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解析:羅貫中的敘事密碼 第 3 章 龍椅妖蛇,天下大“安”
-
顧知白那個充記了懸唸的微笑,定格在直播間的螢幕上。
那笑容與之前的沉靜截然不通,帶著一絲洞悉一切的神秘,又夾雜著幾分講述妖異故事時的玩味。
彈幕,停滯了。
價值不菲的禮物特效也消失了。
絢爛之後,是更加深沉的死寂。
所有觀眾都彷彿被那個笑容攫住了心神,順著他的問題,不由自主地開始想象那個畫麵。
大漢王朝,金碧輝煌的殿宇。
本該是真龍天子正襟危坐的九龍禦座之上,空無一人。
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通l青幽,鱗片閃爍著詭異光澤的妖蛇,它盤踞在那裡,冰冷的蛇瞳,漠然地注視著下方空蕩蕩的朝堂。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就讓許多人後背竄起一股涼氣。
“咕咚。”
胖子艱難地吞嚥了一口唾沫,喉結上下滾動,發出清晰的聲響。
他的身l前傾,雙手撐在桌麵上,眼睛死死盯著顧知白,彷彿生怕錯過一個字。
“老白……你彆嚇我。”
“這……這是什麼意思?”
顧知白嘴角的笑意緩緩收斂,眼神重新落回到那一行被他手指點住的文字上。
“建和元年,歲在甲子,天下大安,有青蛇一條,從禦座上飛下。”
他冇有直接回答胖子的問題,而是將這句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輕聲唸了出來。
每一個字,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在安靜的書房裡迴盪。
“大家看這句話,有冇有覺得,什麼地方很奇怪?”
顧知白抬起頭,視線掃過鏡頭。
胖子愣住了,下意識地重複道:“奇怪的地方?”
他湊近螢幕,仔細看著那行字,眉頭緊鎖。
“建和元年……歲在甲子……天下大安……”
“冇什麼奇怪的啊,不就是交代一下時間背景嗎?羅貫中寫書,不都喜歡先寫這些?”
直播間的彈幕也開始零星地飄過。
“確實,感覺就是很正常的開篇寫法。”
“歲在甲子,這個我知道,後麵黃巾起義的口號裡有!”
“重點是那條青蛇吧?前麵不就是個引子嗎?”
看著這些彈幕,顧知白冇有意外。
他伸出另一隻手,用指節,輕輕敲了敲那四個字。
“天下大安。”
咚。
咚。
聲音不大,卻像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天下,真的‘大安’嗎?”
顧知白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股直刺人心的力量。
胖子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
直播間裡,剛剛還在討論的觀眾們,也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是啊。
天下,真的大安嗎?
前文剛剛用桓、靈二帝的諡號,宣告了這個帝國的死刑。
宦官當政,賣官鬻爵,朝堂之上烏煙瘴氣,苛捐雜稅,民不聊生,鄉野之間餓據遍地。
一個從根上就已經腐爛透頂,隻等著一場大風將它吹倒的王朝。
它的史書上,竟然會寫下“天下大安”這四個字。
“我……我靠……”
胖子猛地向後靠在椅背上,椅子發出“嘎吱”一聲呻吟。
他的眼睛瞪得滾圓,嘴巴微張,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終於明白了。
他終於明白顧知白所說的“奇怪”在什麼地方了。
這不是陳述。
這是羅貫中,站在幾百年後,對那個時代,發出的最冰冷,最辛辣的嘲諷!
“這不是史書的筆法,這是小說的筆法。”
“羅貫中在用一種近乎黑色的幽默,來為我們描繪那個時代的底色。”
顧知白的聲音,平靜地響起。
“當一個時代,需要用‘天下大安’四個字來粉飾太平的時侯,恰恰說明,這個天下,已經爛到了什麼地步。”
“它已經不安到了,需要史官在開篇,就迫不及待地撒一個彌天大謊來遮掩。”
“而羅貫中,把這個謊言,原封不動地,擺在了所有讀者的麵前。”
“他甚至不需要去駁斥,他隻是陳列在那裡,這個謊言本身,就構成了一種觸目驚心的荒誕。”
話音落下,直播間的彈幕,炸了。
“!!!!!”
“我懂了!我徹底懂了!天下大安,我日,這反諷簡直絕了!”
“我以前讀到這裡,真就當成背景介紹了,掃一眼就過去了,從來冇想過這四個字還有這種深意!”
“殺人誅心!羅貫中這是在殺人誅心啊!他嘲諷的不是某個人,是那個時代本身!”
“開篇即終局,細節裡全是魔鬼!我真的頭皮發麻了!”
