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憑實力截胡 第676章 鐘繇的提議
他看向棗袛,滿臉無奈地開口道:
“若如此,我等失去謀益州機會啊!”
曹操眼中光芒一閃,點頭說道:“益州,是啊!益州。”
“這......”棗袛無言。
程昱緩緩說道:“眼下益州局勢動蕩,想必益州某些人已經蠢蠢欲動。”
“張魯與劉璋關係僵硬,如此張魯定然以重兵在漢中西南。”
“我等若是聲東擊西,即假意帶大軍回兗州,而後突襲漢中,必得漢中數縣。”
“而後將漢中圍困,張魯不知兵事,隻知‘五鬥米’。”
“我等大軍圍困之,要不了多久即可得漢中。”
“得了漢中,開啟謀益之路。”
“隻是如此,恐怕兗州也守不了多久。”
“唉~”
程昱說完,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時不待他們主公啊!
他臉上一片憂愁。
曹操沉吟半晌,良久,他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一臉堅毅地看向眾人,鄭重道:
“益州眼下之局,乃上天給某取益州的機會,不容錯過。”
“兗州可為某之根基之地,同樣要守。”
“主公!”
程昱趕忙開口:“如此,恐怕我等道路將艱難百倍啊!”
“無妨!”
曹操一臉無畏道:“就算是兗州大軍被韓明殺儘,某也不會看著兗州被韓明奪取。”
他也是沒辦法,河北勢大。
他偏安是沒辦法的。
要偏安,他取益州倒是不錯的想法。
而益州正好有變,這就是機會。
這種機會肯定不能錯過。
“可是......”
程昱還欲再勸。
曹操直視程昱,堅定道:
“若就讓韓明這樣輕易取了兗州,恐怕他也不會放任益州為某所取。”
程昱聞言,微微點頭。
要是韓明速取兗州,恐怕是先對付袁紹。
但或許還真會派一路兵馬來影響他們奪取益州。
但要是他們留重兵在兗州,韓明就不能分兵來益州。
環環相扣啊!
他看向曹操,好奇道:
“不知主公是親往兗州,還是親往漢中?”
曹操回道:“取漢中,某不親自去,不放心。”
“這兗州,便交給妙才他們了。”
“雖有孝先幫助妙才,但恐怕難以應對韓明麾下諸多謀士。”
“如此......還需智謀之士前往兗州幫妙才才行。”
棗袛聞言,起身抱拳道:
“主公,袛願前往兗州。”
他知道程昱要幫助主公奪取益州,所以要去兗州的文士,恐怕隻有他了。
曹操看向棗袛,點點頭:“有勞子袛了。”
......
“奉天子以討不臣,不知元常怎麼看?”
長安鐘府,鐘繇書房,曹操有些期待地看著對麵的鐘繇。
他一大早就來拜訪鐘繇,就是為了得到鐘繇這個大才。
鐘繇的才能他自然知道,也聽說鐘繇曾經和韓明等人在潁川有過交情。
但鐘繇如今在關中,韓明卻是在河北,甚至韓明的目標要放在中原。
鐘家去河北也不會太出眾,同樣鐘繇去韓明麾下恐怕也不能儘其才。
所以他便有了謀劃鐘繇的機會。
並且前段時間他便和鐘繇有了聯係。
如今更是一起謀劃李傕等人,所以關係自然上升了。
“奉天子以討不臣,最重要的便是大義。隻是......明公恐怕爭不過韓明袁紹啊!甚至明公短時間內打不下荊州,也難入江東。”
鐘繇有些感慨。
如今曹操的勢力不如韓明,不如袁紹,甚至不如袁術劉表。
曹操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開口道:
“暫且偏安,他日中原河北有變,大軍儘出,亦有作為。”
鐘繇聞言,也是點點頭。
他幫曹操,自然也是看重這個。
要是曹操裂土封王,他起碼也能做到曹操麾下文士的前十,甚至前五。
但要是去韓明麾下,恐怕是排在中間了。
這不是他想要的。
同樣也不是鐘家想要的。
而韓明麾下不但文武多,士族也多。
他鐘家同樣排不上號。
關鍵曹操說的也對。
而要一統天下,也沒那麼容易。
何況就算有人一統天下,他鐘家照樣長存。
“想來明公不久要麵對河北百萬大軍,不知明公如何應對?”
鐘繇一臉好奇地看著曹操。
曹操淡然一笑:“麵對河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鐘繇笑著點點頭,開口讚道:
“明公有此信心,倒是不失為明主。隻是益州雖有變,恐怕麵對易守難攻的益州,明公欲取,恐不易啊!”
曹操自信一笑,回道:
“劉焉身亡,劉璋無能之輩。”
“某若是連一個益州都取不下,又如何有顏麵奉天子呢?又如何助天子平定天下呢?”
“在某眼中,取益州,易爾!”
“隻是還需大才相助啊!”
不等鐘繇回話,曹操便站起身對著鐘繇恭敬作揖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願請元常相助,必以國士待之。”
鐘繇看著麵前彎腰作揖的曹操,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禮賢下士,也是明主。
雖不如韓明,但主要還是地利因素。
要是眼前這位占據冀州,恐怕不比韓明差。
何況這情況,自己拜主曹操或許還不錯。
並且拜主這位,自己很快就能得到重用。
想到這,他趕忙起身扶起曹操。
“明公請起!”
他又拜道:“鐘繇,拜見主公。”
“哈哈哈,好,某得元常,如旱苗得甘露啊!”
曹操大喜過望,一臉欣喜地看著麵前的鐘繇。
“主公請坐!”
鐘繇笑著揮手示意。
“元常也坐!”
曹操點點頭。
兩人再次坐下。
曹操看著麵前這個一臉陽剛的中年男子,滿意地點點頭。
笑著問道:“如今局麵,元常有何教我?”
鐘繇眼中一動,開口道:
“主公眼下之局,唯先偏安,據險地而守,與諸侯聯盟,共抗強敵。此明路也!”
他見曹操一臉認可的點頭。
又繼續開口:“治軍不嚴,師出無名。”
“酷政不仁,好殺伐擄掠。”
“此軍隊,會失敗。”
“此諸侯,會吃敗仗。”
“主公為明主,自當知曉如此道理。”
“主公麾下之青州軍,便是如此。”
“所以繇以為,主公當先強製嚴令青州軍。”
“眼下各諸侯相互攻伐,各諸侯皆野心勃勃。”
喜歡三國憑實力截胡請大家收藏:()三國憑實力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