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115章 黑風根源
“多謝閣下和這位小兄弟救命之恩。”
王忠對著葉青山和小石頭拱了拱手,聲音依舊沙啞,“隻是我體內的魔氣隻是被暫時壓製,用不了多久,還是會再次爆發。
到時候,我還是會變成魔徒。”
葉青山皺著眉頭,心中盤算著。
小石頭的魔氣能壓製王忠的魔性,這說明小石頭體內的魔氣與普通魔徒的魔氣有所不同。
或許,小石頭的魔氣是解開魔氣之謎的關鍵,也可能是壓製魔氣的希望。
“王什長,你知道哪裡有能徹底清除魔氣的方法嗎?”
葉青山問道。
王忠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軍中的醫官試過各種方法,都無法清除魔徒體內的魔氣,隻能將他們斬殺,以絕後患。”
他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絕望,“或許,我註定要變成魔徒,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怪物。”
葉青山看著王忠絕望的神情,心中有些不忍。
他想起了正氣無雙的純鈞劍,或許這劍能清除魔氣。
他走到劍匣旁,取出純鈞劍,走到王忠身邊,說道:“王什長,我這柄劍或許能清除你體內的魔氣,你願意試試嗎?”
王忠看著純鈞劍上的雙色光華,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知道,這是一柄絕世名劍,或許真的能清除自己體內的魔氣。
他點了點頭:“多謝閣下,就算不行,我也感激不儘。”
葉青山握緊純鈞劍,運轉內力注入劍中。
劍身上的雙色光華瞬間變得耀眼起來,散發出一股溫熱而純淨的氣息。
他將劍刃輕輕貼在王忠的左臂傷口處,隻見純鈞劍上的光華順著傷口湧入王忠的體內,與他體內的魔氣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王忠發出一聲痛苦的嘶吼,身體劇烈地顫抖起來。
他體內的魔氣被純鈞劍的光華逼迫著,不斷退縮。
黑色的魔紋漸漸淡化,黑色的血液也變成了正常的紅色。
葉青山額頭滲出冷汗,內力消耗巨大。
他咬緊牙關,繼續將內力注入純鈞劍中,加大光華的強度。
過了半個時辰,王忠體內的魔氣終於被純鈞劍的光華徹底清除,傷口也開始癒合。
葉青山收回純鈞劍,鬆了口氣,癱坐在地上。
他的內力已經消耗殆儘,臉色蒼白,需要好好調息才能恢複。
王忠感受著體內的變化,驚訝地發現,魔氣帶來的痛苦消失了,左臂的傷口也不再疼痛。
他活動了一下手臂,雖然失去了左臂,但身體已經恢複了正常。
他對著葉青山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響頭:“多謝閣下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葉青山連忙扶起他:“王什長不必多禮,舉手之勞而已。”
王忠站起身,眼中滿是感激:“閣下的大恩,我無以為報。
若是閣下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我萬死不辭!”
葉青山心中一動。
王忠是邊軍什長,熟悉雁門關外的地形和情況,或許能給自己提供一些幫助。
他說道:“王什長,我打算前往匈奴王庭,尋找一柄名為湛盧的古劍。
你熟悉雁門關外的情況,不知道能否給我指條路?”
王忠聽到“匈奴王庭”四個字,臉色一變:“閣下,匈奴王庭如今已經成了魔氣的重災區,黑風肆虐,部落之間互相殘殺。
而且還有大量的魔化生物,非常危險,你為何要去那裡尋找古劍?”
葉青山解釋道:“這湛盧劍是春秋時期的名劍,能抵禦魔氣,或許能幫助我們抵禦魔族的入侵,我必須找到它。”
王忠猶豫了一下,說道:“既然閣下是為了抵禦魔氣,那我就給你指條路。
從這裡向北走,經過融風寨,再穿過一片沙漠,就能到達匈奴王庭。
融風寨是漢人和匈奴人混居的村寨,裡麵有個老獵戶阿古拉,曾在匈奴王庭當過奴隸,熟悉那裡的地形。
你可以去找他,或許他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葉青山點了點頭:“多謝王什長。”
王忠又說道:“融風寨雖然是漢匈雜居,但如今魔氣侵擾,寨子裡的人都很警惕,你去的時候要小心。
還有,那裡有一個強大的魔化狼王,實力非常強悍,你一定要小心應對。”
葉青山記下了王忠的話:“我會注意的。”
第二天清晨,葉青山和小石頭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
王忠也打算返回雁門關,向將領彙報黑風的情況。
三人在破廟外告彆。
“閣下,一路保重,不管找沒找到古劍,一定要平安歸來。”
王忠對著葉青山拱了拱手。
葉青山點了點頭:“放心吧,我會的,你也保重,路上小心魔化生物。”
告彆了王忠後,葉青山和小石頭按照王忠指的路,朝著融風寨的方向前進。
一路上,積雪越來越厚,氣溫越來越低,偶爾能看到一些被魔化的野獸屍體,散發著濃鬱的魔氣。
“青山哥,我們真的要去融風寨找那個阿古拉嗎?”
