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三國之青龍鎮世 > 第83章 諸侯會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之青龍鎮世 第83章 諸侯會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半月後。

陳留城外的校場上,塵土飛揚。

曹操身披玄色鎧甲,腰懸七星刀,立於點將台之上。

台下三萬兵馬列陣整齊。

“董卓老賊,禍亂朝綱,廢帝弑臣,屠戮百姓!”

曹操的聲音洪亮,透過校場的風傳遍三軍,“今日我曹操奉天子密詔,聚義兵討賊。

凡我將士,當奮勇殺敵,誅滅董賊,還大漢朗朗乾坤。”

“誅滅董賊!還我大漢!”

三萬將士齊聲呐喊,聲浪震得台邊的旗幟獵獵作響,連遠處的陳留城城牆都彷彿在震顫。

半個月前,曹操從洛陽突圍後,一路疾馳返回陳留。

他散儘家財,又聯絡陳留當地的豪強士族,短短十餘日便募集了三萬兵馬。

緊接著,他親筆寫下討董檄文,派使者送往天下各州郡。

檄文中曆數董卓十大罪狀,言辭懇切,字字泣血,引得天下諸侯紛紛響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率三萬兵馬,攜麾下謀士楊弘、武將紀靈,沿南陽古道北上。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調兵兩萬,令彆駕閔純、都督鞠義統領,自冀州南下。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引兵一萬五千,與從事許靖一同奔赴陳留。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親率兩萬兵馬,帶著部將王彧、範康馳援。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點齊一萬馬步軍,偕同從事韓浩,星夜兼程而來。

其後,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

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十七路諸侯相繼起兵。

兵力多則三萬,少則一萬,各帶文官武將,朝著陳留方向彙聚。

北平太守公孫瓚的隊伍中,三騎身影格外醒目。

為首一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麵如冠玉,唇若塗脂,正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

他身側,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乃河東解良人關羽關雲長。

另一側,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是涿郡人張飛張翼德。

“大哥,此番諸侯會盟,共討董賊,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

張飛勒住胯下黑馬,聲如洪鐘,引得周圍的士兵紛紛側目。

劉備輕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翼德,我等雖有報國之心,奈何兵微將寡,在諸侯之中,恐難有話語權啊。”

關羽撫著長髯,丹鳳眼微眯:“大哥不必憂慮,我等隻需奮勇殺敵,以軍功證明自身,何愁無人賞識?”

劉備點頭,目光望向遠方陳留城的方向。

他知道,這亂世之中,唯有實力才能立足。

此次會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十餘日後,十七路諸侯的兵馬陸續抵達陳留城外,各自安營紮寨。

連綿兩百餘裡的營寨,旌旗招展,炊煙嫋嫋,一眼望不到儘頭。

曹操在自己的中軍大帳內設宴,款待各路諸侯。

大帳之中,案幾羅列,酒肉飄香,諸侯們按爵位高低、年紀長幼依次落座,氣氛卻有些微妙。

“諸位公侯,今日我等齊聚於此,共舉討董大旗,實乃大漢之幸!”

曹操舉起酒樽,環視眾人,“然我軍雖眾,卻各自為戰,若不統一號令,恐難破董賊之西涼鐵騎,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話音剛落,河內太守王匡便起身拱手:“孟德所言極是!我等既奉天命討賊,當推舉一位盟主,總攬全域性,排程兵馬,如此方能上下一心,共破董賊!”

眾人紛紛附和,議論起盟主的人選。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威震天下,乃漢朝名門之後,若為盟主,必能服眾!”

曹操適時開口,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的袁紹。

袁紹聞言,立刻起身推辭:“孟德過譽了!我雖有討賊之心,卻恐才疏學淺,難當盟主之任啊!”

“本初兄此言差矣!”

濟北相鮑信起身說道,“兄台出身名門,威望素著,若兄台不願擔當,天下間還有誰能統領我等?”

其餘諸侯也紛紛勸說,袁紹再三推辭後,方纔“勉為其難”地答應:“既然諸位如此信任,我便暫代盟主之位,待誅滅董賊後,再另選賢能!”

眾人皆大歡喜,舉杯相慶。

次日,曹操命人在營寨中央築起三層高台,四方懸掛著青、黃、赤、白、黑五色戰旗,台頂豎起白旄黃鉞,擺上兵符將印。

各路諸侯身著朝服,齊聚台下,靜待袁紹登壇。

日上三竿,袁紹整好衣冠,佩上寶劍,在眾人的簇擁下,緩步登上高台。

他先是焚香祭拜天地,而後手持盟書,慷慨激昂地宣讀起來:“漢室不幸,皇綱失統。

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

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共赴國難。

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

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

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誓罷,袁紹取過牛血,以指蘸血,塗抹於唇,歃血為盟。

台下諸侯見狀,無不感動落淚,紛紛表示願遵盟主號令,共誅董賊。

儀式完畢,袁紹下壇入帳,與眾諸侯商議進軍之策。

“董賊盤踞洛陽,其西涼鐵騎凶悍異常,我等若直撲洛陽,恐難取勝。”

袁紹端坐主位,沉聲道,“汜水關乃洛陽東部門戶,地勢險要,若能拿下汜水關,便可長驅直入,直搗洛陽。

不知哪位將軍願為先鋒,率軍奪取汜水關?”

話音剛落,長沙太守孫堅立刻起身,朗聲道:“盟主,某願為先鋒!我長沙子弟,個個勇猛善戰,定能拿下汜水關,為大軍開路!”

孫堅身長八尺,虎背熊腰,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目光如炬,氣勢逼人。

他麾下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員猛將,皆是能征善戰之輩。

袁紹見狀,大喜道:“文台勇烈,先鋒之位,非你莫屬!我撥給你兩萬兵馬,務必拿下汜水關!”

“謝盟主!”

孫堅拱手領命。

這時,袁紹又看向袁術:“公路,糧草乃三軍之根本,我命你為糧草督運使,掌管全軍糧草排程,務必保證前線糧草供應!”

袁術是袁紹的堂弟,時任後將軍,聞言立刻應道:“兄長放心,小弟定當儘心竭力,確保糧草無虞!”

諸侯們各自領命,散去準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