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珊瑚海 第26章 聽一聽珊瑚唱歌
“謝謝你的咖啡。”季微瀾將咖啡罐在手中轉了一圈,“手術和複健都很成功,日常生活自理沒有問題。醫生說再多適應一段時間,寫字也不會發抖。”
隻是作畫不同。
國畫又是格外講究運筆的藝術。
“那很好。”高磊口氣一如既往輕快:“我是看你喝得有點痛苦,怎麼,這咖啡不好喝?”
“挺好。”季微瀾又啜飲了一小口,在他的注視下招認,“就是太甜了。”
“我還專挑含糖含奶高的買。”高磊笑笑,“下海帶不了多少東西。這樣一小罐,提神同時還能補充熱量,挺好。”
季微瀾理解地點點頭。
高磊又說:“有鄰居在照看紅花阿婆。她情緒穩定多了,不用擔心。”
季微瀾又點點頭。
短暫的沉默後,高磊伸手敲了敲石桌:“你說聽見海潮聲,應該是珊瑚石發出的。”
季微瀾哦了一聲。
對剛才聽見的海潮聲,與其說好奇,不如說是情緒被牽引,有一種冥冥中得到安撫的玄妙感。
偏偏高磊家要同她談科學。
“這些珊瑚石內腔都是中空的,雖然看不見,但總有空氣在裡麵流動。振動產生聲波,這你應該知道。”
季微瀾無語,惟有點頭。
“當然,珊瑚石內部這點流動太微弱了,即使發出聲音,以人類的聽力也是無法接收的。”
自認是個人類,並聽見聲音的季微瀾:“……”
高磊搖搖手,示意科普並未結束:“但是當人類把耳朵湊近,尤其像你剛才那樣趴著……”
他做了個手勢。季微瀾假裝不明白這是讓自己趴回去。
“小時候聽過海螺的聲音嗎?”高磊問,“清楚原理嗎?”
季微瀾點點頭,再搖搖頭。
“從海螺裡能聽見海潮聲,是因為共振。海螺內部也是有氣流通道的,當來自海螺殼外部的振動與海螺內部的空氣振動頻率相同,就會形成共振,讓聲音變得響亮,能夠被人類聽見。珊瑚石會發聲,也是這個原理。”
“外部的振動頻率?”季微瀾艱澀地重複道。
“可以簡單理解為聲音。”高磊伸手敲了敲桌麵,“不是什麼大響動,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白噪音。比如微風、細雨、隔壁阿嬸在踩縫紉機……低頻、均勻,即使被耳朵接收到,大腦也往往會遮蔽。但是這種白噪音,一旦被海螺或珊瑚石聚攏,在空腔中不斷反射,就能通過共振放大音量,變成你所聽見的海潮聲。”
他講解完畢,拍了拍並沒有沾灰的手,還十分順口地問了一句:“都理解了嗎?”
季微瀾:“……”
見她這模樣,高磊笑起來:“其實你可以隻記住一點——在南極村這一帶,大家都說這是珊瑚在唱歌。老人說,有煩心事的時候,就去靠著珊瑚牆坐一坐,聽一聽珊瑚唱歌,能轉運的。”
“科學家也相信運氣?”
“我不相信,但我聽過珊瑚唱歌。”高磊說,“珊瑚的歌聲就是大海的歌聲,的確能讓人心情平靜。保持好心情,做事總不會差。”
他看過來的目光充滿關切,也充滿鼓勵。
季微瀾還以微笑:“多聽一聽珊瑚的歌聲,我記住了。”
接下來又是一陣沉默。
高磊並沒有完成安慰就告辭的意思,她也不知該怎麼說明自己並不需要安慰。
兩人就這樣坐在院子裡,隔著一張石桌,一起朝碧藍的海麵眺望。陽光、海風,還有她剛學到的白噪音什麼的,在他們之間流動。
世界安靜又舒緩,就像噩夢驚醒後依然蓬鬆的枕頭,或是身心交瘁時得到的一罐熱咖啡。
直到她一小口接一小口,將這罐甜得發膩的卡布奇諾喝完,高磊才抬腕看了看錶。
“走吧,現在還來得及。”
見季微瀾一臉不解,他朝海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不記得了?我們約好的,帶你去看潮間帶。今天落潮晚,六點之前都能趕海。”
的確,他們那天約好的。
季微瀾還打算介紹省城那位建築師同高磊認識。也許研究珊瑚的他會知道,為什麼珊瑚石的房子不用粘合劑也能如此結實。
想來是她誤了約定的時間,高磊才會過來找人,卻撞見了那樣難堪的一幕。
“對不起。”季微瀾歉然道,“我現在就去換衣服。”
雖然四肢乏力,也沒什麼心情,但她必須打起精神來做點什麼。
實現媽媽的遺願也好,向外婆贖罪也好,“保持好心情,做事總不會差。”
一刻鐘後,兩人來到灘塗上。
潮水已經退到了很遠處,灘塗上趕海的女人和孩子還是那樣快活。
“靠岸的這一圈,是潮上帶,地貌主要是淤泥沉積。”
高磊示意她注意沙灘的顏色。乾燥、微潮、略潮與潮濕界限分明,宛如被一條條線界破。
“最上麵是大潮高朝線,就是潮水能淹沒的最高處,隻有少數風暴或大潮時才會有漲潮到這裡。除了藻類沒什麼生物,也沒什麼可觀光的。”
正在認真觀察的季微瀾:“……”
好在高磊很快就領著她換了地方:“這裡就是中潮區了,潮間帶的主體區域,趕海的自選超市。看到那邊的礁石帶了麼?小潮低潮線差不多就在那裡。”
他的口氣竟有些欣喜:“運氣不錯,今天落大潮,小潮低潮線很清晰。”
不明覺厲的季微瀾掏出手機,對著那條礁石帶拍照為記。
高磊又叮囑道:“你記住,平時趕海,最好不要超過那個位置。比較安全,即使漲潮後撤得慢一點也來得及。”
又指著遠方讓她看:“過了小潮低潮線,現在露出來的那一片地,都是低潮區。如果不是落大潮,平時都浸在水下。即使落大潮,暴露的時間也很短,一旦漲潮很快就會淹沒。”
來之前,季微瀾想象中的“認識潮間帶”,是認識各種可愛的海洋小生靈。
真實的“認識潮間帶”,是努力分辨不同的地形地貌,記錄各種拗口的名詞,儘管稀裡糊塗,也要趕緊在照片上備注“安全”,“不安全”。
“等等。”高磊突然瞇起眼望向前方,“你彆動,我去那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