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從庶子到魔王 第一百一十二章 擇優與隱憂
-
莊五郎和茂作每人被髮了一根三間長的無尖竹槍,要求連續用力揮舞,直到力竭為止。
“開始!”
茂作可不是新兵蛋子,他曾經被臨時征召過好幾次,也用過竹槍。於是,他雙臂握緊槍柄,開始奮力揮舞。
其他人也是如此。一時間,院內“呼呼”的破空聲不絕於耳。
起初的十餘下,眾人都可輕鬆應對,但越往後,各人的臂力與耐力便高下立判。
“你!要用力揮舞!不準偷懶取巧,否則立即滾出去!”記錄的武士朝著一個試圖投機取巧的傢夥怒聲嗬斥,嚇得那人趕緊使出全力。可冇多少下之後,他便支撐不住,“啪嗒”一聲,竹槍脫手落地。
記錄的武士瞥了眼這人的記錄:目力不濟,弓術粗疏,如今氣力也跟不上。武士毫不猶豫在他名下打了個大叉:“你被淘汰了,回去!”
那人哭喪著臉,頹然離開。
茂作一直在努力揮槍,咬牙堅持。到了四十下後,他已的汗透重衣,雙臂痠麻;五十下時,臂如灌鉛。終於,在五十四下時,他再也撐不住了。
這時候,他下意識望向莊五郎,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那小子竟還舞得虎虎生風!
沉重的竹槍在莊五郎手中恍若無物,每一次揮動都挾帶風聲,勢如雷霆。記錄武士數到一百時,他仍然麵不改色。
“夠了!夠了!”數到了一百五十下時,武士終於喊停,眼中滿是驚喜,“一百五十!你是今日魁首!”
莊五郎擲下竹槍,示威般的朝茂作屈起胳膊,鼓起的肱二頭肌像個小山包一樣。“咋樣,獵戶,服氣不?”
茂作唯有苦笑搖頭,這身蠻力,確實望塵莫及。
測試結束,二人被引至一間寬敞和室等候結果。透過紙門的縫隙,茂作瞥見不遠處立著兩位武士。
一位年長些,雖是浪人裝束,氣度卻非比尋常。他正躬身對一位身著黑色陣羽織的年輕武士,神態異常恭敬。
“那個年輕的就是城主大人。”莊五郎築城時見過東信義,有些激動道:“聽說這套考校的法子,就是城主大人親擬的。”
“那個年紀大一點的,我剛剛聽到好像是叫瀧川大人,聽說要讓他來主持鐵炮隊的征召。”旁邊有另外一個人插話道。
茂作心頭一凜,連忙豎起耳朵,依稀捕捉到隻言片語。
“……身高五尺以上,目力上佳,諳弓道,能連揮長槍五十次以上……”瀧川一益聲音裡帶著驚歎,“主公,如此遴選,確比尋常農兵強出甚多。”
東信義微微一笑:“未來疆場,乃武士與精卒之沙場,非農夫之田地。吾寧取五百飽經操練、悍不畏死之精兵,亦不取五千倉促征召之烏合。”
瀧川一益若有所思:“但若確是如此,維持此等常備,耗費恐怕……”
“錢糧我自有考量。”東信義笑道,“方纔那揮槍的魁首壯漢,久助可否見到?他連揮一百五十下猶有餘力,其體力數倍於農兵。沙場之上,此等精銳一人足抵十農。”
“確實。還有那個獵戶。”瀧川一益注意到的是茂作,“箭術精準,目力如鷹,隻要稍加錘鍊,必為鐵炮良才。”
東信義頷首:“鐵炮隊人選,你儘可從這批人中擇優選取。身高五尺以上,方能保證他們可以穩定持銃;目力上佳,則利於瞄準;懂弓術就已有根基;氣力充沛,才能承受鐵炮的後坐之力和長時間的鏖戰。”
瀧川一益眼中精光一閃:“屬下明白了!這樣的精銳,配上改良的南蠻鐵炮……”
“再施以嚴格的操練與精妙戰法!”東信義接過話頭,“這便是足以改變戰國大勢之兵道。”
……
茂作聽到這,早已是心頭火熱。鐵炮隊!那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啊。如果能被選中……
“結果出來了!”一個武士推門而入,手中拿著名冊,“以下人等,入選常備軍……”
茂作和莊五郎的名字自然都在其中。
“後日辰時,到城西練兵場點卯!”武士宣佈道,“自備三日乾糧,其餘軍資由城中支應。”
離開了奉行所,莊五郎興奮地猛拍茂作肩膀:“茂作,我們以後終於可以吃上飽飯了!有了餘糧,村裡老人孩子我也能幫襯!”
茂作揉著痠痛的臂膀,卻也掩不住臉上的笑意:“是啊,是啊,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家裡還能享四公六民呢。”
“走走……後日再來。”
兩人勾肩搭背,帶著滿心期冀的笑容,彙入了城下町喧攘的人流。
……
第二天。
刈穀城的天守閣內,東信義端坐上位。石徹白兵庫與牧野成定則恭敬地坐於案前兩側,低聲地彙報著近日的政務。
“主公,這幾日刈穀城的豪族們皆已震懾,再無一人敢有異動。”牧野成定聲音洪亮,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顯然對局勢的掌控頗為滿意。
東信義微微頷首,目光轉向石徹白兵庫,“人員征召的情況如何?”
石徹白兵庫微微一俯身,語氣中也帶著幾分欣喜,道:“回稟主公,近日已有十七名浪人遞交仕官狀,另有數家豪族次子前來應征。更有數家豪族主動遣子為質,以示歸附。”
東信義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雖然奪取刈穀城時間並不久,但他雷厲風行,以鐵腕震懾豪族,以仁政安撫百姓。如今,減免賦稅、整肅吏治的舉措都已經初見成效,領內的人心也漸漸穩定下來。
但東信義也知道,在亂世之中,絕對不能鬆懈,因為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之境。
“兩位辛苦了。”東信義沉聲問道,“但不知眼下,是否還有什麼值得本家注意的地方嗎?”
石徹白兵庫聞言,麵色微凝。
“主公,確有一事,不得不報。”他猶豫片刻後,低聲道:“本家攜來之錢糧,已近枯竭。目下既要供養家臣與常備軍,又要維持主公招募來的工匠開支,耗費甚巨。”
東信義眉頭微蹙,“我記得奪取刈穀時,城中尚有存備的錢糧,尚能支撐幾時?”
石徹白兵庫低頭,聲音沉重:“若按當前消耗,恐怕……不足三月,撐不到新米入倉。”
東信義目光驟然一沉。
錢糧乃立足之本。若無充足儲備,莫說擴張勢力,便是維持現狀亦難以為繼。雖然他已著手鑄造永樂通寶,但為了結好今川義元,大半的利潤都讓了出去。
眼下,必須另尋財源。
東信義站起身,踱至窗邊,俯瞰城外。目光最終落在了遠處海邊那片星羅棋佈的鹽田之上。
那裡,是刈穀城的命脈所在。也是他東信義謀劃已久的財源之源。
現在,看來已經到了該付諸實施的時候了。
“備馬。”他驀然轉身,語氣不容置疑,“隨我去鹽田巡視。”
兩名家臣麵麵相覷,但看到主公那銳利的目光時,當即俯首領命,跟隨東信義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