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聖:從替考書童到萬國帝師 第70章 夫子的曠世奇才
-
“來人!快來人啊!!”
趙夫子衝出耳房,臉色煞白,聲音嘶啞,幾乎破了音,抓住一個恰好路過迴廊的耳房小廝,手指因激動而劇烈顫抖:
“剛纔!就剛纔!誰進了耳房?!誰在裡麵寫了字?!告訴我!快告訴我!這關乎……關乎老夫幾輩子的清譽!關乎書法道統啊!”
那小廝被他狀若瘋魔的樣子嚇得魂飛魄散,腿一軟差點跪下,帶著哭腔慌亂道:“夫……夫子息怒!小的……小的剛纔一直在廊下打掃,冇……冇留意誰進去了啊!真的冇看見!”
“冇看見?!”趙夫子如遭雷擊,抓住小廝胳膊的手無力地滑落,整個人踉蹌一步,喃喃自語,眼神空洞:“完了……全完了……唯一的線索……斷了……”
小廝驚魂未定,好不容易纔從夫子語無倫次的追問中弄明白,原來夫子這般失態,竟隻是為了追查一張字帖是誰寫的?
就為了一張字帖?!
小廝心裡暗自嘀咕,真是夏蟲不可語冰,完全無法理解夫子的世界。他小心翼翼道:“夫子,就為一張字帖,您何必……”
“你懂什麼!”趙夫子猛地抬頭,眼中佈滿血絲,厲聲打斷他,“那是曠世奇才!是未來書聖!若因老夫一句錯判而埋冇,老夫萬死難辭其咎!快去!去給我打聽!任何線索都不能放過!”
小廝被吼得縮起脖子,連滾帶爬地溜走了,但心裡明白,這無異於大海撈針,註定無果。
趙夫子失魂落魄地回到耳房,將那幅驚世字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另一隻手則無意識地摩挲著那疊《哪吒傳奇》的手稿。
他坐在那裡,如同被架在文火上細細煎熬,抓心撓肺!
一邊是那瑰麗奇幻、扣人心絃卻戛然而止的故事,勾得他心癢難耐,無比渴望看到後續,想知道哪吒如何大鬨龍宮、如何痛揍龍王、如何與石磯娘娘展開終極對決!
另一邊,是那幅如同晴天霹靂般出現的字帖,那個進步神速、天賦恐怖卻神秘消失的“曠世奇才”,讓他心急如焚,悔恨交加,恨不得立刻將人找出來,傾囊相授,以彌補過失!
兩個“魚餌”,吊著他全部的心神。
而他此刻還完全不知道,讓他陷入這雙重等待痛苦的,竟是同一個人!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趙夫子發動了一切能發動的關係,詢問了所有可能出入耳房的仆從、書童,甚至旁敲側擊了一些學子。
然而,毫無進展。
彷彿那個寫下驚世字帖的人,真的如同鬼魅,憑空出現又憑空消失。
困境的根源,漸漸清晰:
首先,是他自己早年為了鼓勵那些身份低微的仆從書童大膽練字、不必因字醜而羞赧立下的規矩——練字帖不必留名!
如今,這善意的規則成了尋人最大的桎梏!
其次,族學中絕大多數仆從書童,對練字並無太大興趣,私下裡甚至覺得夫子有些“書呆子”氣,真正會去耳房練字的,本就寥寥無幾。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他這般興師動眾、焦急萬分地打聽,反而引發了誤解。那些偶爾去練字的仆從書童私下傳言:“定是有人字寫得太醜,惹得夫子不快了!夫子正在查是誰呢!”
於是,本就稀少的練習者,也嚇得不敢再去了。
線索,徹底斷了。
趙夫子急火攻心,嘴角都起了燎泡,嘴脣乾裂,日夜難安。
一想到那位“曠世奇才”可能因為自己那句“朽木不可雕也”而心灰意冷,放棄書法,他就悔恨得捶胸頓足,內心瘋狂呐喊:“我真該死啊!”
尋纔不得的焦躁、愧疚與火氣,無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學堂之上。
趙夫子變得脾氣非常火爆,講課時常心不在焉,一旦有學子答錯問題或注意力不集中,便會引來他劈頭蓋臉的一頓痛罵,課堂氣氛壓抑無比。
而盧盛、王賀年、吳楓、李槐四人,則成了重點“關照”對象。
“盧盛!你這寫的是什麼狗屁東西!語句不通,辭不達意!彆跟人家說我是你們夫子!老夫丟不起這個人!”
“王賀年!這段打鬥描寫軟綿綿的!重寫!要有氣勢!”
“吳楓!李槐!你們兩個抓點緊!磨蹭什麼!後續呢?!趕緊寫!”
他幾乎每日都要將他們提溜到跟前,嚴厲催促寫作進度,雞蛋裡挑骨頭般批評文筆,要求刪改內容。
四人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私下裡叫苦連天,覺得趙老頭簡直是更年期提前,莫名其妙。
然而,在這種高壓“折磨”和近乎苛刻的把關下,《哪吒傳奇》後半部的質量,竟被硬生生地錘鍊得似模似樣,比前半部有了長足的進步。
壞事意外變成了好事!
而就在趙夫子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尋覓,將大部分怒火和注意力都傾瀉在盧盛四人身上時……
那個他苦苦尋覓的“曠世奇才”,其實近在咫尺。
蕭寧作為盧盛的書童,時常安靜地跟在盧盛身邊,出入學堂,甚至有時就在耳房外的迴廊等候。
但趙夫子的目光,卻一次又一次地從他身上滑過。
原因一:盧盛那四個小子實在太能惹事,存在感過強,幾乎吸引了趙夫子全部的注意力和怒火。
原因二:趙夫子潛意識裡尋找的,是一個默默無聞、埋頭苦練的“仆從書童”形象的天才。他或許從未想過,也不敢想,那樣驚世駭俗的書法,會出自一個八歲孩童之手,而且還是那個整天跟在宛南四大紈絝身邊、看起來乖巧安靜的小書童。
於是,這戲劇性的一幕便天天上演。
趙夫子心急如焚地尋找著“曠世奇才”。
而那位“曠世奇才”,卻每日平靜地從他眼前走過。
尋人者與被尋者,近在咫尺,卻恍如隔世。
趙夫子,難免便犯了“燈下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