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鐵血郎 第71章 決死東南
斜陽西下,暮色如血。
城內廝殺聲、兵刃撞擊聲、哭嚎呐喊聲喧囂震天,烽煙四起。
城外,景象卻截然相反。
十餘萬佘漢軍民蟄伏於山坳,寂然無聲。
唯有秋風穿過盾牌縫隙,發出嗚咽般的低鳴,卻更襯出一股山雨欲來的肅殺之氣。
這死寂,比呐喊更令人心悸。
昨夜,佘漢軍民徹夜未眠,摸黑在周遭山林中砍伐毛竹的劈啪之聲,不絕於耳。
守城元軍不明就裡,隻覺遠處山林鬼影幢幢、異響連連,心生懼意,徹底斷了夜間出城探查的念頭。
此刻城下護城河的水被晚霞揉碎,浮著半片晚霞的鱗。
一入深秋,水勢極低,淤泥極多,借著日落後的潮汐,河水才漲了半尺。
人人都知,若無這些砍伐好的竹筏鋪路,大軍渡河時必將深陷泥淖,寸步難行,到時城頭那令人膽寒的回回炮砸下,後果不堪設想。
文天祥勒馬立於陣前,晚風拂動他的青衫,帶來鹹濕而冷冽的潮汐氣息。
他感受著風中力量的轉變,計算著潮水漲起的時刻。
終於,他目光一銳,不再猶豫,向身旁的許夫人微微頷首。
許夫人得令,猛地深吸一口氣,胸腔鼓起,隨即一聲清叱裂破山坳林間:“點火!”
轟!轟!轟!
數堆巨大乾草被火把引燃,火舌瘋狂舔舐著上空,濃重的黑煙翻滾著衝天而起。
幾乎在同一時間,清源山方向,一直緊盯著天空的閩王陳吊眼看到了那約定的狼煙。
他虎目圓睜,壓抑已久的戰意轟然爆發,拔出戰刀指向山下刺桐城北門,怒吼聲震四野:“攻城!殺儘韃虜,光複河山!”
埋伏已久的三萬閩中義軍如決堤的洪流,從山林中呼嘯而出。
南麵,許夫人亦翻身上馬,長劍南指,厲聲道:“揚我聲勢,惑敵耳目!兒郎們,隨我殺!”
她率領兩萬閩軍,如同另一把出鞘的利刃,裹挾著風雷之勢,狠狠刺向城池南門。
而文天祥本人,他猛地一抖韁繩,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
他揮劍前指東南方位,聲音沉穩卻蘊含著無可阻擋的力量:“東南中興在此一戰!將士們,隨我破城!”
言罷,一馬當先,身後三萬大軍轟然啟動,其中那一萬背負雲梯、身手矯健的好手更是衝在最前,如疾風般卷向東南城牆!
刺桐城三麵城頭之上,元軍守卒一整日皆都被城內四處冒起的濃煙攪得心神不寧,惶惶不安。
此刻日落時分,正是警惕稍鬆之時,驟然聽得城外殺聲震天動地,如雷轟鳴由遠及近!
無數火把驟然亮起,映照出城外漫山遍野、如潮水般湧來的大軍!
“敵襲!是敵襲!!”守城將領魂飛魄散,聲音尖銳得變了調,嘶嘶力竭地狂吼:“快!關緊城門!回回炮!架炮!放箭!快放箭!擋住他們!”
城頭一下陷入一片驚慌失措的混亂,警鑼被瘋狂敲響,元兵們慌忙衝向各自崗位。
沉重的回回炮機括開始絞動,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弓箭手慌慌張張地搭箭,朝著城下那片無邊無際的火光盲目射去。
箭矢稀疏落下,零散地釘在衝鋒的軍陣前,卻絲毫無法阻擋那決死的洪流。
潮水正在上漲,第一波閩軍悍卒咆哮著,扛起沉重的竹筏,衝入冰冷刺骨的護城河中,用肩膀頂,用雙手推,奮力將一座座浮橋艱難地推向對岸。
攻城之戰,在這一刻,全麵爆發。
北門處,主攻之勢,崩山裂石。
閩王陳吊眼所率的三萬閩軍,乃是攻城主力,攻勢最為狂猛。
箭矢如飛蝗般遮天蔽月,朝著城頭傾瀉,壓製得元軍抬不起頭。
真正的殺招,是那數百架被推向城門的“火牛”!
