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109章 曹操崛起
濟北城外的戰場上,硝煙漸漸散去。
曹操立馬於高坡之上,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黃巾軍降卒,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經過三個多月的征戰,青州數十萬黃巾軍儘數被他平定。
其中願意歸降的士兵多達三十餘萬,隨行的百姓更是超過百萬。
“主公,降卒和百姓已經清點完畢,請主公示下。”
夏侯惇翻身下馬,來到曹操麵前拱手稟報。
曹操點了點頭,目光掃過下方的降卒。
這些人大多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因生活所迫才加入黃巾軍,眼中雖有惶恐,卻也透著一絲對安穩生活的渴望。
“傳我命令,凡是願意歸降的士兵,一律編入軍中,不願從軍的,發放糧食和農具,遣返家鄉務農。”
“主公英明!”
夏侯惇高聲應諾,轉身去傳達命令。
接下來的數日,曹操開始對降卒進行篩選。
他命許褚、典韋等人負責挑選,將那些身強力壯、有戰鬥經驗的士兵挑選出來,組成一支新的軍隊,命名為“青州兵”。
這支軍隊人數多達五萬,皆是精銳之士,戰鬥力極強。
其餘的降卒則被遣返。
曹操還下令在青州境內開墾荒地,發放種子,幫助百姓恢複生產。
百姓們感激涕零,紛紛稱讚曹操的仁德。
一時間,曹操的聲望在青州境內達到了頂峰,不少有識之士也紛紛前來投奔。
這日,曹操正在府中處理政務,門外突然傳來通報:“主公,門外有兩人求見,自稱荀彧、荀攸,說是從潁川前來投奔。”
曹操聞言,猛地站起身,眼中滿是驚喜。
他早就聽聞潁川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素有才名。
荀彧更是有“王佐之才”的美譽,沒想到他們竟然主動前來投奔。
“快請!”
片刻後,兩名文士緩步走入府中。
為首一人身著白色長衫,麵容俊朗,氣質儒雅,正是荀彧。
身後那人身著青色長衫,身材略顯單薄,眼神中透著睿智,便是荀攸。
兩人見到曹操,拱手行禮:“在下荀彧(荀攸),拜見曹公。”
曹操連忙上前扶起兩人,笑道:“文若、公達能來投奔,真是如虎添翼啊!快請坐。”
三人落座後,曹操問道:“不知兩位先生為何選擇投奔我?”
荀彧微微一笑,說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唯有曹公心懷天下,體恤百姓。
平定青州黃巾,安撫百姓,此等仁德之舉,天下諸侯無人能及。
我等願輔佐曹公,平定亂世,恢複漢室正統。”
曹操聞言,心中大喜,說道:“若能得兩位先生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從今往後,文若便任司馬,掌管軍中政務。
公達任軍師,為我出謀劃策。”
荀彧、荀攸連忙起身道謝:“多謝曹公信任!”
自此,荀彧、荀攸成為曹操麾下的重要謀士,為曹操出謀劃策,深得曹操信任。
沒過幾日,又有一人前來投奔。
此人名為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素有謀略。
曹操聽聞程昱前來,親自出門迎接。
程昱見到曹操,拱手道:“聽聞曹公平定青州,招攬賢才,在下不才,願為曹公效力。”
曹操大喜,任命程昱為壽張令,負責地方政務。
隨著曹操的聲望日益提高,前來投奔的賢才越來越多。
這日,郭嘉、劉曄二人結伴而來。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自幼聰慧,善於謀略,被稱為“鬼才”。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出身名門,精通兵法韜略。
曹操見到二人,心中激動不已。
他早就見識過郭嘉的能力,深知其才能。
“奉孝、子揚能來,真是太好了!”