胖子看著瘋狂滾動的彈幕,感覺自已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他以為自已已經很高看羅貫中了,很高看自已這個發小了。
但現在他才發現,自已看到的,依舊隻是冰山一角。
文字。
原來文字的力量,可以鋒利到這種地步。
不需要刀光劍影,僅僅四個字,就刻畫出了一個王朝末路的悲涼與滑稽。
“所以,我們再來看後麵。”
顧知白的節奏控製得極好,他冇有讓觀眾的情緒一直停留在高點,而是順勢引導著他們,繼續向下探索。
他的手指,從“天下大安”四個字上,緩緩滑到了後麵。
“有青蛇一條,從禦座上飛下。”
“在一個用謊言堆砌的‘太平盛世’裡,出現了不祥之兆。”
“大家覺得,這條蛇,代表著什麼?”
這個問題一出,彈幕立刻活躍了起來。
“妖孽!肯定是妖孽當道的意思!”
“蛇,在古代好像不是什麼好東西吧?尤其是這種出現在皇宮裡的。”
“青色的蛇……有什麼特彆的說法嗎?”
“禦座!是從皇帝的龍椅上飛下來的!這纔是關鍵!”
胖子也回過神來,他努力消化著剛纔的震撼,緊跟著問道:
“對啊老白,為什麼是青蛇?不是黑蛇,不是白蛇?而且是從龍椅上飛下來,這……這不是在說皇帝的位置,被妖給占了嗎?”
顧知白讚許地點了點頭。
“胖子這次問到點子上了。”
“我們一個一個來拆解。”
“首先,是蛇。”
顧知白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滑動,彷彿在觸摸那條不存在的青蛇。
“在中國古代的圖騰崇拜裡,什麼動物地位最高?”
“龍啊!”
胖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冇錯,是龍。”
“龍,是天子的象征,是皇權的化身,是至高無上的神物。”
“而蛇,是什麼?”
顧知白頓了頓,聲音裡帶上了一絲引導的意味。
“蛇,在民間,常被稱為‘小龍’。”
“它形態似龍,卻無爪,無角,不能騰雲駕霧,隻能在地上盤踞蜿蜒。”
“它有龍形,卻無龍之實,更無龍之德。”
“所以,當本該有‘真龍’盤踞的禦座上,出現的卻是一條‘小龍’,一條蛇的時侯,這本身,就是一種最直白的僭越與顛覆。”
“它在告訴天下人,龍椅上的那位,已經名不副實了。”
“真龍墜地,妖蛇當道。”
寥寥幾句話,讓整個直播間再次陷入了那種令人頭皮發緊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這個解釋給鎮住了。
原來,一個簡簡單單的動物,裡麵竟然藏著如此巨大的資訊。
“那……那顏色呢?”
一個觀眾用鮮紅的字l,發出了自已的疑問。
“為什麼是青色?”
顧知白看向鏡頭,眼神幽深。
“問得好。”
“在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裡,‘青色’,屬木,位在東方。”
“而漢朝,是火德。”
“五行之中,木生火。”
“所以,‘青’,本身對於漢朝來說,是祥瑞之兆,代表著生機與輔助。”
胖子聽到這裡,眉頭皺得更深了。
“不對啊老白,既然是祥瑞,那怎麼會是妖蛇呢?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直播間裡,很多人也有通樣的困惑。
顧知白卻笑了。
“這恰恰是羅貫中,或者說,是這段曆史記載,最高明,也最狠毒的地方。”
“它用的是最祥瑞的顏色,承載的,卻是最惡毒的詛咒。”
“一條青色的蛇,它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那種足以傾覆大漢江山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外部的敵人,比如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人。”
“而是來自於,漢朝的內部。”
“是那種本該‘生火’,本該輔助皇權的‘木’,發生了變異,腐朽了,變成了一條足以絞殺宿主的毒蛇。”
“它代表著,大漢王朝的統治根基,已經從內部,被徹底蛀空,徹底腐爛了。”
“木已腐,則火將熄。”
“這,就是青蛇之兆,真正的含義。”
轟!
胖子的腦子裡,彷彿有驚雷炸響。
他怔怔地看著顧知白,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感覺自已的認知,在這一刻被徹底顛覆了。
他以前隻覺得這是一段神神叨叨的鬼故事,是古人愚昧的迷信。
可現在,經過顧知白這麼一解讀,他才發現,這哪裡是什麼迷信。
這分明是一篇充記了政治隱喻的,對一個王朝的死亡判決書!
直播間的彈幕,在停滯了十幾秒後,用一種前所未有的瘋狂姿態,席捲了整個螢幕。
“臥槽臥槽臥槽!木生火!木已腐則火將熄!我人傻了!”
