平靜卻深藏冷冽的質問道。
“白骨,本帝需要汝給個解釋。”
“為何離中元節都已沒剩幾天,還未尋到最恰當的閻君,你可是要毀掉本天帝準備如此之久的計劃?”
那白骨道人立刻毫不猶豫的跪下,更是低著頭恭敬道。
“天帝,不敢,小道不敢啊。”
“那娃子有其師父護著,還深藏於道場之中,屬實是難以掌控。”
“但您無需擔心,小道已經探查到那個該死的老道,多半已是去豐都了,無人可護佑那有閻王命的娃子了。”
“屆時隻需要略施小計,便可輕易將其從道場擄走。”
“豐都?”三足烏重複了一句這個地點,而後又平靜的繼續道。
“看來那些不認命的道士,倒是如往常般敏銳的很。”
“若是那些道士阻攔,汝可有把握讓那娃子成功登臨這閻君之位?讓吾的新天庭,有個人間地府?”
“十足把握,小道有十足把握。”白骨道人答的很乾脆,那空洞無比的腦袋中,閃爍著森森幽光,陰慘無比道。
“就算那娃子不歸順於您,隻要有混沌天尊協助,小道再用自身魂魄來鳩占鵲巢,自是能輕鬆將其命格奪來。”
“等到中元萬鬼遊行,那準備已久的種子自是能輕鬆發芽,助登臨這閻君之位。”
“屆時統領萬鬼,億萬厲鬼凶魂,再加上有混沌天尊壓陣,定是能夠輕鬆成事,斬斷道門眾多頂梁柱。”
“從此往後,即便真神來臨,亦是無法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