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之青龍鎮世 > 第378章 流言禍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378章 流言禍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五年後。洛陽宮地下密道,暗紫色的魔能如同流動的墨汁,在潮濕的石壁上凝結出點點幽光。巨大的魔種母巢懸浮在密道中央,黑色肉球般的軀體不斷蠕動,表麵青筋狀的紋路時而凸起時而收縮。

一顆顆指甲蓋大小的黑色魔種如同汗珠般滲出,墜落時發出“滴答”的輕響,落在下方的青銅容器中,堆疊成一座小小的黑丘。司馬懿負手立於魔種母巢前,一身月白錦袍在魔能映襯下泛著淡淡的紫暈。

臉上的暗紫色魔紋隱而不發,唯有雙眼深處偶爾閃過一絲邪異的光芒。他指尖撚著一顆剛脫落的魔種,魔種在他掌心微微跳動,散發出微弱的侵蝕氣息,卻被他周身的魔能牢牢束縛。

“戰主,又有三千精銳魔卒已儘數煉化魔種,最低都是九品境巔峰,其中王境初期的魔將已有二十七人。”
呂布身披漆黑魔甲,骨刺嶙峋的肩甲碰撞間發出“哢噠”脆響。

他雙手拄著方天畫戟,戟尖斜指地麵,暗紫色的魔光在戟刃上流轉,“這些崽子們早就憋壞了,什麼時候讓他們出去練練手?”
司馬懿嘴角勾起一抹陰鷙的笑容,掌心魔種輕輕一彈,化作一道黑影射入旁邊的陰影中:“急什麼?

真正的獵物,需要先打亂他們的陣腳。蜀地天府之國,物產豐饒卻人心易動,劉禪那黃口小兒懦弱多疑,諸葛亮功高震主,正是我們下手的好時機。


他抬手一揮,三道黑影從密道深處緩緩走出,皆是身著夜行衣、麵蒙黑巾的死士。他們周身氣息凝而不發,赫然都是王境初期的魔卒。

他們單膝跪地,聲音沙啞如同鐵器摩擦:“參見暗主!”
“你們三人,潛入蜀地成都。”
司馬懿的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一人散佈‘劉禪庸碌無能,難守蜀漢基業,不出三年必遭魏吳吞並’的流言。

一人散播‘諸葛亮權傾朝野,早有篡漢之心,暗中培養私兵,欲在適當時機廢帝自立’的謠言。最後一人,負責聯絡蜀地那些對諸葛亮不滿的世家大族,暗中挑唆。

讓他們聯名上書,請求劉禪逮捕諸葛亮,削其兵權。”
他頓了頓,指尖彈出三枚黑色令牌,令牌上刻著扭曲的魔紋:“此乃‘隱魔令’,可遮蔽你們身上的魔氣,避免被稷下學院的術士察覺。

記住,行事要隱秘,隻煽風點火,切勿直接暴露身份。待蜀地內亂初起,你們便立刻撤回,不得有誤!”
“屬下遵命!”
三名死士接過令牌,身影一閃,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密道出口。

呂布看著三人離去的方向,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齒:“你這招夠陰損!諸葛亮那老小子再聰明,恐怕也擋不住君臣猜忌吧?”
“猜忌,本就是人性最脆弱的地方。


司馬懿轉頭看向魔種母巢,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諸葛亮智謀過人,葉青山戰力無雙,正麵抗衡,我們未必能占得便宜。好在這幾年葉青山一直留在北境冰雪長城,從不關心天下大事。

而且隻要蜀地內亂,他們首尾不能相顧,我們便能趁機擴張勢力,待魔卒擴充到十萬之眾,便是我們揮師南下之時。”
與此同時,成都蜀宮,甘露殿內。

劉禪斜倚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玉如意,臉上滿是愁容。殿外陽光明媚,殿內卻氣氛沉悶,幾名內侍小心翼翼地侍立在旁,連大氣都不敢喘。

“陛下,近日成都城內流言四起,說……說您庸碌無能,難守先帝創下的基業,還說……還說丞相大人慾圖不軌。”
侍中董允硬著頭皮上前,躬身說道,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劉禪手中的玉如意“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摔成兩半。他猛地站起身,臉色漲得通紅,怒喝道:“胡說!都是胡說八道!丞相乃先帝托孤之臣,忠心耿耿,怎會有篡漢之心?

孤……孤也絕非庸碌之輩!”
話雖如此,他心中卻不由得泛起嘀咕。父親劉備在世時,南征北戰,何等威風?而自己繼位以來,凡事都依賴諸葛亮,朝中大小事務,皆由丞相府決斷,自己雖為皇帝,卻更像個擺設。

如今流言四起,說諸葛亮權傾朝野,培養私兵,這些話像一根刺,深深紮進了他的心裡。“陛下息怒!”
董允連忙跪倒在地,“流言雖不可信,但如今蜀地世家人心惶惶,不少大族都派人前往相府打探訊息。

還有些人……還有些人私下串聯,欲聯名上書,請陛下削奪丞相兵權,以安人心。”
“什麼?”
劉禪大驚失色,踉蹌著後退一步,扶住龍椅扶手才穩住身形,“他們……他們竟敢如此?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喧嘩,大將軍向寵率領幾名武將匆匆闖入,躬身道:“陛下,城中流言愈演愈烈,不少士兵都聽聞了此事,軍心浮動。

部分世家子弟更是在街頭聚集,高呼‘清君側,誅權臣’,請陛下立刻下旨,逮捕諸葛亮,以正視聽!”
“逮捕丞相?”
劉禪臉色慘白,猶豫不決,“這……這萬萬不可!

丞相乃蜀漢支柱,若動了丞相,蜀地豈不是要大亂?”
“陛下!”
向寵急道,“如今人心惶惶,若不儘快平息流言,穩定軍心,恐怕會生變故!

那些世家大族手握兵權,若他們聯合起來發難,後果不堪設想啊!”
殿內群臣紛紛附和。有的勸劉禪三思,有的則力主逮捕諸葛亮,殿內頓時吵作一團。

劉禪被眾人說得暈頭轉向,心中的猜忌與恐懼越來越深,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時的丞相府,書房內。諸葛亮羽扇輕搖,坐在案前,麵前擺放著一份密報,正是關於成都城內流言的詳細調查。

他神色平靜,看不出絲毫慌亂,彷彿早已洞悉一切。蔡文姬坐在一旁,手中抱著琵琶,眉頭微蹙:“丞相,這流言來勢洶洶,明顯是有人故意散佈,挑撥陛下與丞相的關係。

如今蜀地人心惶惶,世家串聯,陛下恐怕已經生了猜忌之心。”
“人心,最是難測。”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深邃,“曹丕蟄伏洛陽,必定不會安分。

這流言,十有**是曹魏的手筆,目的就是讓蜀地內亂,牽製我們的精力,好讓他們趁機發展勢力。”
“那我們該怎麼辦?


趙雲身披銀甲,立於書房中央,神色凝重,“不如我率人前往城中,驅散那些聚集的世家子弟,再將散佈流言之人抓起來,嚴刑拷問,查出幕後主使?


“不可。”
諸葛亮擺了擺手,“如今流言已起,人心浮動,強行鎮壓隻會適得其反,反而坐實了‘丞相欲壓製異己’的謠言。陛下本就心存猜忌,若我們動作過大,隻會讓他更加忌憚。


他頓了頓,羽扇指向案上的密報:“而且,這些流言看似針對我,實則是針對整個蜀漢。他們的目的,是讓我們君臣失和,自相殘殺,他好坐收漁利。

我們若真的與陛下反目,豈不是正中他的下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