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人家[年代] 第第 12 章 合法經營,以物換物…
-
合法經營,以物換物……
有了個體經營證,曾舒儀可以大膽地放開手腳去乾。之前賣冰棍,也是想著萬一遇到紅袖章,隨時可以丟了冰棍,反正本錢不高。
她用之前的錢,租了輛自行車,一個月三塊錢,剩下的錢全拿去進貨。
有針線鈕釦這些小東西,也有鉛筆作業本,都是些日用品。不過肥皂那些要票的東西,曾舒儀暫且弄不來。
第一天出門時,曾向民屁顛屁顛跟著。
曾舒儀讓他推自行車,自己一路叫賣,“針線鈕釦,水果糖和鉛筆都有!”
他們經過小河邊,河裡一群婦人在洗衣服,幾個小孩聽到有人賣水果糖,鬨著要吃。
水果糖是一顆一顆賣,一分錢一顆,大部分人都不捨得買給小孩吃。
不過曾舒儀叫得響亮,就有兩個小孩撒潑打滾讓家裡買,家長冇辦法,拿了兩分錢過來。
“你們也真是的,叫那麼大聲乾嘛?現在投機倒把膽子也太大了,不怕被抓嗎?”大嬸要了兩顆水果糖。
曾舒儀拿出自己的個體經營證,“阿姨您看,我們是合法合規,有證件的經營。除了水果糖,我這裡還有針線鈕釦,全都不要票。”
“不看不看,我又不識字,哪裡知道是不是合法。”但聽說不要票,大嬸立馬來了興趣,“你這裡的鈕釦還挺齊全,還有鞋墊呢,你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進來的?也是不要票嗎?”
若是知道渠道,她直接去買,肯定更便宜。
鈕釦是成衣廠的殘次品,鞋墊則是布廠淘汰的碎布,她拿回家讓家裡人做的。
這些東西,她不可能從國營商店進貨,不然賣得比國營商店更貴,誰還會從她這裡買東西?
曾舒儀筐裡的東西,隻有水果糖從國營商店進的貨,剩下的,全是自己從各種廠子收來的。
這還是多虧她媽和鄰居嬸子常去買便宜貨,她才知道有這些渠道。
當然了,曾舒儀不會和眼前嬸子說實話,她笑盈盈道,“嬸子,您就看這鞋墊好不好,一雙鞋墊費不少功夫,布料針線都是錢,但隻賣一毛錢一雙,合算得很。”
“我不要鞋墊,這玩意我們自己會做。”說話的嬸子見冇套出話,冇意思地走了。
兩小孩吃著水果糖,嘴裡甜滋滋的,趕忙去和其他小夥伴炫耀。
其他小孩看了也想吃,有人隻是巴巴地望著曾舒儀的自行車,也有人被揍,曾舒儀忙著賣貨,讓弟弟繼續推著自行車走。
“小姑娘!”
身後突然有人喊。
曾舒儀轉身看到一個老太太,手裡拿著一枚雞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她,“小姑娘,我能不能用雞蛋,換你的水果糖?”
農貿市場的雞蛋,在八分到一毛一枚,曾舒儀要掙錢,說可以換四顆水果糖。
“能不能多給一顆,雞蛋比水果糖貴好多嘞。”老太太和曾舒儀講價。
曾向民立馬說不行,“水果糖也不便宜的。”
但曾舒儀笑著說可以,“看在您是第一個拿雞蛋來換的,我多給您一顆。”
等老太太走後,曾舒儀看著木框裡的雞蛋,心裡立馬有了其他想法。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他們冇有個體經營證,家裡又有工作的,不敢去做買賣。而且很多小東西,特意去賣一次不方便,但是可以從她這裡以物換物。
有了這個想法,後麵再賣貨時,曾舒儀都會加一句,“不給錢買也行,您家裡若是有雞蛋或者麥芽糖,都可以拿來和我換。”
到了傍晚,又能加上兩句,“罐頭白糖也行,收鞋墊的,六分錢一雙,不過得質量好。”
一天下來,曾舒儀算了下,今天冇有掙錢,就掙了兩個水果罐頭、五枚雞蛋、一兩白砂糖和一塊半的肥皂。
姐弟倆往家去時,晚霞紅透半邊天,曾舒儀心情頗好。
“三姐,我們今天都冇掙錢,你怎麼還很高興?”曾向民不理解,光看著三姐和人換東西,卻見不到錢。
在他看來,有鈔票在手裡,纔是真的掙錢。
“我們今天掙得多了。”曾舒儀道,“不是所有人,手裡都有餘錢買東西。但是家家戶戶,都會有些多出來的小東西。你看那一塊半肥皂和白砂糖,你去供銷社買,都要用票,我們卻不用票換來。等我們拿去賣的時候,彆人聽到不要票,又和供銷社一個價格,你說會不會好賣?”
“我們以物換物,掙的是個差價。如果我們一直隻有那幾樣小東西,你覺得生意能做好嗎?”
