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鐵血郎 第54章 龍纛破陣
深秋清晨,寒霧彌漫山穀。
兩股騎兵於平野之上遙相對峙,相隔僅數百步,殺氣幾乎凝成實質。
這邊僅有二十餘騎,卻如磐石般橫亙於元軍追兵之前,麵對過百精銳騎兵竟無一絲怯意。
高興麵色鐵青,目光死死盯住那麵逆風張揚的龍纛,雖心下驚疑不定,卻深知此刻絕非辨旗驗真之時。
他猛然抬臂一揮,身後親兵齊刷刷挽弓搭箭;手臂落下刹那,箭雨離弦,淒厲破空,直撲向後撤的閩軍陣中!
然而羅半天早在對方張弓之際便怒吼出聲:“上盾!”
喝令方落,道旁密林中驟然站起上千人影,木盾層層疊起、整齊如牆,竟將傾瀉而來的箭雨儘數擋下!
高興見狀,心頭一震:這群山野悍匪,何時竟有了這般進退有據、陣伍嚴整的戰法?
他再不猶豫,抽刀長嘯:“隨我衝陣!”
馬蹄滾動,數百騎兵如離弦之箭直衝閩軍斷後部隊。
羅半天率二十餘佘漢、黨項騎士毫無懼色,揮刀迎上。
高興卻對混戰視若無睹,率十餘親衛直撲那麵龍纛而去——那旗,太刺眼!
尉三郎勒馬巋然不動,立於旗下,眼看一股騎兵直奔自己而來,非但不慌,臉上反湧起一股熾烈的興奮。
他一眼便認出其中那名身披鎖子甲、著青黑色軍服的主將,是一條大魚。
羅半天察覺有異,剛要回援,卻被也兒吉尼一聲喝止:“將軍寬心!那點人,不夠那小子塞牙縫!”
他聞言這纔想起剛才與少年並肩作戰的場景,心神稍定,遂專心迎戰當麵之敵。
彷彿有無形的默契,戰陣之中竟自然分出一條通道,容高興十餘騎直衝尉三郎!
尚未近身,高興便聽那少年一聲興奮大喝:“大貨來了!一個都彆想跑!”
聲未落,人已動。
那執旗少年竟單騎持纛揮刀,反衝而來!
高興剛暗詫其膽色,下一刻便瞳孔驟縮——隻見他身邊四五名精挑細選、百戰餘生的親衛,與那少年甫一照麵,刀光閃爍間不過數合,竟被紛紛劈落馬下!有人脖頸血濺,有人連人帶甲被一刀兩斷!
他自己便是臂力超群、能開二石強弓的悍將,素來自負勇力,此刻卻眼見這少年猶如修羅降世,心頭不由一沉。
高興再不敢怠慢,縱馬疾衝至前,雙臂運足力氣,橫刀猛劈,欲一試這少年究竟是否真如所見般駭人!
尉三郎剛蕩開周圍敵騎,便覺一股剛猛刀風壓麵而來,看也不看便抬刀硬格。
“鏘!”一聲刺耳錚鳴震徹四周。
尉三郎隻覺刀上傳來的力道有些意思,頓時咧開嘴角,怒吼一聲,猛然發力!
高興隻覺虎口迸裂般劇痛,根本不及變招,手中戰刀竟已脫手飛出!
心頭暗歎,這小子氣力不下自己兩倍有餘,但他終究久經戰陣,驚駭之下仍猛拉韁繩側閃,險險避過追身刀芒。
同時迅速抽出腰間佩劍,再不敢與之硬撼,先遠離交鋒,一會再試圖以巧技周旋。
這番倉促應對內心則更加篤定,此子留不得。
深秋晨霧之中,尉三郎一眼鎖定了疾退的高興,這條他早已盯緊的“大魚”竟送上門,頓時戰意更熾。
他雙足猛磕馬腹,戰馬如通心意,長嘶一聲奮蹄直追!
高興身旁的親衛騎兵見主帥危急,紛紛策馬回援,試圖截住少年。
尉三郎卻毫不慌忙,反手將大刀插回馬背鞘中,雙手擎起那杆龍纛,竟如執長槍般掄圓揮出。
這旗杆早被他換成祖傳的“白虎”玄鐵重槊,堅韌沉重、可破重甲。
此刻在他手中宛若活了過來,劈、掃、點、挑,迅猛淩厲。
十餘名元軍精騎竟無人能擋他一合之擊,方纔形成的包圍瞬間潰散,反被少年一人一騎追得四下奔逃!
尉三郎殺得興起,豈容他們走脫?
他猛夾馬腹,疾馳而出。
龍纛破風,發出懾人的尖嘯,纛首金鋒寒光流閃,如毒蛇吐信,精準地挑開矛鋒、刺穿鐵甲,不斷有元軍騎兵慘叫落馬,卻無人能近他周身三步之內!