小石頭問道。
葉青山點了點頭:“嗯,王什長說他熟悉匈奴王庭的地形,有他的幫助,我們能少走很多彎路。
而且融風寨是漢匈雜居,或許能從那裡打探到更多關於匈奴王庭和湛盧劍的訊息。”
兩人繼續前行,走了大約半天的路程,遠遠地看到了一座村寨的輪廓。
“那應該就是融風寨了。”
葉青山說道。
說著,兩人加快速度朝村寨走去。
片刻後,葉青山牽著瘦馬,和小石頭站在寨門外。
望著那圈斑駁破損的寨牆,眉頭不自覺地蹙起。
寨牆是用黃土混合著碎石夯築而成,約莫兩人高。
不少地方已經坍塌,露出裡麵乾枯的茅草,像是老人豁開的牙床。
牆頭插著幾麵褪色的旗幟,一麵繡著漢家的朱雀,一麵畫著匈奴的蒼狼,在寒風中耷拉著,連飄動的力氣都沒有。
門口的兩名守衛穿著拚湊的鎧甲,漢軍的劄甲片混著匈奴的皮甲,手裡的長槍槍頭鏽跡斑斑,眼神卻像鷹隼般警惕,死死盯著葉青山背後的越五劍匣。
“你們是什麼人?來融風寨做什麼?”
左側的守衛往前跨了一步,長槍尖對著地麵,濺起細碎的雪沫。
他的漢語帶著濃重的匈奴腔調,尾音微微上翹。
葉青山鬆開馬韁繩,雙手抱拳道:“在下葉青山,這是舍弟小石頭。
我們從關內來,打算往北做點小生意,路過貴寨,想歇歇腳,補充點乾糧和飲水。”
他刻意壓低了聲音,讓語氣聽起來溫和些,同時不動聲色地釋放出一絲六品體術者的氣息。
不算太強,剛好能讓守衛忌憚,又不至於引來過多懷疑。
守衛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目光在劍匣上打轉。
融風寨是漢匈混居的地界,往來的商販不少,但背著這麼氣派劍匣的,還是少見。
他回頭和同伴對視一眼,低聲用匈奴語交流了幾句,才側身讓開一條道:“進去吧,規矩懂嗎?彆惹事,晚上宵禁,不準亂逛。”
“多謝二位。”
葉青山拱了拱手,牽起馬,和小石頭並肩走進寨門。
一進寨子,一股混雜著羊膻味、煤煙味和淡淡魔氣的氣息撲麵而來。
街道是土路,被積雪和泥濘攪得一片狼藉。
兩旁的房屋低矮簡陋,一半是漢人的土坯房,一半是匈奴的氈房。
不少屋頂都破了洞,用茅草和破布勉強堵著。
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大多穿著破爛的棉襖或皮袍,臉色蠟黃,眼神裡帶著揮之不去的惶恐。
幾個衣衫單薄的孩童蹲在牆角,看到葉青山二人走過,像是受驚的兔子般,瞬間縮到屋後麵,隻敢露出一雙雙烏溜溜的眼睛偷偷打量。
“這地方看著怪嚇人的。”
小石頭緊緊挨著葉青山,小聲嘀咕著,手不自覺地摸向懷裡的麥餅。
那是他們僅剩的乾糧了。
葉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彆說話,目光快速掃過四周。
寨子裡很安靜,連狗吠聲都聽不到,隻有寒風卷著雪花,在街道上打著旋。
他記得王忠說過,融風寨裡有個叫阿古拉的老獵戶,曾在匈奴王庭當過奴隸,或許能找到他問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