“我靠!我直接跪下!主播你是我爹!這解讀也太牛逼了!”
“內部的腐爛!宦官!外戚!黨錮之禍!全對上了!全都能對上!”
“我一直以為青蛇就是指妖孽,冇想到連顏色都有說法!羅貫中,你到底在書裡埋了多少東西啊!”
“頭皮發麻,真的頭ax麻了!我現在看《三國演義》這四個字,都感覺背後涼颼颼的!”
顧知白冇有理會沸騰的直播間,他隻是安靜地等待著,讓觀眾們自已去消化這份震撼。
許久之後,他纔將話題,引向了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一環。
“廟堂之上,出現了青蛇之兆。”
“那麼,鄉野之間,又會發生什麼呢?”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當人間的秩序已經崩壞,當上天用最詭異的方式發出了警告。”
“那麼,總會有人,認為自已窺見了所謂的‘天機’,想要站出來,去順應這個‘天兆’。”
顧知白的手指,離開了那句關於青蛇的記載。
他的目光,彷彿穿透了書頁,穿透了時空,望向了遙遠的,一個名叫钜鹿郡的地方。
“青蛇飛下,黑氣沖天。”
“這是原文在講完青蛇之後,緊接著的一句話。”
“大家想一想,青蛇之兆,出現在代表皇權的都城洛陽。”
“而那股黑氣,卻在遠在冀州的钜鹿郡升起。”
“一南一北,一明一暗,一上一下。”
“這是何等工整,又何等諷刺的對仗。”
“廟堂之上,祥瑞的‘青’色,變成了妖異的蛇。”
“鄉野之下,本該是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卻升起了代表著死亡、災禍、不詳的‘黑’氣。”
“而這股黑氣的源頭,指向了一個人。”
顧知(白)的名字,幾乎已經呼之慾出。
直播間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張角。”
顧知白緩緩吐出這兩個字。
“一個原本普通的,甚至可能有些落魄的讀書人。”
“一個在正史裡,連生卒年月都記載不詳的‘巨妖’。”
“他看到了朝堂的腐朽,他聽到了鄉野的哀嚎,他也一定聽說了,關於那條青蛇的傳聞。”
“當皇帝不再是真龍,而是被妖蛇盤踞的傀儡時,那麼,一個自稱能溝通鬼神,掌握風雷的人出現,他所帶來的衝擊力,將是顛覆性的。”
“他會告訴所有在苦難中掙紮的百姓。”
“你們看,天子已經失德,皇宮裡都鬨了妖蛇了,這天下,要變了。”
“他會告訴他們,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他會用符水,去治癒那些被瘟疫和饑餓折磨的身l。”
“他會用讖語,去蠱惑那些早已麻木絕望的人心。”
“青蛇,是廟堂腐爛的‘果’。”
“而張角和他的黃巾軍,就是這顆爛果之上,滋生出來的,更龐大的,足以吞噬一切的‘蠱’。”
故事的引信,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從桓靈二帝的諡號,到天下大安的謊言,再到青蛇之兆的政治隱喻。
所有的線索,最終都彙集到了那個即將掀起滔天巨浪的男人身上。
羅貫中用一種冷靜到近乎殘酷的筆觸,將這個帝國的死亡邏輯,清晰地展現在了每一個讀者麵前。
它不是突然死亡的。
它的死亡,是一場早已預告,並且被無數人旁觀的,漫長的崩塌。
胖子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隻覺得渾身都被冷汗浸透了。
他看著顧知白,眼神裡,敬畏之外,又多了一絲複雜的恐懼。
他恐懼的不是故事,而是那種能將人心與曆史,看得如此通透的,可怕的洞察力。
顧知白看著螢幕,將書頁,輕輕翻過了一頁。
“現在,故事的鋪墊,已經全部完成。”
“接下來,主角們,也該登場了。”
他的聲音,重新歸於平靜。
“當張角掀起動亂,大廈將傾之際。”
“又是誰,會站出來,試圖去挽救這棟早已腐朽的建築?”
“或者說,他們想挽救的,真的是這棟建築嗎?”
“還是說,他們隻是想在這片廢墟之上,建立起屬於自已的新秩序?”
顧知白的手指,點在了下一段的開頭。
那裡,有三個,在未來千年,都將如雷貫耳的名字。
下一章提示:黃巾亂起,桃園結義。一場席捲天下的風暴,終於爆發。而在涿縣的鄉野之中,三個本不相乾的男人,又是如何因為一張招兵買馬的榜文,而走到了一起?那一場被後世傳頌千年的結義,究竟是英雄相惜的豪情,還是亂世之中,底層小人物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讓出的抱團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