本欲以佩劍繼續周旋的高興,眼見親衛接連在少年手中龍纛之下殞命,且對方持纛耍槍本事更是不凡。
縱橫沙場多年,逢敵不勝便退,哪有什麼羞恥心可言,活著纔是王道。
霎時間什麼戰術什麼巧勁皆拋諸腦後,他猛地撥轉馬頭,竟縱馬狂馳,直向本陣逃去!
尉三郎正殺到酣處,見狀大喝一聲,策馬狂追。
平野戰場之上,頓時出現一幕荒誕景象:元軍主帥高興策馬奔逃,而身後一名少年執纛狂追,龍纛迎風怒展,猶如天命追討!
正死戰阻敵的羅半天忽覺壓力一輕,原本纏鬥的四五元騎竟不顧一切轉身回援。
他揮刀格開攻勢,回頭望去,隻見尉三郎單騎突進,直追元軍主帥,而數十騎元軍親兵正蜂擁圍向少年!
羅半天見狀也是心下駭然,卻麵露喜色,嘴角不自覺蹦出兩字“真猛”。
也兒吉尼這邊則是一樣壓力驟減,他早在迎敵間隙,不時關切少年表現,準備隨時馳援。
但見尉三郎麵對群敵不落下風,且越戰越勇、大發神威,頭顱早已微揚,露出一份得色。
小三郎的騎術是他所教,雖早知少年厲害,但是還是小瞧了這小子在平地縱馬殺敵真本事,看來昔日太行剿滅山匪之時,終是環境所限遏製了那小子的發揮了。
深秋平地,落葉紛飛。
尉三郎眼見數十倍騎兵朝著自己殺來,臉上卻毫無懼色,他反而發出一聲響徹戰場的清嘯:“來得好!”
非但不退,纛尖金芒在曦光與晨霧間劃出一道冰冷弧線。
整片戰場彷彿在這一刻凝固。
唯見那杆龍纛在他手中夭矯如龍,揮灑之間皆是破甲濺血、人仰馬翻。
屍橫遍野,馬嘶驚惶,他卻如劈浪裂濤般悍然突進,所過之處元軍騎兵紛紛潰退,竟真如入無人之境!
威——武——!
威——武——!
威——武——!
守在林線、掩護大軍撤退的佘漢子弟兵,望見山穀平地之內少年尉三郎單騎破陣的神勇場麵,不知誰先激動地嘶聲高喊。
頃刻間千人同聲,吼聲如雷,震蕩山穀!
此時高興已趁親衛拚死阻攔的間隙,狼狽退回本陣,驚魂未定……他便聽見對麵山野之間爆發出這震天動地的吼聲,臉色頓時更加陰沉。
他強壓下心中的驚怒與不甘,回頭望見小舅子陳嵩終於引大軍趕來,鬱結神色終是有幾分起色。
陳嵩打馬奔至高興身旁,正欲開口,卻同樣被那千人“威武”之聲懾住心神。
他眼神閃過驚慌,目視前方造成如此聲勢卻是一位手持旗杆當槍耍的少年騎兵。
親眼看著對方於坡下縱橫馳騁,一人一騎竟將數十名元軍精銳親兵殺得人仰馬翻、血染秋草!
他心頭駭然,剛要說話,卻聽身旁高興猛然怒吼:“回營!”
陳嵩順他目光望去,隻見突襲的佘漢大軍已悉數退入山林,那少年更是單騎橫纛,馬蹄身前儘是被斬首的親衛騎兵,一身煞氣立於入山隘口。
這次追擊的元軍親衛騎兵經此一遭衝殺,所剩無幾,皆惶然聚於主帥高興左右。
陳嵩心下不解,急道:“高帥,我軍既已……”
“耳朵聾了嗎!回營!”高興聲音冷如冰刃,驟然打斷,“你還想讓本帥重蹈唆都將軍覆轍,擠進山道給人當靶子麼?!”
他再不理會陳嵩,率僅存的十餘名親衛徑自撥轉馬頭,縱馬歸營。
陳嵩被斥得麵紅耳赤,狠狠自摑一掌,嘶聲吼道:“大帥有令,全軍回營!”
恰在此時,數千衣衫雜亂、兵甲不整的士卒自側翼匆匆趕到,正是屯駐附近的頭陀軍黃華部眾。
黃華策馬趨前,粗聲問道:“陳將軍,大帥何在?黃某聞訊特來援……”
“哼!”陳嵩滿腹怨憤無處發泄,徑直冷哼一聲,看也不看對方,勒馬便走。
黃華見狀,並未立即勒馬跟上,而是轉頭目光複雜地望向昔日浴血同袍的佘漢子弟的身影徹底沒入林線。
他其實早已領軍馳援而至,不過真要與昔日抗元同袍刀兵相對,隻怕底下的頭陀軍未必甘願,且……
一輪蒼白的秋陽終於掙脫雲層,冷冷照向這片經曆短暫鏖戰的土地,將血漬映得發暗,也將元軍沉默收兵的陣列拉出長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