郭嘉笑道:“曹公雄才大略,日後必成大業,我等願追隨曹公,共創一番事業。”
曹操任命郭嘉為司空軍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讓他們參與軍機要務。
此後,滿寵、呂虔、毛玠、於禁等人也紛紛前來投奔。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為人正直,善於斷案。
呂虔字子恪,任城人,武藝高強,且善於治理地方。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善於理財。
於禁字文則,泰山钜平人,武藝高強,治軍嚴明,是難得的將才。
曹操對這些前來投奔的賢才一一重用,讓他們各儘其能。
一時間,兗州境內人才濟濟。
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謀臣。
武有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於禁等猛將。
勢力日益壯大。
這日,曹操召集麾下文武百官,商議日後的發展大計。
府中議事廳內,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
曹操坐在主位上,說道:“如今我軍已平定青州,收服青州兵五萬,麾下謀臣猛將如雲。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發展,還請諸位先生發表高見。”
荀彧率先開口:“主公,如今天子在長安,被李傕、郭汜挾持。
我等應尊奉天子,以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此乃‘奉天子以令不臣’。
同時,應大力發展農業,囤積糧草,為日後征戰打下基礎。”
毛玠點頭附和:“文若所言極是。
如今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土地荒蕪。
若能修耕植,畜軍資,不僅能解決軍隊的糧草問題,還能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郭嘉笑道:“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此二策乃是長遠之計。
此外,我們還應繼續招攬賢才,擴充軍隊。
先穩固兗州、青州的地盤,再伺機向外擴張。”
曹操聞言,連連點頭:“諸位先生所言甚是,就依你們的計策。
即日起,開始實施‘奉天子以令不臣’和‘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戰略。
同時,派人四處招攬賢才,擴充軍隊。”
眾人齊聲應諾。
隨後,曹操下令,命毛玠負責治理地方,發展農業,囤積糧草。
命荀彧負責聯絡朝廷,尋找機會將天子從長安迎回。
命郭嘉、荀攸負責製定軍事策略,訓練軍隊。
命夏侯惇、夏侯淵等人負責擴充軍隊,加強防禦。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兗州、青州境內的局勢日益穩定。
農業得到恢複,糧草日益充足。
軍隊經過訓練,戰鬥力大幅提升。
越來越多的賢才前來投奔,曹操的勢力如日中天。
訊息傳到長安,朝廷上下震動。
李傕、郭汜雖忌憚曹操的勢力,卻也無可奈何。
隻能按照朝廷的慣例,加封曹操為鎮東將軍,以示安撫。
曹操接到任命後,心中冷笑。
他知道,李傕、郭汜不過是想暫時穩住他。
可如今他勢力已成,根本不把李傕、郭汜放在眼裡。
他表麵上接受了任命,暗地裡卻繼續擴充勢力,為日後逐鹿天下做準備。
這日,曹操正在府中與郭嘉商議軍事,門外突然傳來通報:“主公,有一位名叫戲誌才的先生前來投奔。”
曹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早就聽聞戲誌纔是潁川名士,智謀超群,隻是一直隱居不出,沒想到今日竟然主動前來投奔。
“快請!”
片刻後,一位身著灰色長衫的文士走入府中。
此人麵容清瘦,眼神深邃,正是戲誌才。
戲誌才見到曹操,拱手行禮:“在下戲誌才,拜見曹公。”
曹操連忙起身扶起他,笑道:“誌才先生能來,真是我的榮幸!快請坐。”
兩人落座後,曹操問道:“不知先生為何選擇此時前來投奔?”
戲誌才微微一笑,說道:“如今曹公勢力日益壯大,賢名遠揚,天下有識之士皆願歸附。
我雖隱居多年,卻也心係天下,願輔佐曹公,平定亂世。”
曹操大喜,任命戲誌才為軍師祭酒,與郭嘉一同參與軍機要務。
戲誌才的到來,讓曹操麾下的謀士團隊更加壯大。
此後,曹操更是如虎添翼,在兗州、青州境內實行仁政,深得百姓愛戴。
勢力不斷擴張,威震山東。
而此時的長安,依舊是暗流湧動。
李傕、郭汜雖暫時穩定了局勢,可兩人之間的矛盾卻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