兵士們以重盾結陣掩護,陣中一架架木車被奮力推動,車上是用濕稻草捆紮而成的巨大球體,內裡浸透了火油的棉絮乾草被點燃,熊熊燃燒,散發出刺鼻的濃煙和灼人的熱浪!
這種簡陋卻有效的武器,旨在焚毀城門、製造混亂,並消耗守軍的遠端武器和擂石。
“推進!快推進!”主攻城門的閩軍將領嘶聲怒吼。
元軍也知此物對城門的威脅,回回炮調整射界,巨大的石彈呼嘯著砸落!
轟隆!
一聲巨響,一架“火牛”連同周圍十餘名盾手被砸得粉碎,血肉橫飛,燃燒的稻草濺射開來。
然而,後續的兵士毫不猶豫,立刻填補上空缺,推動更多的“火牛”前赴後繼地衝向城門!
城牆上的元軍弓箭手拚命放箭,箭矢叮叮當當射在盾牌上,不時有盾手倒下,但立刻有人接過盾牌,繼續前進。
無數“火牛”最終成功衝至門下,堆積如山,烈焰瘋狂舔舐著包鐵的厚重城門,試圖將其化為灰燼!
閩王陳吊眼立於大軍後方指揮,目光赤紅,不斷下令軍隊猛衝,雲梯一次次架起,又被城頭的滾木礌石推倒,士兵如落葉般墜下,但攻勢一波猛過一波,毫不間斷!
南門那邊,佯攻之策,聲東擊西。
許夫人麾下的兩萬兵馬,攻勢看似同樣猛烈,實則虛實結合,軍士們利用擂鼓呐喊,聲響震天,製造出主力儘在於此的假象。
無數火把被拋向城頭,箭雨一陣密過一陣,偶爾有雲梯架上,兵士們攀爬至半途便即撤回,引得城上守軍緊張萬分,不斷調動兵力、投放守城物資前來支援。
“守住!給我守住!南門危急!”元軍將領的呼喊聲在城牆上回蕩,大量的滾木、熱油被運至南牆。
許夫人冷靜地觀察著城頭守軍的調動,她的目的已然達到,將儘可能多的元軍牽製於此,為北門和東南門減輕壓力。
二萬閩軍如同洶湧的潮水,不斷拍擊著城牆,雖不尋求破城,卻讓元軍片刻不得喘息,心驚膽戰。
東南門這裡,奇兵突襲,飛梯攀雲。
文天祥親自督戰的方向,那一萬精挑細選的登雲梯好手,纔是真正的殺手鐧!
相較於北門的慘烈和南門的喧囂,東南門的攻勢更顯精準與酷烈。
在盾牌和箭雨的掩護下,這些輕捷如猿的悍卒們,兩人一組,扛著長長的雲梯,利用友軍製造的混亂,悄無聲息地快速接近城牆根。
“架梯!”一聲令下,數十架雲梯幾乎同時猛地豎起,死死扣住城垛!
“上!”悍卒們口銜利刃,手足並用,如履平地般向上疾攀!
他們的動作迅捷而無聲,與北門那種呐喊衝鋒截然不同,充滿了致命的效率。
城上元軍發現時,已有數十人爬至半腰!
“快!快砍斷雲梯!扔石頭!”元軍小校驚駭欲絕,大聲呼喝。
滾木礌石轟然落下,幾名正在攀爬的義軍被當頭砸中,慘叫著跌落,筋斷骨折。
更有元兵冒著箭矢探出身,拚命用叉竿猛推雲梯。
一架雲梯被推得向外倒去,梯上的十餘名好手如同下餃子般摔落,非死即傷。
但後續者毫無懼色,繼續攀登!有人甚至能在半空中閃轉騰挪,避開砸落的石頭,繼續向上。
箭矢從下方向上激射,壓製城頭守軍,為拔城兵卒爭取那寶貴的瞬息。
文天祥立馬於箭程之外,麵色沉靜如水,但緊握韁繩的手卻泄露了他內心的激蕩。
他目光緊緊追隨著那些在雲梯上搏命的勇士,每一個身影的墜落,都讓他的心臟為之緊縮。
整個刺桐城,三麵城牆都已化作了血腥的絞肉場。
火光衝天,映照著無數張猙獰而堅定的麵孔。
攻城者與守城者,在這古老的城牆上下,進行著最原始也是最殘酷的較量。
每一聲呐喊,每一次撞擊,都決定著這座城池的命運,也決定著東南一隅的氣運。
勝負,懸於這血火之夜的一線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