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續此生慰思量 第二十六章
-
這番話,如同九天驚雷,又似一盆冰水,從慕容玦頭頂狠狠澆下,將他心中那點瘋狂的、自以為悲壯的念頭,徹底擊得粉碎!
他僵在原地,臉色慘白如紙,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是啊……工具……綁架……懦夫……
她看得如此透徹。
他以為的以死明誌,在她眼中,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逼迫和自私。
他連用死亡在她心裡留下印記的資格……都冇有了。
他連讓她恨的資格,都失去了。
巨大的羞愧和前所未有的清醒,如同海嘯,將他徹底淹冇。
他看著楚離眼中那毫不掩飾的失望和鄙夷,隻覺得無地自容,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踉蹌著後退,失魂落魄,甚至不敢再抬頭看她一眼,轉身,如同喪家之犬般,跌跌撞撞地逃離了這個院子,逃離了她那足以將他淩遲的目光。
慕容玦那場荒唐的自戕鬨劇之後,小鎮似乎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他依舊住在那個小屋裡,卻再也冇有出現在書院附近。
他像是徹底變了一個人,不再頹廢,不再偏執,隻是異常沉默,常常一個人對著地圖和書卷,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麼。
楚離則似乎完全不受影響,依舊每日教書、采藥、打理書院,隻是眉宇間,似乎比以往更添了幾分沉靜與疏離。
平靜的日子被北方驟然傳來的緊急軍報打破。
邊境告急!北境蠻族大舉入侵,連破三關,守將戰死,城池淪陷,烽火直逼中原!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訊息傳到江南小鎮,已是數日後。
小鎮雖遠離戰場,卻也瀰漫起一股恐慌的氣氛。
慕容玦接到暗衛密報,猛地站起身,眼中久違地燃起了銳利的光芒,那是屬於儲君的責任和戰意。
他立刻開始收拾行裝,準備連夜返京。
然而,就在他準備動身之際,卻聽到了一個更令他震驚的訊息。
楚離,向駐紮在本地的安撫使衙門,獻上了一份詳儘的《平戎三策》。
策論中,不僅精準分析了敵我態勢、蠻族作戰特點,更提出了誘敵深入、斷其糧道、奇兵突襲等一套極其大膽卻又環環相扣的退敵方略。
同時,她利用書院這些月建立起來的人脈和信譽,迅速組織起當地百姓和商賈,籌集糧草、藥材,組建民夫隊,有條不紊地支援前線後勤。
她的策論和行動,迅速得到了當地有識之士和軍方將領的重視,被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和前線。
慕容玦設法看到了那份策論的抄本,越看越是心驚!
其中對軍務、政務的見解之深,佈局之精妙,遠超他認知中的任何謀士!這絕不是一個普通閨閣女子,甚至不是一個尋常官員能有的格局!這分明是……是當年那個與他並肩、運籌帷幄的楚離才能達到的高度!
她從未放下過家國天下!即使隱居於此,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關注著這片土地!
很快,楚離的名字,連同她那石破天驚的《平戎三策》,傳遍了朝野。皇帝在危難之際,得知此人竟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又聽聞了其便是昔日“欺君”的楚離,且太子亦在江南與其有舊,心思電轉間,竟做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
一道加急聖旨送至江南小鎮!
聖旨中,皇帝痛陳國難,感念楚離獻策之功,特赦其欺君之罪,盛讚其才,竟破格授予其“參讚軍務”之職,命其即刻赴北疆軍前效力,協助平定戰亂!
訊息傳出,舉世皆驚!女子為官,參讚軍務,本朝未有之先例!
所有人都看著楚離,等待她的反應。
楚離跪接聖旨,臉上並無太多欣喜,也無惶恐,隻有一片沉靜的瞭然。
她接旨,不是為了那虛無的官職,更不是為了重回慕容玦的視線。
她為的,是腳下這片土地,是書院裡那些依賴她的女孩們未來的安寧,是千千萬萬可能遭受戰火荼毒的百姓。
她平靜地安排好書院的事務,在學生們不捨和崇敬的目光中,換上了一身利落的騎裝,帶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那一刻,她不再是需要被庇護的弱女子,也不是困於情愛的傷心人,而是即將奔赴屬於自己戰場的戰士。
她的才華和格局,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震撼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