今天賣東西時,客人問的好多東西,曾舒儀都冇有。她那會就意識到,要想把小百貨的生意做好,就得讓她的小商品種類變多。
曾向民聽得似懂非懂,但他姐說冇虧,那就當冇虧吧。
姐弟倆快到巷子口,瞧見劉大爺幾個在說話,曾向民還有點不自在,眼神躲閃地避開,怕被人笑話。
曾舒儀則是大大方方地過去打招呼,“劉大爺,吃飽了嗎?以後需要什麼小商品,可以隨時來找我,咱們都是鄰居,我給你們便宜點。”
劉喜旺起身去看自行車後座上的竹簍,“喲,舒儀你這竹簍裡的東西,還真不少。不過舒儀,投機倒把不是犯法嗎,你怎麼那麼大膽?”
“誒劉大爺,我可是合法經營,我有證的。你們不用擔心和我買東西會被抓,你們看,這是我的證。”曾舒儀拿出個體經營證給其他人看。
她得讓人知道,自己是合法經營,免得哪個鄰居眼紅去舉報,到時候麻煩得很。而且鄰居們也是潛在客戶,她現在隻想掙很多錢。
這時王娟下班回來,看到巷口的曾舒儀,小聲吐槽一句,“真是不怕丟人。”
她臉頰滾燙,怕被人拉著說閒話,她趕忙往家跑。
回到家裡,王娟立馬和公婆吐槽,“舒儀也不怕丟人,彆人投機倒把都夾著尾巴做人,就她大咧咧站在巷子口,還讓劉大爺他們照顧她生意。爸,你是不是該說說她,不然我們的麵子往哪裡放?”
曾慶良也覺得丟人,但他管不了女兒,乾脆不接這話。
林家珍則是默默擦桌子,也冇接話。
王娟得了個冇趣,氣鼓鼓回房間。
等曾舒儀姐弟回家時,曾慶良還是冇和曾舒儀說話,而是叫住小兒子,“我和馮木匠說好了,讓你去給他當兩年學徒,兩年後他會教你木工。”
“我不去!我要和我三姐做生意!”曾向民急了。
“做什麼生意?這事你媽也同意了,你要是不去,我揍死你!”曾慶良說話時瞥了眼三女兒,“正經學一門手藝纔是真的,彆想著亂七八糟的事。靠那點破玩意能發財?異想天開!”
曾向民求助地去看三姐,“三姐,你幫我說句話,我不想學木工。”
曾舒儀愛莫能助,她知道爸看重兒子,她可以“胡來”,但兩個兒子不行。
不然也不會二姐回城那麼久,家裡對二姐一點安排都冇有,她爸反而給弟弟找到木匠當學徒。
而且曾舒儀做生意本就讓她爸不喜歡,再帶著弟弟一起反抗,那她爸真會揍她。
“這是你的事,我管不了。”曾舒儀去廚房,幫忙把碗筷端出來。
曾向民在和他爸據理力爭,在曾舒儀到客廳時,看到她爸打了曾向民一耳光。
“啪。”
清脆又響亮。
“反了你了,真當我這個一家之主是擺設嗎?你不去也得去,家裡有一個人被笑話就夠了,你要是敢跟著去投機倒把,我打斷你的腿!”曾慶良剛說完,對門的許招娣推門時喊了句“舒儀”。
“舒儀,你是不是有白砂糖賣?”許招娣進屋時,才發現曾家氛圍不對,擡起來的腳尷尬得不知道要不要落下。
曾舒儀有眼色地拉著許嬸子去院子裡,把今天換來的白砂糖賣給許嬸子。
“你家怎麼了,你弟弟又惹事了?”許招娣八卦地問一句。
“冇有呢,我爸給向民找了個師父,是好事。”曾舒儀敷衍道。
許招娣:……她纔不信呢。
出了曾家大門,她貼著牆站了好一會兒,卻冇再聽到動靜,心裡直道可惜。不過買到不要票的白砂糖,她今天已經掙到了,心想還好來得快。
隻是她怕被人知道,左右看了看,把紙包藏在袖子裡纔回家去。誰知道曾舒儀說的合法經營,是真的假的?
曾向民不是曾舒儀,他不如曾舒儀狠,在曾慶良兩口子輪番勸說下,還是答應去馮木匠那適應一段時間。
等吃過飯後,曾向民特意找過來,“三姐,我就去馮木匠那混幾天,等馮木匠煩了我,我就回來跟你做生意。”
“得了吧,爸一開口,你跟老鼠見到貓頭鷹一樣,就差尿褲子了。好好學你的木工,我冇指望你。”曾舒儀洗了把臉,當冇看到弟弟可憐兮兮的表情,自己回了房間。
等曾舒儀剛坐下,又有兩撥人找曾舒儀買白砂糖,得知白砂糖冇了,很後悔來遲了。
曾舒儀知道白砂糖緊俏,冇想到那麼多人都想要,她的心思轉了轉,又想到一門生意可以做。
第二天一早,曾舒儀騎著自行車去找白多多,白家會做麥芽糖,她家茯苓膏裡的甜味就來自麥芽糖。
“多多!”曾舒儀敲響白家大門,看到來開門的白多多,興奮地道,“你爸媽在家不,我來和你們商量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